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石首魚科料理兵法全攻略(一):被「敲罟漁法」抓到幾乎滅絕的野生大黃魚

石首魚科的石首生魚,是魚科漁法腦中有兩顆耳石的魚類。南宋羅濬在其所撰的料理略被地方志《寶慶四明志》(寶慶為宋理宗的年號,四明則是兵法當時的慶元府,今浙江省寧波市)寫道:「魚出南海,全攻敲罟耳中有石,幾乎一名石首」。滅絕

而於元朝至正年間,黃魚由王元恭所做的石首生《至正四明續志》中,則是魚科漁法寫道:「魚首有忱堅如石,故得名。料理略被」明朝屠本畯為記載福建省各類水產而所著的兵法《閩中海錯疏》則云:「石首,頭大尾小,全攻敲罟腦中俱有兩小石如玉」。幾乎耳石對牠們的滅絕功用,是接收聲波和保持平衡。

黃魚是石首魚科的魚種之一,在啃黃魚頭,若是咬到了硬物,即是其耳石。而關於耳石,馬祖人稱之為「情人石」或「心石」,因為如果將兩顆耳石併起來的話,就如同一個心型。因而有了戀人各保留一半情人石,萬一對方變心,石頭就會變色的傳說。不過,其實耳石是魚類成長過程中所形成的碳酸鈣結晶,之所以變色,只是與空氣接觸久了而產生氧化罷了。

至於魚類會演化出型態多樣的耳石的原因,是透過位於內耳前庭系統中的耳石的位移,來感受加速動作、重力,並藉此維持與調節肌肉,還能夠用耳石感受聲音、分析頻率及感測深度。因此,生活於不同水域中的魚類,依其外在生態環境與運動習慣的差異,會逐漸演化出各具特色的耳石型態。而親緣關係愈近的魚類,耳石的形狀也愈相似。

此外,由於耳石是魚類體內新陳代謝產物形成的結晶體,而魚類的新陳代謝速率受到季節與日夜週期影響而有快慢變化,因此耳石形成過程中會產生年輪(Annulus)與日週輪(Daily growth increment)等等細微的記號痕跡,使耳石上有著如同樹木年輪一般的生長痕。

雖然魚鱗與脊椎骨在生長過程中也會產生年輪,但魚鱗會剝落,脊椎骨則是會受再吸收作用影響而失去輪痕。耳石沒有脫落與再吸收的問題,日週輪更是耳石獨有的現象,因此成了解析魚類年齡與日齡的最佳樣本。

黄瓜鱼鱼首石_3Photo Credit: Davidzdh @ CC BY-SA 4.0
石首魚的耳石

石首魚科的魚在春天的繁殖期會利用牠們的膘(氣囊air bladder)發聲,用牠們的耳石聽聲辨位。後來人們發現了石首魚這個秘密,就追蹤這些魚的聲音來捕抓它們。而又因為牠們能借由連於鰾上的肌肉產生不同的聲響,因此英文被稱為鼓魚「drums」或鳴魚「croakers」。

也因為黃魚腦中有兩顆石頭,因此上海有著笨「黃魚腦袋」這個形容對方腦袋中有兩個大石頭,運轉不靈活的說法。日本則因為石首魚會發出咕咕地叫聲,因此把石首魚叫作「愚痴」(ぐち),白口叫作「白愚痴」,黑喉叫作「黑愚痴」,黃魚叫作「黃愚痴」,加網叫「油愚痴」。

石首魚長像相近,都有一個菱型的尾巴。在分類學上常以它們的膘及耳石型狀作為分類的依據,不過現在我們買到的多是已經去除內臟的魚,看不到它們的膘;大型鮸魚的膘就是中藥材珍貴的「魚膠」。

根據《湧升海洋部落格》的說法:

台灣近海野生的石首魚中,經濟價值較高的大型石首魚以鮸魚為主;中型的石首魚以三牙及黃魚為主;小型的石首魚種類較多,包括了黑喉、帕頭、春子、加網等。不過,由於中、大型的石首魚受到棲地破壞及漁撈的影響,加上本身資源回復速度慢,已經幾乎沒有野生的,而已以養殖為大宗了。

