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敬堯
台南【陳守娘化鬼申冤】
鬼魅講古
道光末年,妖怪台南府城辜婦媽廟附近有一位女子,臺灣台灣名為陳守娘,地圖鬥法嫁給林壽為妻之後,最強尊王居住在東安坊經廳巷。女鬼娘冤可惜林壽早死,陳守守娘年紀輕輕就守寡。死與衙裡的廣澤師爺覬覦守娘美豔,於是妖怪賄賂守娘的婆婆與小姑,希望她們能夠撮合他與守娘共度良宵。臺灣台灣
豈料,地圖鬥法守娘守節不願配合,最強尊王婆婆與小姑氣憤之下,女鬼娘冤將守娘強押於椅凳之上,陳守以尖錐刺其下體,死與逼其就範。守娘不從,氣絕而死。
守娘死後,她的弟弟傷心欲絕,想替守娘「封棺」時,察覺其姊遺體異狀,才得知守娘受虐。鄉民也對林氏母女的惡行無法容忍,於是上報官府,想為守娘討一個公道。
知縣王廷幹與師爺本來就有交情,官官相護,想要息事寧人,於是宣稱驗屍無傷。眾人激憤不平,用石塊砸毀了知縣的轎子,王廷幹只好落荒而逃,當地也留下「王廷幹,沒錢無看案」的俗語。官府逼不得已,只好判林氏母女死罪,但師爺早已逃回唐山,逍遙法外。
陳守娘葬身之墓,位於「山仔尾」。傳說她冤魂不散,作祟於府城,甚至顯靈將師爺扼死。儘管如此,守娘三十二奇景陳守娘化鬼申冤依然怨恨難消,夜半化為青光飛舞。仕紳為了地方安寧,請廣澤尊王出面。
廣澤尊王化為一道紅光,與青光纏鬥。尊王法力無邊,守娘一時難敵神威,即將魂飛魄散。此時,觀音佛祖現身,祂感嘆守娘身世,作祟有其冤屈,如果魂靈從此誅滅,未免太過可憐,於是懇請尊王與守娘和解。廣澤尊王有好生之德,願意罷手。守娘則提出條件,她報仇時傷及無辜,請勿追究,並且希望能進入節孝祠,表明自己守節心志。從此之後,才未有鬼魂作亂之事發生。

探查筆記
清國時期道光年間,據說有一位名叫陳守娘的女子冤死,鬼魂作祟府城,連眾神也無法輕易擺平怨氣,最後和解收場。因為陳守娘威力非凡,足以對抗神靈,現代人稱其為「台灣最強女鬼」。
早期有劉家謀《海音詩》(一八五五)記錄此事,說明事件發生在「道光末年」。在連橫《台灣通史》(一九二○)書中,則說當初辦案的官員是「知縣王廷幹」。
王廷幹曾經擔任彰化縣知縣、嘉義縣知縣、台灣府海防兼南路理番同知、鳳山知縣。若依照這些任官經歷判斷,很有可能王廷幹擔任台灣府(現今台南地區)官員時,發生陳守娘事件,也就是道光二十四年(一八四四)之後。但也有人質疑,當時王廷幹並非擔任知縣,是否真是他判案?或者因為王廷幹在民間素有罵名,故被栽贓此罪?
若認為王廷幹真的與陳守娘事件相關,則可以依此推估事件發生的時間點,也就是發生在一八四四年至一八五○年(道光最後一年)之間。
雖然無法證明陳守娘事件究竟在哪一年發生,但是陳守娘含冤而死,確實是鄉人咸信之事。連橫發表在《三六九小報》的〈雅言〉(一九三二)提到,當時在台南有一位賣唱的盲女,會以月琴彈唱這則傳說。王釗芬訪問國寶級唸歌藝師楊秀卿,楊老師提及早年曾彈唱過此故事,但情節略有不同(守娘丈夫未死,小姑名叫「牽治」,沒有神鬼相鬥,只有鬼魂復仇)。文人劉家謀與林逢春也有詩憑弔:
闡幽郡伯有傳文,吳女沉寃得上聞。
我向昭忠祠外過,披榛空訪守娘墳。——劉家謀《海音詩》(一八五五)
潔身終守玉無暇,自嫁癡夫敢怨嗟。
最痛姑嫜心太毒,不從賣俏折瓊花。——赤崁西河逸老(林逢春)〈崁南故事六首:陳守娘〉(一九三○)
陳守娘化鬼作祟之事,可以參考台南的「全台開基永華宮」在官方網站的說明:「清乾隆年間本區陳守娘,含冤自盡,陰魂不散,里人恐慌,幸賴尊王神威鎮壓幽魂,地方使得安寧。」永華宮原稱「鳳山寺」,之後為了紀念陳永華而改名。依據此間宮廟的官方說法,認為陳守娘真有其事,並且被廟裡的廣澤尊王降伏。不過,廟方卻認為陳守娘事件發生於乾隆年間。
現今的網路平台、新聞媒體,或者是相關書籍,都會提及陳守娘鬼力浩蕩,連廣澤尊王也無法鎮壓,學者石萬壽撰文〈府城街坊記——大南門〉,也提到此事。不過,我訪問永華宮現任廟公陳先生,他則提出截然不同的說法。
陳姓廟公敘述,根據老一輩的人傳下來的故事,當初陳守娘作亂,廟裡的廣澤尊王挺身而出,祂神威赫赫,即將消滅陳守娘。不過,鬼魂若是被消滅,將會魂飛魄散,再也不存世間。這時,觀音佛祖才出面,祂可憐守娘身世,為雙方調解。
