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这样的酒桌陋习何来“文化”
【新闻随笔】 这几天,围绕沸沸扬扬的评论某企业女员工被侵害事件,所谓“酒桌文化”也受到了密集批判。酒桌 酒,陋习当然是文化有文化的。古希腊有酒神狄俄倪索斯;古代中国的评论酒也和祭祀相关,有一官职就叫“祭酒”,酒桌现在出土的陋习文物里还能发现古人所酿的酒。这种悠久的文化历史,本身足以说明酒嵌入人类文明的评论程度之深。 围绕酒,酒桌确实也有很多文化轶事。陋习杜甫有一首《饮中八仙歌》,文化记下了斗酒诗百篇的评论李白、醉后写狂草的酒桌张旭、酒后掉到井里的贺知章等。酒的神经刺激与麻痹作用,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参与到文化创造中。 酒是有文化内涵的,但文化概念不能泛化。具体到酒桌,很多时候并不能简单冠以“文化”之名。 劝酒的历史也很悠久。比如晋代巨富石崇劝大将军王敦饮酒,王敦不饮,石崇就杀害一位劝酒的侍女,一连杀了三人,王敦还是不饮。但看到这一幕,谁还能说这是文化?只有一种文明被蹂躏之感。 “文化”二字,自带一种温润感。然而在酒桌上的权力行使、对他人的强迫,实在与文化相去甚远。李白也好、杜甫也罢,他们与酒相关的文化创造,无不来自自由支配下的个体书写,与在酒桌上强弱关系的赤裸展示有着天壤之别。有些事是不适合被称为“文化”的,比如裹脚,就不能说是“裹脚文化”。这种强制之下的身不由己,再说“文化”,恐怕是对野蛮的涂脂抹粉。 进入现代的我们,更需要用一种文明的眼光去观照流传已久的习惯。从这起女员工酒后被侵害的案件就能看到,哪怕是充满着科技意味的互联网企业,依然在遵循一种前现代的权力规则,依然存在着对女性的物化利用。 从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这种所谓的“酒桌文化”,大部分人都明知不好、不胜其烦,却也无可奈何,真的解脱出来并不容易。之所以人们下意识地还在把“文化”二字放在“酒桌”之后,事实上也意味着向现实让步,承认某种“合理性”。 酒桌上对女性的强迫,显示着权力等级、男女关系的双重压制,实在是龌龊至极。因此,不必将其雅化为“酒桌文化”,就直白称之为酒桌陋习吧。这种本该进入劳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乃至刑法等法律视野的行为,如果再轻描淡写地披上“文化”外衣,也是对其恶劣性质的淡化。 改变陋习并不容易,需要社会达成一致的精神觉悟与行为约束,这可能是个漫长的过程。首先需要的就是在认知上给一些行为明确定义,激发社会成员的内在耻感。回到酒桌陋习这事,什么“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五两六两不是酒,七两八两漱漱口,九两十两好朋友”之类,这种吆五喝六、虚情假意的酒桌陋习,就别再美其名曰“文化”了。(作者:夏研,系媒体评论员)评论:这样的文化酒桌陋习何来“文化”
编辑:汤晓雪 来源:光明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08-12 08:55:55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红灯笼高高挂 营造新春氛围
- 省电“神器”是“黑科技”还是智商税?
- 银发人群网民规模已经超过1亿 父母沉迷手机怎么办
- 泉州少林路圣福路口启用红绿灯 市民自觉遵守有序通行
- 暴風雨席捲美國休斯敦致至少4人死亡
- 全台十大富人區房市曝!台北信義區只排第九,哪個地區最富有?|天下雜誌
- 当晚年变“玩”年 这样的生活有点“潮”
- 台中逆向拒檢衝撞害2死1傷 無良駕駛否認撞死人「多次酒駕遭起底」
- 央行党委委员邹澜: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有望成为银行业新业务增长点|快讯
-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新闻—科学网
- 新研究:海底或堆积多达1100万吨塑料垃圾
- 国庆长假商机旺 消费市场一片火
- 《广东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条例》表决通过,明年5月1日起实施
- 青海为牦牛、藏羊办理“身份证”
- 今年泉州41533人报名高考 比去年增加3501人
- 驚爆3內鬼外洩個資 健保署長籲依法行事:千萬記得走過必留痕跡!
- 2024高考今日开考,1342万考生赶赴考场!
- 強美元、高利率,金融市場進入危險新階段|天下雜誌
- 求职补贴助力失业人员再就业
- 识别“95”号段 这些小技巧要掌握!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