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日本的現代藝術館為什麼總在「偏遠之地」?

據環球時報報道,日本每年的現代藝4月和5月,日本會舉行很多大大小小的術館藝術節。近年來,麼總不少遊客到訪日本的偏遠主要行程也都包括「看展」。除了坐落在東京、日本大阪和京都等大城市的現代藝美術館和博物館,在日本的術館各都道府縣和市區町村,也分布着形形色色的麼總知名美術館。比如,偏遠無論在哪一個「遊客最喜愛的日本美術館排行榜」上,都可以看到東京都三鷹市的現代藝吉卜力美術館、石川縣的術館金澤21世紀美術館、神奈川縣的麼總雕塑之森美術館、箱根玻璃之森美術館、偏遠鳥取縣的鳥取沙丘沙之美術館、德島縣的大冢國際美術館、滋賀縣的美秀美術館和直島貝尼斯藝術之地。這些美術館有一個共同特點——離大城市的市區都挺遠。從某個角度上看,想在日本尋訪現代藝術,就要忍受舟車勞頓。

為什麼日本的現代藝術喜歡散落在郊區各地呢?難道真的是因為需要打造一個桃花源,或是追求藝術就應該奔向遠方?

在日本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泡沫經濟時期,的確有些美術場館為了成本考慮,在修建時優先選擇地價較低的地方,導致想要前往就需要自駕或多次換乘火車和公交。比如,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傾心打造的美秀美術館,距離最近的大城市京都需要車程2小時左右。

不過,後來修建的美術館選擇偏遠場地,很多是為了充分展現其獨一無二的特質以吸引觀眾。比如,吉卜力美術館有充足空間展示宮崎駿和吉卜力工作室動畫的夢幻世界;位於箱根的玻璃之森美術館也是與自然景觀完美融合的典範,展示的藝術作品重視與自然的和諧融入。這些美術館的個性和非日常性越強,它們在遊客中的評價也越高。特別是隨着社交媒體的普及,與大自然渾然一體的藝術殿堂更適合拍照上傳,這也是這些美術館吸引客流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還有通過藝術展覽增強地區活力的例子,被稱為「藝術之島」的直島就是其中之一。直島位於瀨戶內海的香川縣,在上世紀80年代曾因污染問題幾乎被居民拋棄,而它再次走入人們視野則是因為藝術。1989年,福武財團理事長福武總一郎為實現父親的遺願,買下直島南部165公頃的土地,修建國際露營場,讓孩子們親近大自然,這和當時的直島鎮長希望建立文化教育區的想法不謀而合。福武先生請來日本著名建築大師安藤忠雄,開始了「用現代藝術實現地方振興」的計劃。

安藤忠雄設計的美術館Benesse House於1992年在直島開館,以「人、自然、藝術」為關鍵詞,內設現代藝術展。1994年時,該博物館又策划了Out of Bounds展,有意識地利用了自然空間,是當時在日本極為罕見的戶外展覽。草間彌生的著名雕塑作品《南瓜》就是該展覽的重要展品之一。黃色波點的南瓜面朝大海,被稱為「世界盡頭的南瓜」。紅色波點的南瓜靠近碼頭,被稱為「直島的守門員」,引來不少遊客打卡。此後的30年裏,地中美術館、犬島精鍊所美術館、李禹煥美術館等在直島相繼開館,瀨戶內國際藝術展也多次在直島舉辦,將一個「無名之地」徹底打造成了「藝術之島」。對居民而言,與民居空間融合的藝術品讓他們也參與到了創作之中,激發了他們的歸屬感,也提升了整個島嶼的活力。

責任編輯: 木羽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