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要消灭成本8元/斤以上的猪场?留给高成本猪场的时间确实不多了
近日,一条行业广泛报道的元斤新闻从标题上颇为吸引眼球。“牧原要消灭8元成本以上的上的时间猪场!”乍一看无疑是猪场令人震惊的,虽说猪企现在的高成成本竞争已经越发惨烈,但牧原如果这么公开叫板也太猛了点。本猪不多 不过仔细看看内文,确实笔者就明白这依然是牧原经典标题党。牧原确实要消灭8元成本以上的消灭猪场,不过人家是成本场刀刃向内,要把自己公司旗下不及格的元斤猪场消灭掉。 具体的上的时间缘由是牧原在最新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表示,牧原股份生猪养殖完全成本整体呈下降趋势,猪场1月—9月平均成本为15元/kg,第三季度为14.5元/kg。10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为14.9元/kg,环比上升0.2元/kg,50%为10月出栏量较少导致的费用摊销增加所致,30%为原材料价格上涨所致,20%为生产成绩波动所致。公司争取明年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降至14元/kg以下,消灭成本在16元/kg以上的场线。 简单来说,牧原其实是又小小的秀了一把肌肉。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根据农财智库的统计,牧原目前的成本7.45元/斤,在上市猪企中,已经是傲视群雄。其他猪企中,也仅有温氏做到了8元/斤以下。其他企业都在8元以上。且不说,牧原第一个目标明年做到7元成本有多强悍。单看后一个目标,消灭所有8元成本以上场线。看起来只是一个自我要求。但仔细一想,真的做到的话,岂不是意味着牧原旗下随便拎一个猪场出来,都能秒杀其他上市猪企? 从这个角度来看,牧原的这个目标,实际上也是喊给所有同行听的。养猪业发展到当前这个局面,所有从业者心里都很清楚,行情要起来,必须得减量。然而且不说分散的众多养殖户,就是前几位的巨头之间,想商量出一个共同减产的计划也是难如登天。 大家都不肯主动减的后果,就是只能等着持续亏损带来的被动减了。因此成本和资金的差异,将会成为决定谁会被动减产的决定因素。而成本其实又是决定资金的关键,毕竟都是花的股东的钱,谁也禁不起一年几十亿的亏法。对于其他的上市猪企来说,如果真的一直跟不上行业前三的成本水平,那就真的很被动。简单算一下,如果你的成本一直落后别人1元/斤,也就是一头猪比别人多亏250元以上,一年出栏100万头,就已经比别人多亏2.5亿元。更不要说出栏500万,1000万头了。 值得注意的是,普通养殖户也不要觉得这些动辄上亿的事情和自己无关。成本的竞争不仅是巨头之间的生死较量,对于中小散户同样至关重要。传统观念上,养猪人都觉得中小散养户比大猪场肯定成本更低,毕竟可以省掉不少人工和管理成本。但这只看到了问题的一方面。 权威数据足以说明问题,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023年十月全国生猪数据统计,散养生猪每头成本2220元,规模养殖生猪成本每头成本2120元,差距高达100元/头。这也直接导致了散养生猪每头亏损103元,而规模养殖生猪每头已经能盈利32元。一个能挣钱,一个还在亏,这个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了。而根据农业农村部同时公布的十月平均出栏价15.78元/公斤。我们可以计算出散养生猪的每斤成本是8.3元,规模养殖生猪的每斤成本仅有7.8元。 为什么会这样呢?正如我们刚刚提到的,中小散户不能只看自己有优势的方面,还要看到自己劣势的方面。规模场在饲料的采购成本,资金使用成本,先进设备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方面,都有着对中小散户明显的优势。我们都知道,养猪成本中饲料成本占了70%以上,中小散户如果不能在饲料成本上有一些独门绝技,未来恐怕在成本竞争战中只会越来越难。更不用说疫病这个最大的x因素,中小散户在生物安全防控上可以说和不少现代化规模场已经有了制度上的差距。 所以未来的养猪业,要真正长期稳定养下去,做到8元成本以下或许将成为一个新的硬指标。不用谁去特地做什么,行业的竞争可能就会真的把8元成本以上的猪场消灭,你肯定不希望自己成为那个被消灭的倒霉蛋。 【记者】吴昊晖 【来源】南方农村报 南方+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国漫与国货双向奔赴:蒙牛携手哪吒打造“中国故事”叙事新样本
- 市医保部门持续开展医保信息业务编码维护
- 强化重点堤防确保安全度汛
- 我国首部气象百科全书出版—新闻—科学网
- 郑钦文中网开门红 晋级32强
- 区委召开十届十四次全体会议
- 国足迎战中国香港期待开门红
- 別誤會!膝蓋痛不一定是骨質疏鬆 找對病因才能對症治療
- 雅化年产1亿米导爆管项目通过初步审查
- 营造读书氛围,这个寒假让孩子爱上阅读
- 学深悟透 全力以赴投入交通强市建设
- 3月1日起旅客自中國入境韓國後無須進行核酸檢測
- 吴晓波对话巴奴创始人杜中兵 解密餐饮业逆周期增长的哲学
- 【网络中国节·春节】春节健康“不放假” 健康饮食要牢记
- 聯合國估計超800萬烏克蘭難民進入歐洲多國
- 爱购工银信用卡消费满150元立减50元
- 从京东副总裁到渐冻症患者:人生中场 他开始生命的抗争
- 速看:财政部决定发行2023年记账式贴现(二十五期)国债(182天)
- 让重复检查不再成为患者的“恼火事”
- 副市长苗伟伦赴我区检查督导重点工作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