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沙海变成“聚宝盆” ——新疆探索沙地苜蓿高效种植方法
记者近日来到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聚宝盆和田地区洛浦县杭桂镇和佳新村的苜蓿地时,一股沁人心肺的茫茫苜蓿青草味扑面而来,驻足打量后,沙海沙地发现这里的变成苜蓿长势很旺。 近年来,新疆新疆不断探索与实践高效种植方法,探索在沙地苜蓿的高效增产和节水方面均取得了新突破。 “看起来就是种植普通饲草,但它浑身都是聚宝盆创新点” “这是我们的苜蓿高产示范区,前几天才邀请专家现场测产过,茫茫苜蓿效果非常好。沙海沙地”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副教授谢开云告诉记者,变成作为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新疆“优质牧草高效生产与加工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探索 测产数据显示,高效第一茬苜蓿每亩干草产量达到500公斤以上,年产量则有望突破每亩1.3吨。与传统方法相比,产量提高30%以上,并能节约25%以上的灌溉用水。 在和田地区,大叶苜蓿种植历史悠久。但由于种植区域多为沙地、盐碱地,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较差,再加上种植手段落后,因此产量一直较低,无法进行规模化种植。 “近年来,和田地区大力发展养殖业,但本地饲料无法持续供应。我们就想通过提升苜蓿产量来解决这一难题。”谢开云介绍,团队根据苜蓿不同阶段生长特点,采用微喷灌溉和地下滴灌或半固定式喷灌方式,帮助苜蓿抵御风沙和高温侵袭,攻克沙地苜蓿建植难题。 “看起来就是普通饲草,但它浑身都是创新点。”抚摸着鲜嫩的苜蓿叶片,谢开云告诉记者,团队研发出“不同秋眠级混播建植”等6项技术,集成2套风沙地苜蓿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创制了沙地保水促生土壤改良剂、沙地苜蓿种植专用肥料等多种新产品,并建成了5000亩技术示范区。 谢开云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让苜蓿种植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不能单凭蛮力,种植苜蓿更要讲究技术和方法” 与洛浦县相距一百多公里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224团,近年来也在持续探索苜蓿种植新方法。 “你看,这片苜蓿是去年新种的,今年第一茬苜蓿已进入收割期,年内可收四五茬!”记者顺着“90后新农人”徐朝阳手指的方向望去,满眼皆绿。一台大功率联合收割机隆隆作响,车过草倒,一隆隆苜蓿就铺在田地间。徐朝阳告诉记者,这些苜蓿经过自然晒干后,将打包运往养殖企业。 徐朝阳在224团4连长大,2019年大学一毕业就选择回乡创业。“刚创业的时候几乎吃住都在地里,开荒、整地、修渠,啥都要自己干。你看我的脸黑得像煤炭,就是那时候晒的。”眼前这个刚满三十岁的小伙,给人一种超越年龄的成熟感。 第一年种植效果不错,但徐朝阳并未就此满足。“不能单凭蛮力,种植苜蓿更要讲究技术和方法。”徐朝阳告诉记者,在昆玉市农业部门的帮助下,他和团队成员创办了旱海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并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垦科学院开展深度合作,试种了国内外60多个苜蓿品种,筛选适合沙漠种植的种质资源和技术方法。 在苜蓿地头,一排长长的高大铁架吸引了记者注意。“这是平移式喷灌机,自动化程度很高。”徐朝阳介绍,这种新型喷灌设备即走即喷,能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了节本增效,苜蓿产量较传统模式提升了两三成。如今,在这些机械化和自动化系统辅助下,一千多亩的苜蓿地,只需要10名工人就能完成整个种植采收过程。 现在,徐朝阳又将目光瞄准了更远的沙漠,“你看,那边尘土飞扬的地方,是工人正在进行土地平整作业,足足有300多亩呢,我们合作社苜蓿种植总面积将达5000亩!”徐朝阳认为,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他计划着,在平整出来的荒漠地上,携手科研院所培育高产节水、抗逆性更好的苜蓿种子,让这片茫茫沙海变成当地群众增收的“聚宝盆”。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水中丙酸溶液标准物质:精准测定水质中丙酸含量
- 网店实名制将于7月1日实行
- 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资格赛赛况
- 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第二次「人道停火」,不到4分鐘又開打
- 奖优促学,筑梦未来!乳源一六镇举办首届奖学金颁奖典礼
- 为考生创造安全舒适环境
- 吃乾飼料的貓就算很愛喝水,其實可能還是達不到實際需求
- 山西4岁女孩患恐怖腹水肿腹大如球 今赴京医病
- 广西南宁:开展药品及防疫用品专项检查
- 黃偉哲父親去世 低調完成後事 「希望我會是您的驕傲」
- 警惕!求职应聘小心这四大骗局
- 新型騙局!中國駐韓國大使館提醒謹防「掛號信」詐騙
- 慢性病运动干预科普讲师团在京成立
- 警惕!求职应聘小心这四大骗局
- 构建充分反映本土实践的ESG评价体系丨解码中国ESG评级
- 从幼儿园抓起,广州教师深入镇宁“筑牢”教育基础
- 粽情端午,你买我就送!
- 欲规避酒驾处罚 药店解酒药畅销
- 聚焦“怎么教”“怎么学” 中考改革质量月大调研活动走进门头沟
- 福建厦门:三项供厦食品安全团体标准发布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