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中青报:一些名牌大学盲目追求“大”“多”“全”

  原标题:一些名牌大学正在丧失特色

  真正的大大学,需要在现代大学的中青精神感召下,满足老师和学生的报名核心诉求。所以应以满足老师、学盲学生的目追诉求为最终目标,而不只是求多全追求行政评判的高分。

  我的大高中是一所毛坦厂中学式的学校,凭借着每周只有9小时假期的中青统筹安排,我和那一届的报名几十位同学最终迈进了名牌大学的门槛。中国的学盲中学教育,你很难去要求它有自己的目追特点,在乡村、求多全县城,大成绩是中青唯一的评判标准。在我进入大学、报名走入社会之后,却逐渐发现中国的一些名牌大学正在丧失自己的特点,趋同化已经成为它们最大的特点。

  尽管许多名校的学生以及他们较有品位的老师,并不会在乎武书连、上海交通大学或者是《泰晤士报》旗下高等教育增刊发布的高校排名。这些排名的主要功能是服务于高考之后的招生,服务“迷茫的考生与家长”。人生的方向、大学的专业,这些原本在18岁之前就应有一个相对清晰的答案,但因为之前的时间都忙着对付考试,所以这种根本性的问题一般都会在几天内决定。几天时间,几乎决定一个人一生的职业轨迹,当与不当基本只能看运气了。

  大学校长可以不在乎坊间排名,却必须要重视教育部公布的“985”“211”名单,因为这里面直接关乎学校的资金、项目配给。在评定“985”“211”时,使用的都是“工程”这个概念。而“工程”这个词,很容易让人想起机械设备,既然是机械设备,那么就需要标准化。于是,关于评定的要求就出现了一套硬性标准。文理工农医,各自占一定分数。对于被评定的大学来说,少一部分就意味着失分。

  于是,就出现了高校的兼并运动,诸如浙江大学、吉林大学等航空母舰型高校,都是大学合并的结果。原本的老浙大主干只有工科,合并了杭州大学后,文理得到了大大加强,合并了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之后,也备齐了农学和医学。浙大的排名之所以能够在很多排行榜中跃居复旦、南京大学之上,四校合并之后形成全面的学科体系是主要原因。

  除了“985”“211”这些“一评定乾坤”的“工程”外,教育部每隔4年还要对各个大学进行一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这些评估的专家当然大部分都是领域内的权威,但问题在于,再权威的专家,是否能够在几天内摸透每一个学校的特点、属性?答案是否定的。评估势必需要一套标准,而标准背后又关乎资源的分配,各个学校当然要与之配合。本科教学是大学的灵魂,循环往复的标准化评估,让一些学校向标准看齐的同时,也失去了各自应有的特点。

  遗憾的是,目前的一些名牌大学,因为在资源分配的格局中占据了有利位置,反而非常享受这样的状态。国家重视、地方扶持、社会追捧、学生报考,这些不正是一所大学梦寐以求的吗?也许是吧!可是,这就是大学的全部吗?有哪所一流名校,是在行政指导下办成的?真正的大学,需要在现代大学的精神感召下,满足老师和学生的核心诉求。所以应以满足老师、学生的诉求为最终目标,而不只是追求行政评判的高分。

  文理工农医齐备,SCI论文数量比拼,校园规模越来越大。总体而言,一些名牌大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大”“多”“全”的追求,对数量的热切大于对质量和特色的要求。结果,大家越来越趋同,以至于每个学校的简介上,只有排名、院士、一级学科、博士点等数量上的不同。但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在名牌大学集中央、地方和富商宠爱于一身之后,普通高校和职业学校的处境堪忧。后者就像“零和游戏”中的失败者,不得不面对赢者通吃的结局。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