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恐怖片這個類型來說,第分論素材之豐富性,局果台灣可說僅次泰國。改成鬼主但近年來的武打台產恐怖片,除了《紅衣小女孩》之外,喜劇可說連及格的片會恐怖片都沒有。不是比人倍不夠恐怖,就是題好影像細節處理不完善,最糟的看百就是劇情,每個編劇或導演總是第分要在恐怖之外加上倫理親情或心理分析,反而在最重要的局果「恐怖」元素上掌握不好,讓其他不重要的改成鬼主情感元素干擾電影進行,然後弄成四不像的武打爛片。
對這些編導來說,喜劇他們都有所謂的片會藝術追求,不希望自己的電影只是灑狗血,純粹賣弄恐怖的東西。但必須說,如果要拍藝術片或個人的劇情片,就不要碰恐怖片這種商業類型片。畢竟商業市場上,電影宣傳總是強調恐怖元素,結果讓觀眾看完回家大罵,久了只會傷害台灣電影的市場。
《第九分局》在上述恐怖片的意義上,就是不折不扣的爛片。
怎麼說呢?問題出在電影的背景設定和細節處理。
《第九分局》的主旨有別於人間的執法機構,是虛構一個專門處理陰陽事務的「第九分局」,是自古以來台灣執法機構,以具有陰陽眼或法力來仲裁人鬼事務。這個設定其實相當不錯,有潛力把台灣特有的傳統信仰,加上刑事偵辦的元素,整合出娛樂性很高的電影。但編劇張國立看起來卻對台灣民間信仰完全陌生,把一個良好的起步給搞砸了。

電影視野最關鍵的元素之一就是「互文」。無論片型,電影背後的歷史文化或素材,可指涉的對象越多,電影能呈現的意義也就越大,好壞在於火候。只要導演與編劇的能力夠,可指涉的點越多,電影就越精彩。就台灣恐怖片來說,光是儒道釋三教的各種迷信、傳說與儀軌,還有民間故事,可用的素材多如繁星。編導只需要抓其中一小段元素來用,就可做出成績。《紅衣小女孩》雖然說不上多恐怖,但編導很聰明地在台灣民間信仰上,只拿一個沒頭沒尾的鄉野傳說,加上一點處理,追蹤源頭的元素,就可以讓觀眾腦補細節。而恐怖的基本原理就是「未知」,背後的元素越說不清楚,觀眾的恐懼就越大。
但《第九分局》偏偏把故事設定在一個架空的世界,連台灣泛靈信仰的眾多元素也捨棄,除了濟公活佛這個角色尚且存在外,人鬼關係則由編劇跳脫民俗,瞎掰了一套處理方式。
陰陽眼警察只負責溝通疏導在陽間鬧事的鬼魂,處理上用的是不知哪來的「聖水」來制裁惡鬼,而一般靈體只能溝通勸說。制度上,居然還弄成了「人民家裡鬧鬼,就可以通報第九分局,請員警去溝通處理」這種事。
根本沒必要這樣操作。以故事來說,要拍陰陽兩界的辦案路線,台灣就有一個現成的極佳文本可供改編,就是Nofi與上箭的漫畫作品《無常鬼》。這部漫畫的故事以一個少年因故成為白無常,並縱橫陰陽兩界辦案,解決人鬼大事。過程中出現台灣各種妖精鬼魅與各界神明,以及法術儀軌信仰文化,玩得十分精彩。電影既然要拍人家漫畫這種路線了,卻沒有多方參考。也許編導根本就不知道這部台灣漫畫的存在。

如果編劇架空獨創的世界觀,弄得好看也就罷了,偏偏電影開場讓新進員警邱澤跟著老鳥澎恰恰辦案,丟出兩個無聊、不明所以的小案子,讓邱澤去感受原來第九分局是怎麼做事的。而這兩個小故事除了交代編劇獨創的世界觀之外,對於劇情推展毫無作用,成為全片最大敗筆。說溫馨一點也不溫馨,直接砍掉,進入主劇情還比較重要。
至於主劇情,一個信奉惡魔的醫院院長,靠吸取病人的生命來維持健康,因此讓邱澤扯入了一場大陰謀中。這個主故事線的設定尚可,辦案過程也還算合理,不能說是敗筆。但較失敗的兩個地方,一個是澎恰恰去跟院長對決時,院長法力高深,直接制伏了澎恰恰讓他自殺。結果澎恰恰開場時說可以保護自己的第九分局印章根本沒用,好像他除了水槍內的聖水,沒有半點可以跟邪派對峙的門道。這跟過去所有恐怖片的鬥法情節相比,連幼稚園等級都不如。
而電影最後邱澤跟院長對決時,大家本來以為他可能歷經千辛萬苦才撂倒院長,結果也是一發水槍內的聖水,就幹掉了有撒旦魔力的大魔頭。但這可不是一般槍砲對決的警匪片,是恐怖片。這個場景的魄力遠遠不如邱澤展現格鬥技,單挑眾多醫院的匪徒,也遠不如他片中學姊溫貞凌的打鬥場面。故事到了高潮,結果給觀眾看這個?可說是近年來台灣電影最糟的高潮畫面。
也就是說,《第九分局》的問題出在編劇的設定。編劇張國立擅長的是國防議題,片商為何找他來編一個恐怖片?而任何編劇在執行類型片議題時,必然對議題背景要有廣泛的研究。但從電影中呈現的素材來說,張國立要不是對民間信仰一無所知,程度比臉書專頁「靈異公社」的讀者還遠遠不如,不然就是他其實瞧不起台灣的民間信仰與習俗。如果要談生命轉換的邪術,台灣光是茅山術或鬼魅妖精的典故就有不少可採用,卻偏偏弄個撒旦。
雖然《第九分局》因為編劇問題變成爛片,但片中還是有一些亮點。劇情後段因為澎恰恰掛點,學姊溫貞凌跟邱澤只好兩人共同辦案,其中不管是在警局用「俄羅斯輪盤」刑求醫院員工,或是硬闖醫院跟院長對決,過程的互動在場景調度上都算有趣,可看出導演功力。如果本片弄成武打喜劇片,將會比人鬼主題好看一百倍。就可惜因為劇本問題,整個弄糟了。
從這角度看,導演王鼎霖的下一部電影倒是值得期待。如果《第九分局》要拍續集,只要把那架空的故事觀換掉,拍成恐怖喜劇,將會很有看頭。
延伸閱讀
- 沒人投資、贊助難「橋」,在臺灣拍類型片有多困難?
- 你以為這十部經典恐怖片已經夠嚇人?那可能是因為你還沒讀過原著
- 從「紅衣小女孩」到「玉山黃色小飛俠」,這些魔神仔和鬼有什麼差別?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