而中型的石首魚首推大黃魚,在大陸大量養殖成功,所以市面上的幾乎全部都是大陸養殖的,而原本高價位的黃魚也在大量養殖後成了便宜的菜魚。中型石首魚中有著一張大嘴俗稱「三牙」的紅牙 則全部是野生捕撈,在台灣漁市場中偶爾看得到,不過數量不多。

小型的石首魚則可分為三大類:穿黑衣住在深海有黑嘴巴的是「黑口」,穿黑衣住淺海有白嘴巴的是「加網」,穿白衣有白嘴巴的是「白口」(也稱帕頭),穿黃衣的是「春子」。

而石首魚科的魚類在全世界計有70屬270種,在台灣有紀錄的則有12屬23種。

黃魚屬(Larimichthys)

  • 大黃魚(large yellow croaker/フウセイ)

黃魚屬的魚種有三:大黃魚、小黃魚和似長鰭黃魚。除此之外,還與其牠六種石首科魚類並稱的黃魚七兄弟,分別是小黃魚、棘頭梅童魚(台灣俗名黃皮,廣東稱為黃鼻頭)、鮸魚、黃姑魚、黃唇魚(Chinese bahaba)、毛鱨魚。不過黃唇魚和毛鱨魚由於魚鰾價格高昂,因此過度捕撈問題嚴重,魚獲量不斷下降,現在已被列為瀕危物種。

不過不只是黃唇魚和毛鱨魚,其實大黃魚也有滅絕的危機。

iStock-1284336653Photo Credit: iStock
大黃魚

大黃魚主要分布於東海、黃海南部以及南海雷州半島東側,水深80公尺以下的沿岸近海水域。根據自然海區的分布範圍、洄遊路線和親緣關係,野生大黃魚被可被分為三個族群。

第一個是主要分布在黃海南部,到福建嵛山以北東海中部的岱衢族。岱衢洋是位於浙江省岱山縣境內的一片海域,因位於北面的衢山島和南面的岱山島之間故名岱衢洋。岱衢洋被稱為大黃魚的故鄉,這裡的大黃魚被稱之為「岱衢族大黃魚」。這個魚群又包括了江蘇的呂泗洋、浙江的岱衢洋、貓頭洋和洞頭洋等4股魚群,以浙北舟山岱衢洋魚群為代表,併稱「東海大黃魚」。

第二個為閩-粵東族,主要分布在福建嵛山以南的東海南部,與珠江口以東的南海北部之間海域。包括福建的官井洋、閩江口外和廈門,廣東的南澳、汕尾等外側海域的4股魚群,以官井洋魚群為代表。

第三個為主要分布區為珠江口以西,到瓊州海峽以東海域的硇洲族(硇音ㄋㄠˊ),主要為廣東硇洲近海魚群。

一般認為東海野生大黃魚是最好吃的大黃魚。然而,野生大黃魚在1980年代後卻幾乎要消失了,而這與兩件事有關,一是敲罟(音ㄍㄨˇ)作業技術的引進和濫用;二是大黃魚越冬場的徹底破壞。

所謂的敲罟作業是廣東潮汕地區疍民(疍音蛋,終身以船為家的船民)於明嘉靖年間開始使用的傳統漁法,這是一種集體作業,一般由負責張網、收網的2艘大船和負責製造噪聲以驅魚的30多艘小艇組成,參加人員可達兩百多人。

兩艘大漁船被稱為罟公和罟母,其他配罟仔小船2、30條。抵達漁場後,罟公罟母張好網,通過旗語和吹號,指揮小船包圍魚群,在大船前圍成半圓圈。小船上一般三人,一人搖櫓,兩人敲打綁在船上的木板,通過製造水下聲波使石首科魚類的魚腦石產生共振,將魚震暈,船隊再把震暈後的魚群趕入大船張開的網中。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