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研发能够精准识别血栓的纳米递药机器
记者从南京邮电大学了解到,国高够精该校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种DNA纳米机器,校研它能够自动在血管里找到血栓,准识实现精准递药。别血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材料》,纳米有望为治疗心梗、递药脑中风等疾病提供新方案。机器 据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国高够精南京邮电大学汪联辉教授介绍,校研血栓是准识导致心梗、脑中风等急性疾病的别血罪魁祸首,临床上通常采用溶栓药物来治疗。纳米这种药物会激活人体内的递药纤溶酶,纤溶酶则可以溶解血栓的机器主要成分纤维蛋白。 “但溶栓药物是国高够精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会发生危险。”汪联辉告诉记者,人体血管破损后,纤维蛋白会形成凝块,将伤口修复。如果用药不当,过多的纤溶酶会无差别地将这些正常部位的纤维蛋白也溶解掉,导致凝血功能异常,严重的话还会造成伤口暴露并出血。 有没有办法让药物只针对血栓发挥作用?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南京邮电大学晁洁教授介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团队历时近7年,设计出一种能够在血管内自动识别血栓的纳米递药机器。 科研人员首先用DNA折纸技术构造了一个长90纳米、宽60纳米的矩形片,再将溶栓药物分子放在矩形片上。随后,科研人员利用DNA三链结构设计了一种门控开关,它将矩形片卷成纳米管,把药物保护起来。 “门控开关是纳米机器的核心。”晁洁介绍,门控开关带有凝血酶适配体,能够自动跟踪凝血酶,由于血栓附近的凝血酶浓度高,伤口凝块附近的凝血酶浓度低,纳米机器可以根据浓度判断自身所处位置是血栓还是伤口,如果浓度高,就打开纳米管,释放溶栓药物。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南京邮电大学高宇副教授告诉记者,小型动物模型实验结果显示,与传统给药方式相比,纳米机器对脑中风和肺栓塞的溶栓效率分别提高3.7倍和2.1倍,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 汪联辉表示,这种DNA纳米机器由人体碱基构成,可以在人体内降解、代谢,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未来5年,团队计划利用大型动物模型进一步开展纳米机器的效用及安全性评估,摸索规模化生产工艺,推动研究成果早日在临床实际应用,造福更多患者。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涉嫌贩卖出生医学证明,广西南宁相关医院责任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美国防部战略简报将中国视作“最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外交部回应
- 伊朗外长:美方过度要求是伊核谈判达成协议的主要障碍
- 虚拟现实平台Decentraland举办元宇宙时装周
- 澳官员:中澳自贸协定为双方繁荣作出巨大贡献_
- 国家能源局就西藏能源发展提出2025年和2035年的发展目标
- 加拿大对华钻杆启动双反立案调查
- 开山股份:印尼PTSokoria地热公司第一期电站投入商业运营
- 11月专题研讨会上新!全氟类化合物标准解读,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较上周五纽约尾盘跌30个基点
- 交建股份:预计一季度净利同比增长35%
- 水泥企业年报喜忧参半“双碳”背景下谋求新增长极
- 硫氰酸钾滴定溶液标准物质的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导
- 华泰证券:碳中和趋势的主要受益者碳化硅行业5年市场规模有望翻5倍
- 国务院: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 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1200亿元
- 台湾花莲地震已造成13人死亡1145人受伤丨滚动
- 天津3月27日全市全域核酸检测结果出炉:社会面均为阴性
- 国家卫建委: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28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658例
- 卢甘斯克领导人:可能于近期举行加入俄罗斯联邦的公投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