廟公的說法有其道理,因為永華宮最早只是小廟,之所以可以擴張為大廟,必是有其神蹟,信徒才會虔誠信奉。若是當初守娘作祟事件無法擺平,信徒必會懷疑神靈。所以,此地最早流傳的故事,很有可能不是說「陳守娘與廣澤尊王打成平手,甚至比祂還厲害」。究竟真相如何,眾說紛紜,故事各種版本都有各自的立場,聽聞者見仁見智。
我繼續調查永華宮附近的德化堂,則無法得到更進一步的資訊。根據傳說,當初調停者觀音佛祖,便是來自德化堂的觀音大士。我詢問德化堂約莫七十多歲的廟公,據他所言,他從未聽聞陳守娘事件。因此,觀音大士調解廣澤尊王與陳守娘的情節,是否出自鄉野軼聞,而非廟方本身的說法?此事目前無解,只能等待更多資料出現。
至於陳守娘與廣澤尊王對抗的情節,根據學者黃淑卿訪問永華宮楊宗保先生從耆老聽來的故事,則非常玄奇:「當時在『山仔尾』,夜間常可見青光,里民十分驚恐,就請出奉祀於南門城內『鳳山寺』的廣澤尊王出面鎮壓鬼魂,相傳入夜屢見紅光與青光追逐纏鬥,紅光即指廣澤尊王,青光則為陳守娘,最後神鬼談判平息紛擾,地方復歸寧靜。」
「山仔尾」就是最早安葬陳守娘之地,也就是現今台南府前路與南門路交叉路口的東南方、台南女中附近。《海音詩》提到因為鄉民經常祭拜陳守娘,官府認為「惑民」,便將陳守娘墓地遷走。根據此書刊刻年代推測,山仔尾的墓地最晚應該在咸豐五年(一八五五)之後就不存。
在「山仔尾」北方、沿著南門路往北走,就會抵達台南孔廟。根據民間傳說,陳守娘願意不再作祟的條件,便是入祀節孝祠。在孔廟的節孝祠中有一座牌位,以紅底金字寫上「欽褒節烈邑民人林壽妻陳氏守娘神位」,作為陳守娘故事中最真實的證據。
尋幽線索
- 台南孔廟: 台南市中西區南門路二號。
相關書摘 ►《妖怪臺灣地圖》:府城怪談——林投姐復仇記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妖怪臺灣地圖:環島搜妖探奇錄》,聯經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
作者:何敬堯
繪者:小G瑋/想方子工作室
現在就出發,一起去展開捉鬼追妖逐奇的刺激旅程!
《妖怪臺灣地圖:環島搜妖探奇錄》,5幅全彩跨頁台灣妖怪出沒地圖+人氣繪師小G瑋設計15隻可愛妖怪;60篇奇景奇事,何敬堯親自踏查,足跡遍布台灣北、中、南、東、離島!
《妖怪臺灣》作者何敬堯,親自走訪全台及離島,採訪妖怪的蛛絲馬跡,在《妖怪臺灣地圖》中精選60篇最神祕而引人遐思的奇景奇事,引領讀者一起走進虛幻又真實的妖異之境。
妖怪雖然虛幻,仍有線索可以追蹤,更有實際的地景地物與妖怪有關。
妖怪並非虛無縹緲,他們的真身原形是鄉土記憶、族群歷史、民俗精神,乃至於都市經驗的累積。
而《妖怪臺灣地圖》是妖怪文化的實地考察書,藉由「妖怪」這扇窗口,讓讀者更加認識台灣島的華麗與幽暗,引起讀者對於台灣本土歷史、民俗的興趣。
《妖怪臺灣地圖》以縣市作為區隔,每個縣市至少挑選一個以上的景點來介紹,希望能理解各地傳說形成的文化脈絡。同時將「奇異」的傳說也納入考察的範圍,希望能更廣泛介紹台灣各地發生的奇譚怪事、傳說軼聞。因此本書的搜奇範圍,事實上包含「妖怪」與「神怪」這兩類故事。另一方面,何敬堯也試圖追索台灣妖怪文藝作品的脈絡,從文學、繪畫、電影、歌謠……等等面向去爬梳古往今來的妖怪創作。
山海世界,森羅萬象,台灣島嶼流傳的妖怪傳說,等著繼續述說下去。
北部
劍潭幻影中的魚精與龍怪/月裡:大稻埕的古井魔女/鶯歌的妖鳥傳說/菁桐古道的魔神仔洞
中部
馬與兔守護葫蘆墩寶藏/南屯盛事:穿木屐、躦鯪鯉/打廉村傳奇:鯰精滾大水/邵族往事:茄苳樹與獠牙精的戰爭/日月潭人魚:達克拉哈
南部
府城怪談:林投姐復仇記/情色奇案:呂祖廟假燒金/渡海遇難記:墾丁的荷蘭公主
東部
美崙山的巨人阿里嘎蓋/七星潭的青石妖怪/羅山村的四項寶物/七腳川大樹下的鬼火
離島
蘭嶼惡靈想像:狐狸、惡鳥、魔鬼樹/椰油部落的食人章魚/魔鬼棲宿的五孔洞/蘭嶼傳奇:仙女與巨人的故事/七美人的女魂花
本書特色
5幅全彩跨頁台灣妖怪出沒地圖+人氣繪師小G瑋設計15隻可愛妖怪。
60篇奇景奇事,作者親自踏查,足跡遍布台灣北、中、南、東、離島。
詳細地址資訊,讓你可以Google定位,一一探訪。
精采實景照片,讓讀者就算無法親自成行,也能身歷其境。
豐富史料,古書古畫的妖異圖繪大公開。
傳說故事與紀實寫作並行,文字平易近人,故事精采有趣。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