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伴侶如何維持良好的關係?首先要認識「實際權力」與「感知權力」

文:賴仕涵

持續一年多的伴侶疫情肆虐期間,許多人被迫在家隔離、何維好居家上班,持良造成世界各地的關係分手、離婚率都不斷攀升。首先實際原因不難理解:互動時間增加,認識但「喊停」、權力「離開現場」等心理學常見(處理人際衝突)技巧無法執行,與感若沒有適時調整、知權增加不同以往的伴侶互動策略,當然很難「撐」下去。何維好

6月底這篇研究,持良從「權力」(power)角度分析探討,關係告訴伴侶們怎麼做才能擁有美好的首先實際關係,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認識日子

首先得解釋「Power」這個字:有能力影響他人,能成功抵抗他人試圖影響自己(being able to influence people and successfully resist the attempts of others to influence you)。

或許你會覺得:這聽起來很現實、很功利,根本就是資本主義中血淋淋的鬥爭法則,怎麼會拿來套用在浪漫、感性的親密關係中?然而早有許多心理學研究,探討親密關係如何受「power」影響,也才會有「權力鬥爭」(power struggle)這類的名詞出現。

過去的研究發現,伴侶間的權力很難達到平衡,往往是一強一弱、一積極一消極,而且想當然爾男性往往扮演「強」的一方。然而隨著男女平權意識抬頭,上述長久以來的模式受到挑戰,親密關係的經營也更為不易。

本研究刊載於《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impact factor:2.359),研究對象為181對18-71歲的異性戀伴侶,平均交往時間為8年。

研究者分析了他們的「實際」與「感知」權力(actual and perceived power),以及對「關係滿意度」之影響。

結果發現:男性依然擁有較大的權力做決定,但是這並會不影響關係滿意度的高低。究竟是為什麼?

答案如下:「實際」權力(actual power)沒那麼重要,「感知」到的權力(perceived power)才是重點。換句話說:「主觀」權力高低的重要性遠大於「客觀」權力高低。

舉例來說:就算兩人都同意在彼此的關係中,男方的權力(比方做決定的多寡、比重)是80%,女方只有20%,但只要那20%是「對自己重要、比較在意的點」,就不會陷入「權力鬥爭」,也較能維持良好的親密關係。

也就是說,想要維持良好的親密關係,關鍵不在於討論(比較、爭執)「誰決定了『多少』事情」,而是「針對『各自比較在乎』的特定事項進行討論(到底誰該做這幾個決定)」。

  • 較簡單的狀況:到哪裡度假?

如果一個人較在乎「前往的地點」,另一個人較在乎「住宿的環境」,那就先由前者決定要到哪裡度假,後者再從該地區選出喜歡的旅宿。

至於如果兩個人都很在乎前往的地點呢?那當然就是「輪流」或「交換」囉(請見後續段落)!

  • 較困難的狀況:如何安排資產?

這類問題很複雜,不可能簡短回答。我的建議與提醒是:不要只是討論該把積蓄拿來買房、定存、買保險、買股票,因為以上這些都只是「表象」,而不會是一個人真正在乎、或者最在意的。應該深入討論的是「為什麼想做這個選擇」。

比方:想買房,是因為很怕老了沒地方住?想留給小孩?覺得房產容易增值?想放在定存,是因為覺得麻煩、不想研究其他投資方式?個性不喜歡冒險?

如此一來,才能真正釐清兩人各自「真正」在乎與在意的關鍵點,以此為出發點接續討論才較有建設性。

補充我在九年前第一本作品《不應該的人生》中,所提到的「夫妻間的交換」概念。節錄如下:

與其看對方的某些舉動不順眼,每次都採取指責、謾罵等方式應對,使對方更不願意改變而造成反效果,還不如採取「交換條件」的策略來共同努力。

兩人各自列出最希望對方改變的事項,採取「訂定條約」、一條換一條的模式討論。由希望的程度高而低排列,列完後一起決定如何「換約」。如果要操作得再細緻一點,還可以賦予兩人各一個機會能否決對方的某一項要求(覺得難度太高、很難做到)等變化。

你說,夫妻做到這樣會不會太辛苦、太無奈、甚至太可悲?很抱歉,自己都會和自己過不去,今天的自己都常會想賞昨天的自己一巴掌、想罵上個月的自己白癡,怎麼可能輕易和個性、習慣、生長背景都不同的另一個人維持好親密關係?

這也就是我為什麼一直認為、一直強調:「少子化」問題並非只是解決「怎麼生」的問題,而是要先解決最基本、最重要的「兩個人怎麼學會好好一起生活」。

原始論文(可閱讀全文):Power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How positional and experienced power are associated with relationship quality

本文經《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