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科技与水下考古携手探宝——“深蓝宝藏”成文旅热点
近期,深蓝宝藏到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以下简称“南海馆”)观看南海沉船最新考古成果展览,深海水下一睹深藏于海底1500多米、科技考古历经了500多年的携手400余件(套)出水文物真容,成为各地游客到海南旅游的探宝首选项目之一。特别是成文南海馆举办的“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日均观展人数上万人次。旅热 海南自古以来就是深蓝宝藏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曾见证海上丝路“舶交海中,深海水下不知其数”的科技考古繁华。南海馆就坐落于素有“千年渔港,携手南海之门”之称的探宝海南琼海潭门港。 此次展出的成文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的考古发现,是旅热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也是深蓝宝藏世界级的考古发现。其遗存文物数量之庞大、品类之丰富,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也充分展示了我国深海科技与水下考古的跨界融合,标志着我国深海考古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 近日,记者踏入南海馆,在展馆序厅中央,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深蓝宝藏”四个巨大的发光艺术字,自上而下,沉稳而有气势;地面上投射的一组光影数字:1003米—1483米—1527米,缓缓游走,极具视觉冲击力。 策展人、南海馆陈列部负责人郑睿瑜向记者介绍,这几个数字非常关键,高度凝练了中国深海考古的发展历程,是从浅海逐步深入,直至南海西北陆坡沉船所在的深度。 展览以“探渊寻珍—水府琳琅—巧缮焕新”顺序作为主线,展示了南海西北陆坡沉船的“前世今生”。 沉船的具体位置在哪里?这些沉船是如何发现的?深海考古工作是如何开展的?这些疑问在展览第一部分“探渊寻珍”,通过文字、影像、实物、VR相结合的展示方式被逐一解开。 “特别真实,非常震撼!感觉如同身临其境,这里不仅可以全方位地观察沉船的整体结构、周围环境和散落在海底的文物,还能一步一发现,比划双手模拟打捞这些精美的瓷器。太好玩了!”一位名叫杨天的观众戴上VR眼镜、在沉浸体验360度1∶1比例还原的一号沉船遗址环境后,兴奋地向记者描述。 “在展览第二部分‘水府琳琅’,我们参照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将一号沉船和二号沉船的文物进行分类展示,向观众展示沉船出水的精美文物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郑睿瑜介绍,珐华器是本次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考古的明星展品,展览将珐华单色釉瓷、带沥粉的珐华器和素三彩一同展出,以便观众比较不同品种瓷器之间的工艺和关联,也为学界进一步开展学术研究提供参考。 “青花纹饰查询”系统、馆藏珐华器信息查询、瓷器拼图华容道游戏……丰富的互动式多媒体显示器前,寓教于乐的科普形式让许多小朋友驻足并专注其中。 走到展览第三部分“巧缮焕新”,记者看到,展厅设置了水文物保护现场真实高清影像、实验室保护场景设置和文物科技考古解说3个板块。“此次展览,我们特别突出了沉船考古工作的科技感。”南海馆馆长辛礼学说。展览通过重点展示“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等先进的技术装备,说明了其在文物发现和提取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让观众了解到深海考古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截至目前的考古发现,仅仅揭开了沉船遗址神秘面纱的一角。”辛礼学表示,“希望在未来的考古发掘工作中,我们能够获取更丰富的文物资料,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展览内容,为观众呈现更完整、更深入的南海西北陆坡沉船面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特朗普遇刺事件「護駕」有功 保安隊長獲任命特勤局長
- 县农投公司与蟹之都公司“牵手”
- 白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枞阳县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 以軍空襲加沙地帶北部 造成至少8人死亡
- 出席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枞阳代表团代表向大会报到
- 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召开
- 【重大项目建设暨双招双引】G237会宫至官埠桥段有望春节前简易通车
- 热,超37℃,25日起有降水
- “同心跟党走•筑梦新时代”全县统一战线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县政协组织老干部开展重阳节活动
- 【民生工程】县民政局:稳步推进困难人员救助民生工程
- 【人民日报】正月十六走太平_
- 郑刚来枞阳调研村(社区)“两委”换届及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
- 县政协组织老干部开展重阳节活动
- 鱼水情 一家亲——武警甘肃总队临夏支队官兵回访积石山震区
- 抗疫一线热搜小姐姐:七分柔三分侠
- 全县重大项目建设暨双招双引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召开
- 丁纯来枞阳督导项目建设
- 枞阳小学开展“桃李满天下,师恩似海深”主题教育活动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