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素.納皮爾(Russell Napier)
在開始狩獵前,熊市學會最好先問對方在找的啟示是什麼,然後再開始找。錄何
——《小熊維尼的不再並愛指南書》(Poohs’ Little Instruction Book),瓊.鮑爾斯著
身為使用飛蠅釣魚的擔心人,我偶爾會深入北美的上熊市森林裡。熊就住在森林的熊市學會深處。身為北愛爾蘭的啟示厄爾斯特人(Ulsterman),我沒什麼躲熊的錄何經驗,我問過專家如果河邊出現熊時該怎麼做。不再並愛而美國國家公園服務處非常幫忙。擔心
盡量製造噪音把熊嚇跑。上熊市大吼大叫、熊市學會敲打鍋碗瓢盆。啟示如果旁邊有人就站在一起,錄何看起來比較可怕。北美過去二十年來已有56人被熊攻擊而死,做了這些事,你可能就不會加入他們的行列。
本書的內容是關於當你遇到不同的熊(但也很危險)時該怎麼做。這是一本金融熊市的指南,遇到金融熊市時,你的投資組合可能會縮水、嚴重損及你的財富。這種熊比野外所遇到的任何一種熊所造成的威脅還要大得多。
美股有約8400萬名股東,全球的人數更多,而投資人的財務未來可能被其中一隻熊給摧毀或是嚴重受損,這種熊不像北美森林裡的熊那麼容易辨識。就算你認得出這頭熊,製造噪音或是和朋友站在一起看起來很可怕,做這些事都嚇不跑它。你只是會感覺好一點而已。
現在是研究金融熊市的好時候。2000年3月爆發的美股重挫,一直到2002年底才逐漸結束。那時是熊市的結束嗎?了解情況的評論員即使到了2005年秋季,股價比低點仍高出許多時,對這件事的態度仍相當分歧。2002年又開始了新的熊市,或者只是較長期熊市的反彈?現代金融還有幾個更重要的問題仍待解答,而本書藉由觀察之前股價評價過高之後的幾次重大熊市,為那個問題提供一個答案。我們仍在熊市中。何時會結束?市場還要再跌多低?什麼事件能幫助你判斷市場已經觸底?答案都在本書中。
就像人生中的所有事(也許除了站在寒冷的溪水裡時,水流進高筒防水膠靴之外),熊市是有好處的。根據傑洛米.席格教授對自1802年以來的總報酬所做的分析,投資人只要持股17年就絕對不會在股市中虧損。如果你按兵不動,不要理會市場價格,歷史顯示不到17年熊市就會結束,你的實質購買力完全不會受到損害。說到投資股票,耐心等待的人會有好的結果這句話是真理。如果你有那麼長的時間,就不需要金融指南了。
沒有多少投資人有那麼多錢可以17年不去管市場的波動。確實,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對2005上半年的統計顯示,美國8,400萬持股人的平均持有期間只有12個月(1900到2002年的平圴持有期間只有18個月)。二十世紀的一百年,美股的實質年報酬率有35年是負的。其中的8年負報酬率超過20%。所以一般投資人很可能每3年左右就會遇到熊市,每13年就會遇到特別嚴重的熊市。
的確,紐約證交所那麼大的交易量是由避險基金經理人和短視近利的炒股人所創造的,所以我們假設一般投資人比統計所顯示的還要有耐心,並且以10年為投資期。當然,這只是我們一廂情願的想法,因為紐約證交所的平均周轉率顯示,過去一百年來只有一年一般投資人的投資期間長達10年。
但是如果我們假設持有期是10年,還是有可能會遇到熊市。上個世紀有9年的時間,後續的美股10年總實質報酬是負的。這種事發生得夠頻繁,即使是投資期間為10年的投資人也可能遇到11年一次的倒楣年份。而且大熊市傾向拖很久。在長期熊市的時候也會發生股價先上漲一段時間然後再續跌的情況。金融指南能幫助於我們不要錯把股價上漲當成新的牛市的開始。
你們將會發現,美股自2002年10月以來的漲勢不是真的黎明來臨。這是重要的資訊,就算你的持股期間是10年也一樣。
但是熊市也可能很美好,這本書也可以換個書名叫做《我如何學會不再擔心並愛上熊市》。熊市代表著股價較低。消費者並不反對物價低,所以投資人想買而不是想賣的話,也不應該討厭股價低。避開熊市可以保存財富,但是因為股市的實質長期報酬是正的,所以在熊市時買便宜的股票獲利會更大。這本金融熊市指南聚焦的是歷史上當股價被壓到低於公平價值且即將反彈前,這段能創造豐厚獲利的期間。
美國棒球傳奇尤吉.貝拉(Yogi Berra)曾說:「光是用看的就能觀察到很多。」看著金融熊市,我們可以觀察到幾個可能的因素同時發生的時間點,暗示著市場只會變好不會變壞。這些因素包括股價評價低、獲利改善、流動性改善、債券殖利率下滑,以及參與者對市場看法的改變。這本指南的目的是要幫助讀者辨識這些因素,過去已經證明了有些因素標示著未來將會改善,有些則會誤導。
愛因斯坦曾說,他的成功在於提出對的問題,而且一直問直到得到答案為止。在金融市場,光是提出對的問題可能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本書研究金融史,提出的是遭遇熊市時應該提出的問題。你有一個愛因斯坦沒有的優勢。金融的好處在於,你不需要提供正確的答案,只要答案比大部分的人好就行。希望這本指南能幫助你找到更好的答案。
以金融史為工具來了解熊市的結構是有爭議的,而且亨利.福特(Henry Ford)說「歷史令人想睡覺」,他說得沒有錯。福特指的是「傳統」,這種推斷方式對任何投資人來說都很危險。投資人若困在前人的行為思維中,就可能仍會緊緊抱著著英美發電機公司(Anglo-American Brush Light Company,這間公司生產的是弧光燈,但是愛迪生製造的燈泡使弧光燈被淘汰)和美國機車汽車公司(The Locomobile Company,這間公司生產的蒸汽車失去了原本占有美國汽車市場三分之一的市占率)的股票投資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