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有刺の情緒斬.斷.離》: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愛嫉妒的人有三種類型

文:午堂登紀雄

沒有比較,有刺真的の情就沒有傷害?

不僅嫉妒,怨恨、緒斬型眼紅等一般視為醜陋的.斷妒情緒,都是.離在比較自己與他人,並且感覺到自己的沒有沒優越性受到威脅時產生的。

也就是比較說,即便我們理智上明白別人比自己優秀,傷害但情感上還是愛嫉無法接受,這時候嫉妒心就跑出來了。種類

此外,有刺當自己所愛之人愛上別人或是の情讚美別人時,我們也會妒火中燒,緒斬型這也是.斷妒自己的優越性受到威脅所致。另一方面,.離我們雖有「羨慕」、「憧憬」之情,但這些情緒不會令人鬱鬱寡歡,為什麼?因為我們是在接受對方的優越性後,才會生起「羨慕」、「憧憬」之情;通常這些情緒還會讓人亢奮呢。

由於無法接受對方的優越性而產生的嫉妒心情,會讓人想痛罵:「什麼東西嘛!那傢伙!」

補充說明一下,「嫉妒」與「羨慕」的意思不同,但很多人都夾雜著使用,為方便讀者理解,本書一律採用「嫉妒」。

嫉妒心來自與他人比較,因此,不比較就不會損傷自己的優越感,也就不會心生嫉妒。然而,現實生活很難做到這點。

人人都有獲得認同的欲望、比別人優越的欲望,而且深愛自己,會藉由比別人優越這件事來確認自己的存在價值,取得安心感。

這是人類自原始時代就有的本能吧。男人會誇耀自己比其他男人更有力量,以博取女人芳心;女人會誇耀自己比其他女人更有魅力,以留下更強的男性基因。

換句話說,嫉妒其實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情緒,但不少人都將之視為醜陋的負能量。

不會有人因為被說「你很愛嫉妒」而感到高興的;不會有人願意承認「我好嫉妒那個人」,甚至,有人堅決否認:「我才不是那種丟人的嫉妒鬼。」

情緒不醜陋,醜的是情緒失控

愛嫉妒的人,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分別為「騷擾對方型」、「無視一切型」、「發奮圖強型」——

  1. 騷擾對方型:有人會採取直接傷害對方的舉動(例如,使用損人的語言暴力,或是在背地散播謠言等),有人則會匿名上對方的部落格惡意留言,透過污蔑對方來洩憤、提升自己的價值。
  2. 無視一切型:這類人典型的句子諸如「我才沒那個興趣」、「不干我的事」等,他們會為了否定自身的嫉妒情緒,就說這些話幫自己洗腦,採取逃避現實的作為。
  3. 發奮圖強型:有的人會發奮圖強地說:「真不甘心,我要再加把勁!」「我也要努力達成目標!」

嫉妒也沒關係型?

如果能像發奮圖強型這樣,將嫉妒的負能量轉化成「我要更努力,我要打敗那傢伙!」「我要努力讓他愛上我!」那就沒問題。

有問題的是「騷擾對方型」、「無視一切型」。

「騷擾對方型」很可能怒嗆對方:「我要把你拉下來!」「你做了什麼好事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劈腿了對不對!」做出類似踹對方一腳或是束縛對方的舉動,因而破壞人際關係。

至於「無視一切型」,因為這種人一直在欺騙自己,於是會被嫉妒情緒攪得心浮氣躁,或是企圖將自己正當化:「我才沒努力的必要!」

換句話說,若持續出現「無視一切型」、「騷擾對方型」的反應,最後可能讓自己墮入不幸的結局。

嫉妒,很醜陋嗎?

前面說過,嫉妒是人類與生俱備的情緒,因此,它不該是負面而被討厭的;不該是不准出現的醜陋情緒。

而且,前面也說過,人人都會嫉妒,這是我們一輩子都要與之打交道的情緒;若是如此,可以說,正因為有其必要,才會產生嫉妒之情。

例如,《小泉進次郎的戰鬥談話》中寫道,小泉曾說過:「這個世界(政治圈)處處是嫉妒。儘管看不見,我始終感受強烈。從我的日常言行,到對媒體的發言等,全都是別人嫉妒的對象,因此我必須小心提防、謹言慎行。」

這件事說明了,嫉妒也能成為一股政治動能。可見嫉妒是多麼根植於人類天性中。

「人類的一切情緒,皆因有其必要才會產生。」若從這個觀點出發,嫉妒會有什麼樣的意義呢?

嫉妒起因於「自己的優越性遭到威脅」,因此,不妨將之視為人類的防禦本能,如同恐懼、不安一樣。

也就是說,當我們發現「別人比我更優越」時,會有所警覺:「不能繼續這樣下去。」而當我們恢復這份優越感時,嫉妒便會自然消除。

相關書摘 ▶《有刺の情緒斬.斷.離》:有些人是「外表看似大人、頭腦像小孩」的「逆柯南」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有刺の情緒斬.斷.離:絕交13種情緒暴力,讓嫉妒開酸、吃味嘲諷、帶刺怒嗆不再傷己傷人,找回你的自信與強大內在能力》,方言文化出版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作者:午堂登紀雄
譯者:林美琪

狂銷直逼10萬本,《可以善良,但你要有底線不當好人》暢銷書作家「午堂登紀雄」,要活用自身「遭網路酸民攻擊」的經驗,以在堅持自我道路上毫不動搖的精神,再次一針見血地揭開人心「小惡」,教你找回自身立場、建立原則,擺脫「愛比較」與「太在乎」的情緒陷阱;並也傳授在受人酸言嘲諷、造謠中傷時的最強「閃避+反擊」絕技!

拔除「有刺情緒」的27則訣竅,要教你————

  • 假關心、真貶低,怎麼回應?
  • 小人難纏這樣甩,老死不必相往來
  • 拿捏「好距離」,負能量不暴走
  • 聽懂內心警報,揪出潛藏的不滿
【有刺的情緒】書封Photo Credit: 方言文化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