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在美國,亞洲也能吃得到來自台灣的第個的台芭樂。美國聯邦公報今(17)日公告,准入將於美東時間17日起,美國獲准台灣芭樂出口到美國,市場台灣將成為亞洲第一個芭樂可以銷往美國的灣芭國家,農委會希望年底前首航。樂為
農委會今日發布新聞稿,何花表示美國農業部動植物檢疫局於美東時間10月16日預刊台灣番石榴輸銷美國的亞洲檢疫規定,並於17日正式公告生效,第個的台我國成為亞洲第一個可輸銷芭樂果實至美國的准入國家。這是美國我國自2009年提交申請以來,歷經10年的市場協商溝通,終獲美方正式公告檢疫規定,灣芭雙方完成執行細節的樂為工作計畫簽署後,美國消費者就能品嚐到來自台灣的芭樂。
目前台灣芭樂年產量超過18萬公噸,已可輸銷至加拿大、中國、香港、馬來西亞、澳門、汶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印尼及荷蘭等國家地區。農委會農糧署說明,目前台灣芭樂外銷逾50%銷往加拿大,因為當地沒有這種水果,很有市場潛力;農糧署曾評估,准入美國後,加上強化市場行銷,外銷量有機會與加拿大相當。
台灣芭樂去(2018)年外銷量為3034.21公噸,最大宗銷往加拿大,計1572.45公噸、約占52%。其次為中國(707.63公噸)、香港(580.94公噸)、新加坡(135.55公噸)。
過去,美國只准許墨西哥的芭樂進口,台灣將成為第2個將芭樂銷往美國的國家,最快可望今年底前,能有第1批芭樂銷美。
芭樂出口美國,為什麼耗時10年?
《聯合報》報導,芭樂輸美耗時整整10年,最困難部分卡在殺蟲方式。防檢局副局長鄒慧娟表示,美方審查時,最注重東方果實蠅、瓜實蠅及南瓜實蠅處理方式,由時台灣是這3種果實蠅的疫區,而美國為非疫區,如果要將芭樂送美國,必須提供確實有效的殺蟲方式。
已經能輸出美國的墨西哥芭樂是以輻射照射殺蟲,台灣芭樂則是以低溫技術殺蟲,但美國對芭樂低溫殺蟲技術並不熟悉。美國曾希望台灣比照墨西哥輻射照射的技術,可加快審查流程,但國內業者普遍希望維持低溫殺蟲技術,因此台灣提供相當多的數據資料,美國也花費較長時間審查,在我方多次催促之下終於通過。
依據美方本次公告的檢疫規定,我國芭樂輸美須源自登記核可之供果園及包裝場,果實須在開花後3周、以直徑小於4公分的雙層套袋,以防止有害生物進入。另外運抵美國前須完成1℃以下持續17天的冷藏處理,或於生產期間針對美方關切的果實蠅種類進行果實蠅監測,再搭配時間較短的處理方式(0℃以下持續12天或1℃以下持續15天)。
《中央社》報導,國內芭樂以珍珠芭樂占95%最多,主要產地集中在高雄市、台南市、彰化縣和雲林縣。因應台灣芭樂將輸出美國,對芭樂農是很大的鼓舞,彰化溪州鄉農會總幹事彭顯賦指出,台灣芭樂常有產量過剩問題,導致價格波動不穩定,樂見有外銷管道,有助於在產量過剩透過管道幫忙消化。不過輸美芭樂要符合低溫冷藏殺菌檢疫處理規範,這樣的輸出規定也將會增加外銷成本。
農委會國際處表示,正式公告准入後,就會通知業者準備後續作業,包含查證防疫符合規定、洽談外銷商機等,希望有機會在今年底前首航。
延伸閱讀:
- 郁永河筆下「臭不可耐」的番石榴,如何改良成酸甘甜的燕巢芭樂?
- 在帛琉也吃得到台灣水果:歷經8年,台帛農產品貿易正式啟動
新聞來源:
- 捷報!突破檢疫障礙,臺灣番石榴可輸銷美國(農委會新聞稿)
- 獨家/台美關係升溫 美國聯邦公報預告台灣芭樂准入(中央社)
- 芭樂銷美國 農民受鼓舞(中央社)
- 溝通10年終獲美國青睞!台灣成為第2個准入芭樂的國家(風傳媒)
- 十年溝通突破檢疫關卡 台灣芭樂獲准輸美成亞洲首例(聯合報)
核稿編輯:羊正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