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17元吃海底捞 别给扣“薅羊毛”的帽子
只要契约不废,市场法则不失灵,评论则一切都合理,元吃大可不必操心太多。海底 有人称自己花17元吃了一顿海底捞。捞别其在帖子中称,薅羊毛一个人,评论打算点4元的元吃面。觉得太单调,海底于是捞别点了一个7元的。还打包了不少零食,薅羊毛吃不完的评论花生,水果,元吃牛肉粒。海底 这一顿饭吃得如此便宜,捞别与网友印象中的海底捞消费不相符。经济实惠的消费却引发一些争议,有网友认为,这样的“吃法”不适合去海底捞这样的大品牌、高消费之地。但也有网友认为,该付的钱也付了,又没吃霸王餐,17元消费没啥不妥。 海底捞门店方面则表示,客人想怎么消费,愿意消费多少是他们的自由,客人只要进来了,都会接待的。“就算是一个人,只点了清水锅和一两样喜欢的菜,我们也会正常服务,不会区别对待。” 不管怎么说,吃一顿饭能上热搜,说明这种“吃法”确有“不同寻常”之处。那么17元一顿海底捞,到底是理性消费,还是“吃便宜”呢? 也有网友称,有些人到海底捞只点很便宜的菜品,然后在清水锅里煮自带的螺蛳粉等。不少人纷纷效仿,还有人传授“最全省钱大法”:“6个人9块钱吃垮海底捞”、“8块钱吃海底捞,四个锅底真过瘾”……这些算不算“薅羊毛”? 至少“17元吃海底捞”算不上“薅羊毛”,因为这在规则之内。按理说,合乎规则的就是公平的,网友们大可不必为商家鸣不平。就算“17元吃法”影响到商家的效益,这也是经商不可避免的合理成本。至于说,有网友担心海底捞的规则会被某些“理性消费吃法”玩坏,可能导致涨价或菜品抽条……这恐怕是过虑了。我们一定要相信,商家会比顾客更理性。有些免费待遇或顾客福利,对商家有利无利,人家肯定冷暖自知。以这件事来说,海底捞不怠慢任何一位顾客、哪怕无利可图但服务绝不走样的“契约形象”上热搜后,其收获的形象广告效应,恐怕是花多少钱都换不来的。 “17元吃海底捞”,实际上是一个围绕商业契约精神与市场法则的话题。只要契约不废,市场法则不失灵,则一切都合理,大可不必操心太多。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马涤明评论:17元吃海底捞 别给扣“薅羊毛”的薅羊毛帽子
编辑:汤晓雪 来源:成都商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04-19 09:22:42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脱芳溶剂油的精馏切割实验研究
- 大型游乐设施与客运索道安全技术规程起草组首次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 全国市场监管动产抵押登记业务系统在部分地区先行上线运行
- 田世宏会见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
- 12项“惠青实事”助力青年发展!云浮市首批“百千万工程”青年实事清单出炉
- 全国质监系统行政执法案卷解析培训班侧记
- 市场监管总局: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 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茅:提高审查质量和效率 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 深圳市2023年“世界计量日”活动启动 18万台计量器具运用诚信计量智码
- 前三季度全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为94.16%
-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全国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行动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保持整治虚假违法广告高压态势
- 美加州山火失控 約3萬人緊急疏散
- 回家的“路”更加有“质”有味
- 秦宜智在上海调研认证认可和计量工作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2019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计划
- 陕西11部门联合整治医美行业乱象
- 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印发《加强网购和进出口领域知识产权执法实施办法》
- 浙江省计量院“能力提升+”行动结硕果
- 质检总局发布上半年缺陷产品召回数据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