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開放加拿大全月齡牛肉進口 專家:若有病例應重評風險
繼美牛後,擬開拿加拿大全月齡牛肉即將開放!放加風險食藥署根據風險評估報告,全月以最壞情境假設,齡牛例應假如消費者只吃加拿大進口帶骨牛肉,肉進每一百億人當中,口專大約有2.24人可能感染狂牛症,有病食藥署認為風險很低。重評不過有專家提醒,擬開拿所謂風險是放加風險動態的,未來只要有新研究或是全月出現新的狂牛症病例,就得重新做風險評估;消基會則表示,齡牛例應目前還是肉進反對加拿大牛進口,將呼籲民眾拒買;食藥署強調,口專目前還只是有病預告期,上路時間還沒確定。 繼美國牛之後,我國將開放加拿大全月齡牛肉進口台灣,主要是食藥署根據風險評估報告,以「最壞情境」假設,如果消費者只吃加拿大牛肉,可能感染狂牛症風險,帶骨牛肉是每百億人約有2.24人,牛內臟則是每百億人約有6.68人,食藥署認為感染機率很低,也說會前往加拿大查核。 不過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則說,食藥署的風險評估報告採用加拿大資料,當地最後一次出現典型狂牛症疫情的時間點為2015年,因此食藥署認為,國人食用加拿大進口牛的風險低。 其實牛海綿狀腦病就是俗稱的「狂牛症」,其中典型BSE會傳染給人類,引發新型庫賈氏病。至於非典型BSE,雖然2021年在加拿大仍有所聞,但目前科學證據顯示與新型庫賈氏病無關。 不過顏宗海仍提醒,站在醫學角度,「風險評估是動態、而非固定的」,若未來牛肉進口國再次出現典型狂牛症疫情,風險評估報告就要重做,畢竟引發新型庫賈氏病的後果不堪設想。顏宗海說,新型庫賈氏病是一種非常罕見的大腦神經退化疾病,根據醫學統計,存活率不會超過一年,且目前沒有很好的治療方式。 消基會則是反對從狂牛症疫區進口牛肉,會發動消費者拒買加拿大牛肉。未來要如何評估才能幫民眾把關食安,相關單位得謹慎思考。 台北/魏于恬、余苓瑀 責任編輯/吳苡榛百億人僅2人恐染狂牛症 食藥署考量「風險低」
狂牛症風險大降?專家:若有病例應重評風險
狂牛症疫區仍存風險 消基會籲民眾「拒買」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世遗泉州 味连五洲 泉州申创“世界美食之都”宣传口号发布
- ST中昌: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停牌
- 受俄乌冲突影响立陶宛铁路公司宣布裁撤超过2000个工作岗位
- 内蒙古满洲里市新增确诊病例4例
- 多阶段国家奖助学金政策“含金量”提升
- 中金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11.49%
- 广东惠州:满足合理购房信贷需求加大公积金购房支持力度
- 负极材料供不应求部分企业新一轮涨价或于二季度体现
- 谁站在了科创力金字塔顶端? 中国企业科创力TOP100榜单解读
- 泽连斯基呼吁相关国家向乌派遣军事力量以实现安全保障
- “五一”假期盒马北京预制菜销量环比上涨5倍
- 巴菲特:我们只是在觉得价格便宜的时候买入
- 吴劲走访慰问退休老同志和困难党员群众等_
- “东数西算”效果显现西部地区投资较去年同期增长6倍
- 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第6警区发生爆炸已造成多人伤亡
- 广州白云机场出发国内航班旅客须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并接受抗原检测
- 商務部:敦促美方停止提高對華產品關稅 並立即取消對華加徵關稅措施
- 次新产品“跑步”建仓中长期资金态度趋积极
- 我国成功发射吉林一号宽幅01C卫星
- 新疆(含兵团)昨日新增26例无症状感染者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