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修圖上傳社群媒體蘊涵著性別意義,浪漫愛「商品化」帶來的影響為何?

綜合近日國外內媒體報導,修圖可知挪威於7月2日通過的上傳社群商品《行銷管制法》當中修訂條例,包括具(網路)影響力的媒體漫愛名人、網紅、蘊涵義浪影響廣告廠商等,著性若在社群媒體發布之照片,別意有透過修圖改變人像的化帶外貌身型,必須註明已後製或修圖細節.告知閱聽人眼前的為何人物圖像是經過數位美化後所呈現。主要原因在於這些「接近完美」,修圖可能會造成青少年憧憬於非現實的上傳社群商品幻想或幻象,甚或因此產生自卑或憂鬱。媒體漫愛

  • 向錯誤審美觀宣戰!蘊涵義浪影響挪威立法要求廣告商或網紅「修圖」需標示

事實上,著性在數位時代,別意無論是化帶不是名人或網路紅人,任何人皆可能在網路上貼出修圖照片,不僅是修改外貌身型,也有藉由圖文並茂呈現「修現實狀況」、「修內心真實想法」的內容。而這些行為,其實也蘊涵著性別意義。

在社群媒體,不乏能見有些男性特別喜歡貼出有關事業、談大生意、購買新手機、新手錶、新車子、新房子等和經濟象徵有關的圖文;有些女性則特別喜歡貼出追求者/情人送的禮物、戀情、婚姻或親子相處融洽、下午茶行程等和情感與(被)愛護的象徵圖文。

然而,那些生意關係其實戰戰兢兢,看似昂貴經濟的物品也可能是向外借來拍照使用;又或者,那些戀情、婚姻或親子關係岌岌可危,每天處在爭吵狀態,而放鬆享受下午茶時光,卻似乎非得標記「變胖」、「罪惡」等詞語。這些經過修改的現實或心境,或許不僅是個人問題或特質,社會給予的性別人設與浪漫愛商品化概念,也悄然運行其中。

數位生活裡的性別人設

在異性戀主流的社會結構裡,男性與女性被賦予了「天生」的人設,即是男性須成為有經濟擔當的角色,女性須具可供男性欲望(包括身材苗條等外型要求)、被期待進入婚姻關係,並有生育能力的角色。因此,若打開社群媒體,可見不少人透過圖文展示或回應社會要求的性別人設,即便可能圖文不符合真實生活狀況,但在無形的性別結構壓力下,仍爭先恐後證明:自己作為男性,是有掌握經濟能力的,自己作為女性,是符合社會欲望標準,值得被喜愛的,甚或會進一步進行自我檢討(如連享受美食都要檢討是否變胖)。透過數位媒介,性別人設被深化,也就是說,在數位社群媒體的世界裡,似乎人們也(被)成為了某種宣揚社會性別價值的商品。

浪漫愛「商品化」正在運作,帶來的影響為何?

所謂的「商品化」,也是有系統性的概念在其中,並構成一種特有的社會架構,如上述的性別人設,其實正奠定在浪漫愛異性戀腳本的親密關係中。紀登斯(Anthony Giddens)所提出的浪漫愛(romantic love)概念,主要指出浪漫愛為一對一親密關係,其互動形式往往造成性別不平等,包括男性被期待為主導者,女性成為依附者,也因此,社會期待的異性戀腳本關係具有權力關係,且僵化或含性別刻板印象。

如李尹(2007)爬梳異性戀親密關係時,指出在浪漫愛的性別腳本裡,可見男主動女被動、男富有女貌美等支配權力關係於其中。而當浪漫愛腳本結合社群媒體,圖文媒介可能作為人們表示自己具備異性戀主流的伴侶條件,或為了達到社會所期待的異性戀主流伴侶條件,人們不惜透過修改圖文,展演一個具備條件的幻象。除此之外,而若曬出「伴侶如何對自己好」的親密關係圖文,常見有最新上市的科技物品、名牌包、或是旅遊住的高檔飯店等,似乎以資證明彼此的感情。何以人們有這種「貼文傾向」?因為浪漫愛商品化正在運作。

游美惠(2002、2007)指出浪漫愛與消費產生了階級化關係,透過如男贈送/女接收奢華禮物等消費,其實也可能從中展演性別權力關係的不對等。延伸論之,更或者,當親密關係價值、社群媒體和商品彼此掛鉤時,甚至演變成為了在社群媒體上看起來很親密,購入一些不必要的奢侈商品,花大錢旅遊,但其實真正彼此的問題卻沒有解決,真實的生活反而被社群媒體操控,也不斷複製性別結構裡的不平等問題。

線上/線下世界的生活新課題

在社群媒體時代,線上與線下世界將可能互相影響,也由此可反思,即便世界各國未來也效仿挪威註明圖片後製,但幻象會就此消失嗎?或許若識破修圖與修文的背後行為動機,有何種性別結構的權力價值正介入,左右或改變人們的思考舉動,或許更是打破幻象的第一步。

當然,數位社群媒體具有「發言」的特殊脈絡,或許數位世界是暫時逃離現實、或在現實與非現實間來回的空間,即便修圖文也可能是個人自由,但期盼透過本文指出性別人設與浪漫愛/商品化,如何可能在社群媒體世界裡產生作用,共同思考人們所創建的數位樣貌,是否其實影響了真實生活?當中有哪些是受社會結構賦予的性別價值,但其實它綁得人喘不過氣,或讓人忘了現實的經營與關係互動?這或許是線上與線下世界的生活新課題,也是新改變與挑戰的開始。

參考文獻

  • 游美惠(2002)。〈浪漫愛的意識型態〉。《性別教育小詞庫》,79-83。台北:巨流。
  • 游美惠(2007)。〈親密關係〉。收錄於黃淑玲、游美惠主編《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59-86。台北:巨流。
  • 李尹 (2007)。《愛情的面貌: 探討異性戀親密關係中的性別政治》。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頁7-67。
  • Giddens, A. (1992).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 sexuality, love, and eroticism in modern societies.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周素鳳譯(2010)。《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性、愛、慾》。台北:巨流。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