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垃圾运出“村”,最远往返400公里
北京冬奥会期间,冬奥妥善处理冬奥村、垃圾比赛场馆、运出涉奥酒店产生的最远各类垃圾是保障比赛顺利进行的重要一环。北京环卫集团固废物流公司负责冬奥村、往返冰立方、公里国家体育馆等涉奥区域重点管控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清运。村每天清运车辆从南四环出发前往各个保障点,冬奥最远的垃圾往返距离将近400公里,垃圾经过层层消杀后最后运往垃圾处理厂。运出 运输保障 车门上贴封条 每天行驶10小时 一个人,最远一辆车,往返每天早晨7点,公里北京环卫集团固废物流公司医废中心的村冬奥场馆垃圾运输驾驶员王树群准时发车,前往延庆赛区清运垃圾。 固废物流公司位于南四环,驱车开往延庆冬奥村,最后将垃圾运抵处理厂焚烧,这样一条线路,每天往返一趟,王树群需要行驶近400公里,耗时约10个小时。因为有严格的疫情防控要求,在这期间王树群的车门贴上了封条,这就意味着他这一路,甚至在停车期间,都不能打开车门和车窗,也不能下车、不能和外界有任何接触。 王树群告诉记者,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穿好防护服、戴好护目镜和口罩、手套,然后对车辆进行全面消杀,7点准时发车前往延庆赛区。往返400公里,这不仅是对驾驶员技术的挑战,更是对他们身体素质的挑战。“运输里程很长,工作结束后腿部和腰部因为长时间蜷缩不活动会有些酸痛。”王树群说,尽管工作很累,但是他和其他同事们一样,都想服务保障好冬奥会,为冬奥会尽一份力。 10个小时在车上,吃饭怎么解决?王树群说,每天上班之前,公司会给驾驶员配发一大兜子餐包,里面有火腿肠、面包、牛奶、鸡蛋、矿泉水……“车辆不行驶的时候,饿了我们就在车上吃点儿东西。” 人员保障 80余人分成三个班组 医废中心经理李大任告诉记者,公司里像王树群这样在一线参与保障冬奥会的清运员有80余名,他们负责着冬奥村、冰立方、国家体育馆、速滑馆、国家体育场以及延庆赛区的高山滑雪、雪车雪橇中心,以及40余家涉奥酒店的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的清运,清运人员根据不同赛区分成三个班组开展工作。 考虑到延庆赛区距离市区较远,因此驾驶员的驾驶技能、工作经验、身体状况等都成为考量因素,李大任说:“延庆赛区位于山区,路况不如市区,有蜿蜒的山路。此外,如果遇到下雪,开车就需要更加仔细、谨慎,路上的时间就更长,所以我们必须要考虑延庆班组成员的驾驶技术和身体素质。” 随着北京冬奥会赛事的展开,该公司负责的涉奥区域日均垃圾清运量已达90余吨。李大任介绍,该中心与各个比赛场馆进行对接,充分了解各场馆的清运需求,包括垃圾产量、清运时间等。如遇恶劣天气,清运难度将增加,“这种情况下,我们给车辆配备了防滑链,并加强司机培训教育,以确保行驶安全。与此同时,备勤车辆和人员随时待命。”李大任说。 安全保障 统一食宿提前进入闭环 在疫情防控之下,为了保障好冬奥会,清运人员1月4日进入闭环模式。李大任介绍说,参与冬奥保障的人员统一居住在单位的封闭区域,“后勤保障由专人把做好的餐食送到封闭区域指定位置,采用无接触式交接。” 1月4日,王树群和同事们一起进入闭环,进入赛时后他每天都会上岗去往延庆赛区清运垃圾。晚上5点左右,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王树群都会和家人视频聊天,这也是他觉得最有效的放松方式。王树群告诉记者,今年春节没能回家,十分想念家人,“家人知道我是为了服务冬奥会,也都很支持我的工作。” 在北京环卫集团有不少工作人员都参与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保障,而那一年王树群才刚刚入职。“当时看到身边同事能够参与到奥运会的服务,我也想过有一天自己如果能有机会参加重大活动保障就好了。”14年后的北京冬奥会,王树群走进延庆赛区,成为保障人员之一,“我分配到了延庆这条线路,我知道这是里程最长的一条线,但从没想过辛苦,我只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防疫保障 操作流程和防护都更严格 北京是“双奥”之城,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相比,北京冬奥会的垃圾清运有何变化?在李大任和团队成员看来,疫情之下的垃圾清运对作业人员来说,清运难度有了很大变化。 2008年奥运会期间场馆、酒店等区域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日常作业标准和流程收集运输处理即可。而此次冬奥会在疫情防控之下,对作业人员的操作流程、防护均有明确要求。 李大任解释说,在作业流程和车辆要求方面,按照防疫要求,涉奥区域的重点管控生活垃圾需用双层医疗垃圾专用塑料袋包装,再装到纸箱密封,进行消杀后才能开始运输处理。同时,此次冬奥会期间对垃圾收集、运输、末端处理的全流程都有更为严格的要求,“涉奥区域的重点管控生活垃圾要采用医疗垃圾专用运输车或密闭式货车进行运输,保证不与外界接触。” 李大任表示,冬奥村、比赛场馆、涉奥酒店产生的垃圾由区域内的保洁人员负责,医废中心的车辆抵达后,按照要求,车辆上的人员不下车,由保洁人员将打包并消杀好的垃圾箱装入清运车。之后医废中心车辆驶离,前往指定的垃圾处理厂。抵达后,由处理厂工作人员将垃圾箱运出,并且再次消杀。完成以上这些流程后,清运车才能返回中心。“抵达公司后,还要对穿着的防护服进行消杀。” 此次冬奥会期间,作业人员需要进行二级防护,即需要穿着防护服,佩戴护目镜、N95口罩、一次性橡胶手套、鞋套等开展作业。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实习生 张晓悦冬奥垃圾运出“村”,村最远往返400公里
编辑:汤晓雪 来源:新京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2-02-11 09:05:15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刚刚,六安中小学寒假时间确定!
- 六四事件35週年 賴總統:唯民主自由能保護人民
- 聚焦防汛抗洪丨暴雨致陕西宝鸡出现多处塌方和泥石流引发道路中断_
- 打造豆制品产业扶贫基地 促进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
- 江苏常州经开区:雷击致芳茂山公园凉亭坍塌,致6死10伤
- 线上消费诉求占比超八成!上海端午假期受理投诉20350件
- 土城奪命惡火「疑鋰電池爆炸」! 台電列「7個充電地雷」
- 淮南通商银行与中燃公司开展战略合作
- “二次放号”存隐忧 如何减少注销手机号的风险?
- 目標30天後瘦一公斤,你必須減少攝取多少卡路里的熱量?
- 俄羅斯計劃在3月將原油日產量削減50萬桶
- 台東小6童遭鐵捲門「壓脖不治」 校長泛淚:畢典為他留位置
- 全市检察机关学习贯彻全国检察机关第九次“双先”表彰大会精神
- 西南風影響! 南部3縣市大雨特報、北東高溫飆36度
- 国家助学金不是唐僧肉,弄虚作假应惩处丨快评
- 桃園男持刀搶路人900元「下跪道歉落跑」 法院一審判刑3年8月
- 广西龙胜:开展春节期间计量专项监督检查
- 明光全力筑牢防汛减灾“安全堤”_
- 形成持续打击欺诈骗保高压态势 保护好人民群众的“救命钱”
- 大亚湾核电站累计实现上网电量4334.94亿千瓦时_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