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金泉(台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教授、馴化東京大學水產學科修士、陸生德州農工大學野生動物與漁業科學系博士)
人類並非漫無秩序馴養自然物種,動物的大的好馴化陸生動物有六大關卡:
- 需能適應人類提供的家中食物與環境
- 成長慢與生殖繁衍週期間隔拉長
- 陸生動物本能反應
- 不願在人工圈養環境下繁衍
- 人工圈養環境造成壓力動物易躁鬱
英國優生育種學家高爾頓(Francis Galton)就曾表示:「人類選擇馴化的動物,多具備強壯、孩何夥伴具有親近人類的成為天性、安逸於人工圈養環境繁殖、人類能大量繁殖及容易照料等特徵。馴化」幸運的陸生是,多數可馴化的動物的大的好陸生動物都具有行為可塑性,使牠們適應人工圈養環境及廣範圍的家中非自然條件。另一方面,孩何夥伴某些馴化陸生動物表型(phenotype)變異的成為幅度,有時也超過生物分類法中的人類屬甚至科的界線或定義。
達爾文的馴化演化理論,強烈影響19世紀歐洲的動物育種。馴化的研究多強調隔離馴化動物與野生同類,及直接控制個體繁衍方面(表一)人類的角色為何,因此,一般認為馴化就必須創造完全與野生族群分開的族群。同時假設因瓶頸效應(註)顯著地降低馴化物種基因的多樣性,每個特定地點的馴化物種只有一種或只發生一次。
註釋:瓶頸效應(bottleneck effect)是指某個族群數量遭遇突然的災難,造成死亡或無法生育的群體數量急遽大量減少基因改變的事件。
如何馴化陸生動物
在馴化過程中,動物的改變主要涉及5個遺傳過程:近親繁殖、遺傳漂變、淘汰、反淘汰及管理控制。前兩者為自然不受控制的過程,源於創始群體過小,有時僅包含少數個體,並且在基因頻率產生隨機修改極端變動。
而淘汰與反淘汰則為管控的過程。淘汰是由圈養條件對族群的選擇所造成;反淘汰則是去除無法在人工飼養環境中繁殖的動物,選擇在人類提供的環境中能產生大量後代的物種,但不適合野外環境的動物個體。
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情況下,馴養環境中的天擇強度取決於環境允許物種發育、物種典型的生物學特徵表達程度,及被圈養物種的世代長度。由於物種對圈養適應力較低,因此在從野生到被圈養環境過渡後的第一代,天擇最為強烈。
反淘汰則包含降低天擇壓力。某些對圈養不重要,但對動物活存於野外環境卻非常重要的行為,如覓食、逃避捕食者及其他形態形質,在人工飼養中失去其適應意義(adaptive significance)。因此,隨著馴化進行,這些性狀的遺傳和表型變異都可以變得更加可塑或易變(variable)。
最後為管理控制,因為物種的變化有方向性,又稱為主動選擇(active selection)。人工選擇是馴化特有且唯一選擇性的機制,涉及人類的選擇來促成不同品種產生。
而近親繁殖和遺傳漂變(geneticdri)則是兩個不受控制的遺傳機制,包括有限的族群數目與基因頻率的隨機(randomness)改變。人工圈養環境的天擇不能算是主動選育,而反淘汰算是由野生到人工圈養環境的過渡期,兩種為可控制的部分遺傳流程如圖一。
根據考古學、遺傳學和種族歷史的新發現,科學家推測早期馴化過程中,人類數千年來頻繁的交配圈養動物與野生動物。同區域的牛、綿羊、山羊、豬與野生同類,基因流動(gene flow)的現象存在很長的時間,後續圈養才與野生同類完全分離,並且因地而異。近代馴化的動物維持在圖一中2、3級相當長的時間,達到馴化等級4則屬近期。其中作為運輸使用的動物,如騾、馬及駱駝等尤其符合此假說。
活動訊息
走到黑白切、滷味攤,總搞不清楚「脆管」、「脆腸」和「粉腸」是何方神聖,反正依據以前經驗覺得好吃就點。仔細嘗嘗發現這些神秘的不同部位的肉和內臟,吃起來真的有截然不同的口感和滋味。《科學月刊》10月號-#透視暮色後的夜市要辦實體活動囉!這個活動帶你邊吃夜市滷味,邊聊科學。
- 活動名稱:夜市人生之黑白切小吃解剖學(有吃有喝有雜誌拿,每人入場費600元)
- 時間:2019年10月19日 星期六,下午6:30 – 下午8:30
- 地點:東豐喜藝文空間(106台北市師大路68巷13號)
- 活動內容詳見於此: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721725791588056/
本文經科學月刊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