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灾后防病,“卫生应急手册”用得着 医疗

□鹤报融媒体首席记者 刘倩倩

近日,灾后防病持续性强降雨导致我市部分地区遭受洪涝灾害,卫生潜在公共卫生风险增大。应急用我市卫生防疫工作该怎么做?重点防范什么?居民该如何防病?7月26日,手册市疾控中心专家李金学就此为大家支招儿。着医

灾后重点防范5类疾病

李金学介绍,灾后防病洪涝地区水体被污染,卫生蚊虫会大量繁殖,应急用鼠类会迁移到人群聚集地区,手册公共卫生设施受到了破坏,着医环境卫生差、灾后防病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卫生应重点防范5类疾病”。应急用

肠道传染病,手册如霍乱、着医伤寒、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手足口病等;疫源性疾病,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虫媒传染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等;接触性疾病,如红眼病、接触性皮炎等;中毒性疾病,如食物中毒、农药中毒等。

居民应注意手部卫生,尽量不用脏手揉眼睛,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用毛巾等擦汗,可在皮肤皱褶部位扑些痱子粉。如不得已身体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每隔1小时至2小时要离水一次。每次离水后,需洗净脚,穿干鞋。当发现脚部皮肤破溃并有加重趋势时,应避免再次下水,身体不适要及时找医生诊治。

科学清洁,先清理后消毒

李金学从室内环境、物品清理、室外环境、各类消毒方式等方面,介绍了科学卫生清洁的方式,强调科学的卫生清洁顺序是先清理后消毒。

滞留在室内的积水,夹杂着泥浆、垃圾等污染物,可能含有大量危害健康的微生物和化学物质等。居民在进入室内后,应尽快将积水清除,室内物品需进行全面彻底清洁,然后再投入使用。

对一些不易吸水的物品,如金属、玻璃和硬塑料等材质的物品,可以进行清洁和干燥。吸水性强的物品在洪涝过后很难清洗和干燥,建议丢弃。另外,被洪水浸泡过的食品、饮料或药物不能食用,建议直接丢弃或安全处置。

室外环境依靠机械方法彻底清理,消除可能构成公共卫生危害的污泥、垃圾、动物尸体等。清污所产生的大量垃圾应及时清运,严禁倾倒河中。此外,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要进行预防性消毒。

不同环境消毒方式不同

“针对被洪水淹没过的居民区等处的室内环境,应及时进行彻底地卫生处理。”李金学提醒,室内物体表面、墙壁和地面可采用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剂,或200mg/L二氧化氯,或1000mg/L过氧乙酸进行喷洒、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临时安置点启用期间每天定期消毒1次至2次;在无疫情的情况下,不用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剂喷雾消毒,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自然通风为主,通风不良的场所可采用机械通风。

至于被淹没过的街道、社区等公共区域,应进行彻底的清污,清理完成后再开展消毒处理。墙壁、地面可采用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室内家具、卫生洁具和办公用品等在清污后,可采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冲洗、擦拭或浸泡,作用时间30分钟,或采用200mg/L二氧化氯、1000mg/L过氧乙酸或1000mg/L季铵盐类消毒剂消毒,消毒时间15分钟至30分钟,消毒后再用湿抹布擦拭干净。

及时清除积水,加强对病媒生物防控

李金学介绍,小区内应及时清除积水,将废弃的盆、碗、罐、缸等倒置,减少蚊虫孳生;加强人畜粪便管理,重点对粪便、垃圾桶、污泥进行清理,减少蚊虫孳生。搞好室内外卫生,铲除杂草,堵塞鼠洞,清除鼠类栖息点。

此外,密闭纱门纱窗,合理使用蚊帐,防止蚊蝇入侵;查看门、窗、下水道、地漏以及其他对外的孔洞,必要时加装防鼠网、挡鼠板、地漏等,对外的空洞要及时封堵。

在病媒生物密度较高时,可用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进行空间喷雾,降低低病媒生物的密度;鼠类密度较高时,可用鼠笼、鼠夹和粘鼠板等方法杀灭。

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已经启动灾后水质检测工作,在洪涝灾害期间受灾区域的群众要优先选择饮用瓶装水。如无瓶装水,所有饮用水应煮沸饮用。”李金学提醒,根据食物的性质,采取相应的防止污染的措施,注意食物运输过程中防腐、防雨、防蝇、防尘等,所用的各种运输工具必须经过洗刷、消毒处理。

上无棚顶下无架垫的食物在运输中易受潮、被污染,临时储存食品的场所应保持干燥、清洁、不放杂物。食品隔墙要离地存放,注意通风、防虫、防鼠、防蝇、防尘、防霉变。

饭前便后要洗手,生熟食物要分开;肉和水产品要煮熟,不生吃水产品;生吃果蔬时一定要用洁净水洗干净,少吃或不吃凉拌食品;不吃腐败变质和被污染的食物,不吃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病死、淹死的禽畜;剩饭剩菜要彻底加热后再吃,发现食源性疾病后应及时向卫生健康行政、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报告发生的时间、地点、人数及原因等,同时采取紧急救治措施。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