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余光中美麗島詩選》:雨,落在高雄的港上、控訴一枝煙囪、廈門街的巷子

文:余光中

雨,余光雨落煙囪落在高雄的中美港上

雨落在高雄的港上
溼了滿港的燈光
有的浮金,有的麗島流銀
有的空對著水鏡
牽著恍惚的倒影
雨落在高雄的港上
早就該來的冷雨
帶來了一點點秋意
帶來安慰的催眠曲
把幾乎中暑的高雄
輕輕的拍打
慢慢的搖晃
哄入了清涼的夢鄉
睡吧,所有的詩選上控訴枝波浪
睡吧,所有的高雄堤防
睡吧,所有的廈門巷貨櫃船
睡吧,所有的余光雨落煙囪起重機
所有的錨鍊和桅杆
睡吧,所有的中美街巷
睡吧,壽山和柴山
睡吧,麗島旗津和小港
睡吧,詩選上控訴枝疲勞的高雄世界
只剩下半港的燈光
有的,密擁著近岸
有的廈門巷,疏點著遠船
有的余光雨落煙囪流銀,有的中美浮金
都靜靜的映在水面
一池池燦燦的睡蓮
深夜開在我床邊
——一九八八年秋分前夕《安石榴》

悅讀簡訊

夏末秋初,一場好雨,麗島輕撫「中暑的高雄」。
燈光投影水上,浮金流銀,如一池睡蓮,開在詩人床邊,宛似莫內名畫。
安眠曲的旋律、節奏與形式。
寫活了一個微雨、恬適、幸福的高雄港之夜!


控訴一枝煙囪

用那樣蠻不講理的姿態
翹向南部明媚的青空
一口又一口,肆無忌憚
對著原是純潔的風景
像一個流氓對著女童
噴吐你肚子不堪的髒話
你破壞朝霞和晚雲的名譽
把太陽擋在毛玻璃的外邊
有時,還裝出戒煙的樣子
卻躲在,哼,夜色的暗處
像我惡夢的窗口,偷偷地吞吐
你聽吧,麻雀都被迫搬了家
風在哮喘,樹在咳嗽
而你這毒癮深重的大煙客啊
仍那樣目中無人,不肯罷手
還隨意撣著煙屑,把整個城市
當作你私有的一只煙灰碟
假裝看不見一百三十萬張
——不,兩百六十萬張肺葉
被你薰成了黑懨懨的蝴蝶
在碟裡蠕蠕地爬動,半開半閉
看不見,那許多矇矇的眼瞳
正絕望地仰向
連風箏都透不過氣來的灰空
——一九八六年二月十六日《夢與地理》

悅讀簡訊

流氓的行徑。「翹向青空」之刺目形象。工廠暗夜違法運轉。視城市為私有煙灰碟....!
指證歷歷。
控訴煙囪,即控訴工業污染,控訴公害問題嚴重。
詩人綠色良知、關懷意識,充分展現。
是環保詩,亦是社會批評詩。


廈門街的巷子

又一輪中秋月快圓的季節
秋已到巷口,夏還徘徊
在巷底那一排闊葉樹陰裏
從從容容地讓我走過
有迴聲如遠潮的時光隧道
卻驚見少年的自己竟從巷底
迎面走過來,一頭黑髮
滿眼閃著對巷外的憧憬
到巷腰我們相遇,且對視
感到彼此又熟又陌生
「外面的世界怎麼樣?」他問
表情熱切,有一點可笑
「到時候你就知道,」我笑笑
「有些事不如,有些事比你想像的還要可怕」

橄欖核一般的初秋天氣
中間鼓,兩頭尖
響晴的早晚,在亮金風裏
能嗅到中秋月色和月餅
八千里路長長的月色
半輩子海外空空的風聲
該是月圓人歸的季節了
小雜貨店的瘦婦人迎我
以鄰居親切的舊笑容
「幾時從外國回來的?」
不知這六年我那棟蜃樓
排窗開向海風和北斗
在一個半島上,在故鄉後門口
讓算是故鄉呢,還是外國?
「回來多久了?」菜市場裏
發胖的老闆娘秤著白菜
問提籃的妻,跟班的我

