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是不是必选项?浙江杭州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提示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 暑假已经来临,校外选项很多家长头疼的培训事儿来了:到底要不要给孩子报一个暑假培训班呢?现在市场上各种名目的培训班种类繁多,但是不必布消质量却良莠不齐。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浙江去年全国消费者组织共受理有关教育培训服务的杭州投诉56165件,主要涉及合同纠纷、市场示财产安全、监管局价格欺诈、费提虚假宣传、校外选项缺乏资质、培训焦虑营销等方面。不必布消如何避免“踩雷”呢?近日,浙江浙江省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准备了一份消费提示。杭州 全面发展。市场示家长应当重视孩子的监管局全面发展。家长在重视孩子学业进步的同时,还应关注和培养孩子的思想品德、逻辑思维、社交礼仪、健全人格、表达能力等多个方面,与学校教育形成有效衔接与补充,不断促进孩子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全面发展。若孩子即将步入初三或者高三年级,家长还应重视了解孩子的学习压力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调整好孩子的心态。 健康第一。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暑假期间,家长应合理安排孩子在学习、娱乐和体育锻炼等方面的时间分配,尤其要关注孩子用眼健康,教导孩子做到劳逸结合、适度用眼。此外,家长要对经常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孩子给予特别关注,引导和控制孩子使用这些设备的频次和时长,防范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网上聊天等,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对身体造成伤害。 理性消费。理性看待培训机构的广告宣传,做到不轻信、不盲从。确需为孩子报班的,要提前了解培训机构的资质,如营业执照和办学许可证是否齐全、任课教师是否具有相应教师资格、其他家长对该培训机构的评价等。培训机构的资质信息可通过教育部开发并管理的“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http://xwpx.moe.edu.cn/)进行查询。 正当维权。务必与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特别要关注涉及课程、教师、费用以及退费程序等内容,并检查是否存在不公平格式条款等,避免入“坑”。若发现培训机构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可通过“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进行投诉举报,或是直接向教育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有关行政部门反映。(施本允)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山东青岛:春节假期处理各类投诉举报767件
- 无锡“和谐菁英会”来我县捐资助学
- 市人大常委会集体视察民生工程
- 市政协视察交通项目建设
- 中新网评:让每一次敲击键盘,都传递出善意
- 枞阳县组织开展流动人口平台信息集中核查工作
- 我县部署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
- 国庆长假 浮山景区旅游总收入突破500万元
- 龙池社区开展春节主题活动_
- 无锡“和谐菁英会”来我县捐资助学
- 县人武部开展助学慰问活动
- 希望化行动 实干迎盛会
- 冰钓邀请赛展高超钓技
- 供电员工勇救落水母女
- S335钱桥至麒麟段:抢抓有利天气 加快施工进度
- 全市关工委系统“脱贫攻坚、关工助力”工作推进会在枞召开
- 美選民:特朗普立場更強硬 施政更嚴苛激進
- 集镇大“变脸” 桃园赛“桃源”
- 《枞阳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 市媒体来我县采访农村电商和物流惠农工程工作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