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新西兰拟修改种植用柑橘属植物的进口卫生标准

2020年7月16日,新西修改新西兰初级工业部(MPI)发布了一份关于种植用柑橘属植物(Citrus)进口的兰拟卫生标准草案的咨询意见。这份标准草案规定了新的种植植物准进口新西兰的柑橘属植物[包括MPI植物生物安全索引中的金桔属(Fortunella)和枳属(Poncirus)物种]。主要订正如下:

一、用柑在经MPI核准的橘属离岸设施中,柑橘属植物入境后检疫等级增加(从2级到3A级),口卫检疫时间延长(6至8个月),生标以便更好地管理新的新西修改和现有的真菌和卵菌。

二、兰拟入境后因未经批准来源而产生的种植植物准植物略有延长(16至17个月),并且需要在已知有利于疾病表达的用柑温度条件下进行,以便对具有较长潜伏期的橘属有害生物进行更高的管理。

三、口卫移除一些病因不明的生标疾病,并移除某些细菌的新西修改特殊检测。

四、一些高风险的细菌、真菌和卵菌有害生物的防护等级已被调整,这些有害于许多商用或本地植物物种。这种校正方法的应用范围包括长喙壳属(Ceratocystis)和疫霉(Phytophthoragenera)的有害生物(Xylellafastidiosa)。

植物检疫是国家为了防止农作物病虫草害随同农产品扩散而传播的一整套措施,它是限制人为传播病虫草害的根本措施。其根本目的是:防止外地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本地造成危害,防止本地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扩散蔓延,保护农业生产安全,服务于植物、植物产品贸易。通过开展检疫,确保引种和调运植物、植物产品的安全,防止了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保护了广大未发生区的安全;通过开展发生区的防治灭杀,有效遏制了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通过预防和控制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避免了检疫性有害生物对未发生区植被的危害,减少了农药等的使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重要作用。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食品伙伴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柑橘检疫真菌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