這一切,不就是所謂的家嗎?
當外面的世界全翻了身
當越南已了,巴拉維死了
唐山毀了,中國瘦了
胖胖的暴君在水晶榕裡
有四個黑囚蹲在新牛棚裏
只留下這九月靜靜的巷子
在熟金的秋陽裏半醒半寐
讓我從從容容地在巷內
像蟲歸草間,魚潛水底
即使此刻讓我回江南
秋風拍打的千面紅旗下
究竟有幾個劫後的老人
還靠在運河的小石橋上
等我回家
回陌生的家去吃晚飯呢?
——一九八○年九月十四日回國後第一首詩《隔水觀音》

悅讀簡訊

余光中任教港大六年、中秋前夕返台所寫。
詩分三段,首段以奇幻之筆,寄歲月感慨。
二、三段首先歡喜讚歎離台六年,月圓人歸,「當外面的世界全翻了身」,廈門街巷口雜貨店老闆娘與市場小販卻親切依舊,令人感到「回家」的溫馨;繼則傷世事多變,曾朝夕思念的故國,歷天災人禍浩劫,面目全非,親友凋零,故舊寥落,已是「陌生的家」,對比強烈。
簡言之,「像蟲歸草間,魚潛水底」,這是詩人宣稱身之所寄、心之所屬的「家」在何處的深情告白。

延伸閱讀

  • 「右手寫詩,左手寫文」余光中90歲病逝,你記得他的哪個作品?
  • 唐捐:天狼仍在光年外嗥叫——余光中的「文學生命」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余光中美麗島詩選》,九歌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余光中
編者:陳幸蕙

立足美麗島,以愛與傷痕,織就閃著淚光和微笑的詩,書寫台灣。

余光中新詩創作七十年,上千首的作品,其中以台灣為主題的詩作約一百五十首,散布於不同時期,也涵蓋他一生各式的風格技巧,陳幸蕙從中挑選一百首,組合成《余光中美麗島詩選》,呈現余光中詩作中熱愛台灣之情。

余光中曾說:「......懷鄉。我所懷者是台灣。」

本書依主題區分為四卷,並以詩句為名,從「永恆之島,台灣頌」開始,歌詠台灣山水〈鵝鑾鼻〉、〈阿里山讚〉到城鄉〈台東〉、〈車過枋寮〉,和蔬果物產〈埔里甘蔗〉、〈蓮霧〉等;而「星空,非常希臘」則以日常風景的〈停電夜〉、〈聽蟬〉,與文友互動的〈隔一座中央山脈〉、〈謝渡也贈柑〉;繼之「我這一票,投給春天」有〈讓春天從高雄出發〉的人間祈願,寫選舉宣傳車惱人的噪音〈拜託,拜託〉,還有關切生態的〈警告紅尾伯勞〉;最末卷「無情的一把水藍刀」包含海峽觀想的〈海峽〉、〈心血來潮〉與兩岸感懷的〈淡水河邊弔屈原〉。

余光中新詩創作包羅萬象,不論山川、植物、颱風、停電、時事或是選舉,無一不入詩中,透過季節更迭和植物花開花落,呈現台灣繽紛的色彩印象,並記錄下他溫情、敏銳的島嶼觀察,抒發真誠深刻的日常感懷,悲天憫人的情懷,顯示詩人擁抱台灣、熱愛島嶼的方式,也鏤刻下台灣的生命歷程與這塊土地的變化。

每篇篇末有主編陳幸蕙賞析的「悅讀簡訊」,了解詩作背景、時空情境、成詩動機和作品技巧特色。

getImagePhoto Credit: 九歌出版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