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线上背着“行囊”不回家的人
图为钢轨探伤工在庐山站内进行钢轨探伤作业。 王浩 摄 17日,铁道一年一度的线上春运拉开帷幕,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九江桥工段的行囊探伤工更加忙碌。他们每天行走在铁道线上,铁道使用钢轨探伤仪给道岔、线上钢轨焊缝等重点设备做“B超”“体检”,行囊认真检测钢轨伤损情况,铁道及时发现钢轨病害。线上 春运期间,行囊列车行车密度增大,铁道探伤工们必须利用列车间隔时间进行探伤作业。线上“我们早上6点出门,行囊街上吃个早餐,铁道赶6点51分的线上动车到庐山站,列车多的时候可能要到下午3、4点才能下班。”九江桥工段探伤工班长柴国阳说道。 图为探伤工使用钢轨探伤仪对京九线庐山站区钢轨进行检测,临近的昌九城际线上一列动车组呼啸而过。 王浩 摄 由于上班时间不确定,探伤工们出门几乎都背着一个包,里面带一些零食、个人用品和作业工具等。柴国阳说,“这是我们探伤工特有的‘背包文化’,每天一直沿着钢轨往前走,所以不能把东西固定放在一个位置,必须跟着我们一起走,背包更方便。” 探伤工们每天至少行走10公里以上,背包虽不重,但加上抬着近百斤重的探伤仪上下道30多趟,一天下来也累得够呛。 “我们每天都去不同区段作业,背着包更像赶路回家的人,却不回家。”柴国阳十分专注地盯着仪器,认真观看波形,听到仪器“嘀嘀嘀”报警声,他必须立刻停下来进行反复检测。 图为钢轨探伤工利用列车间隔时间检测钢轨。 王浩 摄 “人肉眼看不到钢轨内部的伤损,眼睛认真看、耳朵仔细听、仪器反复测,不漏掉一处伤损。”尽管是冬天,但是为了不影响灵敏度辨识,柴国阳没有戴手套,蹲下身子,满手油污,用探头反复扫查。 庐山站是昌九城际、京九铁路、武九客专、武九铁路等汇聚的大型站场,设备安全牵一发动全身,探伤工们穿梭在千里铁道线上,守护着旅客回家的路。 图为探伤工使用钢轨探伤仪对道岔进行检测。 黄钟滨 摄 临近中午,列车一趟接一趟,探伤工们只能站在路肩上等待。“有时候1个小时上不了道,干不成活,每到中午的时候车非常多,只能干等,但哪怕剩1米钢轨没有检测也不能下班,必须保证‘最后一米’。”全程跟班的九江桥工段车间主任邓晖和工友们站在路肩上避车。饿了,探伤工们就顺手在背包里拿点面包吃,脚步却不敢多停留一刻,“抢”来的时间对他们来说十分宝贵。 “春运,是我们最忙的时候,也是责任最大的时候,这个时候更应该坚守在岗位上。”来自黑龙江的陈浩楠和工友们看着来来往往的列车,认真检测着每一寸钢轨,保障着列车行车安全,让更多旅客平安回家。(完) 作者 王浩 黄钟滨铁道线上背着“行囊”不回家的行囊人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2-01-18 15:06:58 【字体:小 大】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被污染的水中几种单一化合物或化合物基团的测定
- 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泉州站增加办客车次2趟
- 上半年 泉州市就业基本盘保持稳定
- 泉州:招商引资年度目标提前超额完成
- 我市城市园林建设加快推进
- 泉州市引进的大院大所已承担科研项目超700项
- 泉州知识产权强企“国家队”成员数量首次破百
- 甘肃地震灾情牵动人心 泉州企业捐赠物资已超亿元
- 上证50、沪深300等样本股今日起调整,指数代表性将进一步增强
- 名家携手打造 海艺节开幕式演出多首歌曲走红
- 晋江研发上线“人才政策AI计算器”数字平台
- 全省唯一 永春苦寨坑窑址入选“百项考古新发现”
- 先拍照再吃饭 市民吐槽“炫食族”无处不在
- 泉州市政协十三届二次常委会议召开
- 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非遗展在泉州圆满闭幕
-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省队名单出炉 泉州4位学子入选省队
- 奶茶里喝出头发 消费者索赔千元的结局
- 2023年泉州城乡医保参保缴费下月启动
- 泉州市晴到多云 局部乡镇午后最高气温可达37℃
- 暑假期间,泉州中心市区三大博物馆共接待游客219413人次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