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高泽霞:应培育无小刺主养鱼,促进水产食用和深加工产业发展

高泽霞:应培育无小刺主养鱼,高泽促进水产食用和深加工产业发展_南方+_南方plus

在淡水鱼中,往往存在现实的和深矛盾,有些鱼味道鲜美,加工但就是发展肌间刺多。能否对这些鱼进行升级改良,高泽既保持鲜美风味,培育又没有肌间刺?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高泽霞在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暨首届广东(国际)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大会主论坛,刺主促进产业同期论坛——2023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分享《无肌间刺大宗淡水鱼分子育种研究》主题报告时进行了详细解答。养鱼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高泽霞。水产食用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高泽霞。

“有肌间刺淡水养殖鱼类 (青草鲢鳙鲤鲫鲂)产量占我国淡水养殖鱼类总产量的75%,世界有肌间刺鱼类产量占淡水养殖鱼类总产量的70%,肌间刺的存在严重影响食用和深加工。”高泽霞强调,我国应培育无小刺主养鱼,而且无肌间刺性状选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可行的,也是世界水产养殖动物遗传改良的重要方向之一。

不少人肯定好奇,为什么有的鱼有肌间刺,有的鱼却没有?高泽霞分析,在中生代时期,较早分化的真骨鱼类肌间刺的发生发育与鱼类游泳行为之间存在一定关联,作为进化优势可有利于捕食或逃逸,从而在中生代时期争夺稳定其生态位。不过,进入中生代晚期至新生代时期,经历K-Pg灭绝事件,较晚分化鱼类的竞争压力减小,生态位增多,不需要再追求其肌间刺带来的竞争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实现无肌间刺性状选育,首要的是清楚鱼类肌间刺是如何发生发育的。在会上,高泽霞通过分享鱼类肌间刺的骨化模式、肌间刺发生发育分子调控通路分析、肌间刺来源细胞群鉴定、肌间刺发生发育关键基因筛选鉴定等多项研究,明确了鱼类肌间刺形成的关键细胞群,鉴定到调控鱼类肌间刺发育的关键基因runx2b,揭示了runx2b调控鱼类肌间刺形成的分子机制。“首次鉴定调控鱼类肌间刺发生关键基因,获得了国内第一个授权的无肌间刺鱼类培育的发明专利,也获得了美国授权的专利。”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高泽霞分享主题演讲现场。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高泽霞分享主题演讲现场。

此外,高泽霞对47个目84个科的313种鱼类的5种肌间刺表型开展研究发现,无肌间刺鱼类中344个共收缩和39个共扩张的基因家族,2个基因在有/无肌间刺鱼类中存在保守的趋同氨基酸序列变异。

那么,既然我们希望培育无肌间刺鱼,是否可以采用一些技术手段让肌间刺没有呢?高泽霞以团头鲂肌间刺数目性状的遗传选育研究为例,详细介绍了多种鱼类肌间刺形态学、发生发育模式、基因表达调控及多组学比较分析,构建肌间刺性状分子辅助育种和基因编辑精准育种技术体系,明确了肌间刺组织来源细胞群为肌腱细胞群,鉴定调控肌间刺发生发育的3个关键基因,分别是bmp6 基因缺失,肌间刺数目减少30%;scxa 基因缺失,肌间刺数目减少70%;runx2b 基因缺失,肌间刺数目减少100%。

事实上,高泽霞团队从2012年便开始关注鱼类肌间刺性状研究,经过十多年钻研,目前已培育无肌间刺团头鲂F2代新品系和无肌间刺草鱼新种质,同时合作培育无肌间刺银鲫。

这项技术的重要突破,是渔业育种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必将有更多高质量的鱼产品丰富我们的餐桌。

【记者】曾慧玲

【来源】南方农村报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