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北京首场雪进城 降雪"吝啬" 因湿度不够

  2015年的北京不够第一场雪,终于进城了!只可惜,首场啬因湿度这场雪下得还是雪进雪吝有点“羞涩”,城区地面虽然“见白”了,城降可还是北京不够不见量。雪花飘飘,首场啬因湿度但雾霾也毫不退让,雪进雪吝继续盘踞在京城上空。城降根据预报,北京不够今天北京的首场啬因湿度空气质量仍维持重度污染水平,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继续生效。雪进雪吝

  市气象台今天0时25分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号。城降预计至今天上午,北京不够本市大部分地区将出现浓雾,首场啬因湿度能见度小于500米,雪进雪吝提醒大家注意交通安全。

  门头沟斋堂雪最大

  虽不是大雪纷飞,但看到雪花飘落,不少市民还是难掩兴奋之情,迫不及待在微信、微博上晒图,称“终于等到你!”。

  昨早6时,西部、北部地区地面率先“见白”。与此同时,延庆、昌平、门头沟等地的部分地区,已经白雪皑皑。

  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于波介绍,受东移降水云系的影响,雪花自西向东飘落,除东北部外,全市大部分地区都观测到降雪。截至昨天16时,最大的降雪出现在门头沟斋堂,降雪量累积2.1毫米;西南部降雪量平均0.4毫米,西北部平均0.1毫米;城区虽然地面“见白”,但难以形成降雪量,降雪量还是0.0毫米,也就是“见白不见量。”伴随着降雪,气温走低,昨天南郊观象台的最高气温仅1℃,告别了前几日的“温暖”。

  降雪“吝啬”源于湿度不够

  今冬初雪已于去年12月9日飘落京城,但当晚,初雪过于“偏心”,只在北京郊区晃了一圈,导致城里的市民抱怨没有一睹雪姑娘的芳容。昨天的这场雪,是今冬的第二场雪,也是2015年的首场雪,这次降雪虽进了城,但降雪量仍没有“进账”。

  于波告诉记者,昨天这场雪,明显的特点就是范围广、雪量小,而降雪之所以这么“吝啬”,主要是低层的湿度不够。“此次降雪动力条件不错,但湿度仅有60%至70%,水汽条件不够,降雪也难成气候。”

  昨天,全市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均陷入重度污染水平,个别地区达到严重污染水平,PM2.5浓度普遍超过每立方米200微克。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昨天继续发布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信号。根据预报,今天北京的空气质量仍将维持重度污染水平,预计冷空气将于明天上午抵京,雾霾才最终消散,空气质量恢复良好水平。

  冠名“贫雪”北京有点冤

  不少市民有这样的感受,北京的雪似乎越来越“任性”:迟到、缺勤、不按套路出牌……以至于落上了“贫雪”的名号。

  每年的初雪,是大家最盼望的。北京常年初雪日是11月29日,但实际上,每年的差异很大。今冬的初雪日是12月9日,算是在正常范围内,但最让人记忆犹新的,是2010年至2011年那个冬天的初雪,竟扭扭捏捏磨蹭到了农历新年后的2月10日,一举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晚初雪。

  初雪来得晚、连续无降水日长也是让大家觉得降雪难的印象之一。截至1月13日,城区已经连续92天无降水。根据记载,历史上北京观象台最长无降水日达114天,是1970年10月25日至1971年2月15日,而2010年以来,这一纪录已经两次面临挑战——2010年10月25日至2011年2月9日、2013年10月24日至2014年2月6日,两个连续无降水日分别达到108天和106天,直逼历史纪录。

  但也有的年份,降雪来得早、来得大、来得多。如2009年的初雪就是个“急性子”,11月1日就匆忙报到,且这场雪下得气势恢宏,鹅毛大雪铺满京城大地。2012年至2013年的冬天,北京共出现了11次降雪过程。纵观2000年至2014年北京初雪的表现,6年提前,1年正常,7年迟到,提前和推后的次数基本持平。

  1月14日,久违的雪花飘落,延庆市民纷纷走出家门,呼吸新鲜空气,在雪中漫步、拍照。(吴颖摄 记者 骆倩雯)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