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节粮爱粮”传承中华美德

今年恰逢国庆中秋两节相遇,节粮爱粮记者带着孩子来到乡下奶奶家陪老人一起过中秋。传承许久没有见到重孙女的中华老人,脸上的美德皱纹全部舒展开来,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节粮爱粮整个下午,传承奶奶和我母亲就一直在忙着和面烙糖饼,中华到了晚上,美德一大锅香气四溢的节粮爱粮芝麻糖饼端上了饭桌,大家开始大快朵颐。传承

“把糖饼捡起来,中华这还剩那么多怎么能丢掉呢?”刚才还满脸笑容的美德奶奶突然严肃地对我说道。

刚才孩子把半个糖饼里面有芝麻糖的节粮爱粮部分全部吃完了,剩下边缘部分递给了我,传承我嚼了一口有些硬,中华就随手丢在了桌边,这一幕被奶奶看见了。

我有些不以为然,心里觉得不就是一块饼边子嘛,奶奶也太小题大做了。这时候,父亲发话了:“你知道这些烙糖饼的面粉是怎么来的吗?是你奶奶大夏天一个麦穗一个麦穗捡来的,从脱粒、晾晒到最后磨成面粉,里面都饱含着奶奶的汗水!吃起来硬没有糖就不吃了,就可以丢掉了?小孩小不懂事?你还不懂事?粮食不可以浪费!”

“我拾麦子,不为别的,收割机收麦时崩到陇上面的麦穗,不捡很快就会烂掉,怪可惜的。这块饼边子虽然不大,但做它的面粉来之不易,是一粒一粒麦种撒下去,浇水施肥大半年才能长出来的。现在,生活好起来了,家家都不缺吃,但节约粮食的老传统不能丢,不能忘本啊!”奶奶说道:“你们这一代,都是蜜罐里长大的,没有吃过苦,体会不到粮食的金贵,你问问你父亲,他小时候能不能经常吃到白面?”听到奶奶和父亲的话,我觉得很惭愧,把桌上刚才丢掉的饼块给吃了下去,下定决心,今后不光自己要做到节约粮食,还要担起教育好下一代的责任,把节粮爱粮的传统美德永远传递下去。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通讯员 秦龙 记者 苏强)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