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生育成本、職場歧視、婚姻恐懼:為何越來越多中國女性不想要孩子?

調查顯示,生育女性現有子女數由2019年的成本1.63下降到2022年的1.19。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調查顯示,職場中國女性現有子女數由2019年的歧視1.63,下降到2022年的婚姻孩1.19。

在廣東生活的恐懼吳小姐算了一筆帳:養一個孩子每月需要約1.6萬元人民幣(約相當於港幣1.8萬元,台幣7萬元)開銷。為何

「我負擔不起」,越來越多30多歲的女性吳小姐說。結婚已經十年,不想她決定不要孩子。生育

「上幼兒園每個月要2000(人民幣,成本下亦同)左右;日常開銷大約3000,職場中國包括吃的歧視喝的;兼職託管的話至少要1000;早教課一套課程至少1萬。」

吳小姐是婚姻孩自由職業,兼職做小學輔導老師。在廣東,城鎮私營單位從業人員的平均工資是每月6000元。

她是家裡的獨生女,每月除了要支付房貸,還要存錢為年邁的父母考慮養老問題。在中國,自1980年起實施的「一孩政策」持續了20多年,目前許多「80後」、「90後」面臨同樣的問題。

中國正在經歷人口大轉變。中國國家統計局今(2023)年年初的數據顯示,中國人口在60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中國的人口出生率在過去6年不斷下降,達到了每1000人中只有6.77個新生兒降生這一歷史最低點。2019年,每1000人有10個新生兒。

這意味著,越來越多中國女性只想生育一個孩子,或者完全不要孩子。

中國國家衛健委下屬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最近公布的調查顯示,中國女性終生無孩率快速上升,從2015年的6%,增加到2020年的10%。

該調查還顯示,中國育齡女性的生育意願持續降低,2021年平均打算生育1.64個孩子,低於2017年的1.76個和2019年的1.73個。其中,作為生育主體的「90後」和「00後」僅為1.54個和1.48個。

另外,女性現有子女數由2019年的1.63下降到2022年的1.19。

有學者表示,在一些生育率低的亞洲國家,比如新加坡、日本和韓國,雖然實際生育率與中國一樣,都低於兩個孩子,但在這些國家,大部分女性仍然有生育兩個孩子的意願。

「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屬於異類,因為不僅實際生育率低,生育意願也很低」,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社會政策學院助理教授陳雙博士說。

「內卷」的社會

養育孩子需要一筆不小的費用,這是許多中國女性對生育望而生畏的一個主要原因。

在中國,許多家長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為他們接下來要迎接的激烈競爭做凖備。從購買學區房,到送孩子參加各種興趣班,家長們爭先恐後地踐行著「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理念。

「我不想把一個生命帶到這樣的社會」,22歲的大學生米婭說。

米婭出生在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小城鎮,從小接受應試教育。她在高考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來到首都北京一所不錯的大學上學。

但很多時候,學業壓力讓她喘不過氣。

生育孩子不僅需要付出金錢,還要耗費很大精力。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生育孩子不僅需要付出金錢,還要耗費很大精力。

「我身邊有很多北京同學,他們的眼界和學識高於我們這些在應試教育中培養出來的學生。他們可能從小經歷過興趣培訓,並且有了很好的成果,或者在成長過程中接受過博雅教育,培養了很高的綜合素質。」

除此之外,畢業後她還要跟從海外留學歸來的學生一起競爭就業崗位。

「我見過身邊很多學習成績不如我好,學習能力也一般,但家裡很有錢,送他們到國外讀本科和碩士,那麼他們在就業市場上,確實比我們這些在國內讀書的人更有優勢。」

「這些被金錢加持的東西很現實,但確實很重要。」

米婭讀文科相關專業,她認為憑借她的背景,未來無法賺到足夠的錢,在上有老下有小的情況下,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和生活環境。

「我不想讓孩子循環我們這一輩經歷的事情。」米婭說。

職場歧視與婚姻恐懼

中國人口出生率

Photo Credit: BBC News

許多受訪女性還擔心,生養孩子可能對她們的職業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比如在求職面試當中,有年輕女性被問到,未來幾年有沒有生育計劃。如果有,成功應聘的機會可能變小。對於那些需要付出更多個人時間和精力的工作,尤其在私人企業中,養育孩子可能影響女性的晉升機會。

「在中國的城市中,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格外強調無法平衡工作和生活,她們尤其擔心受到職場性別歧視,以及生育孩子影響事業發展」,美國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社會學助理教授周韻說。

「對於她們來說,工作是對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追求,在這種背景下,如果面對充滿歧視的勞動力市場或工作環境,自然會覺得生育和工作是一個難以兩全的選擇。」

一些人還提到,對婚姻的恐懼也令她們不願意生育。

今年30多歲的原雪萍在農村出生、長大,在她的印象裡,結婚後女性大多是在家做家務、帶孩子,做不了自己想做的事,也不知道外面的事,「婚姻是女性的枷鎖」。

她曾經想走出這種枷鎖,但父母經常告訴她,「女孩子上大學有什麼用,你馬上就要結婚生孩子了」。即便她的成績在高中一直名列前茅,家裡始終不願意支付她和姐姐上大學的費用,只允許她的弟弟進入大學。

後來,當與她年齡相仿的小姨婚姻破裂,帶著兩個孩子回到娘家,原雪萍徹底拋棄了結婚生子的想法。

「小孩在哭,大人也在哭,全家人都感受到無望和痛苦」,她說,「我不再相信婚姻了。」

在城市長大的「00後」的米婭也認為,維持婚姻是一件複雜的事,涉及到很多現實層面的考慮,可能逐漸消耗兩個人的感情,最後對孩子不利。

「在我看來,婚姻是一紙契約,是嫁妝、禮金、婆媳關係,但唯獨不是一段純粹的感情。」米婭說,她稱自己是堅定的不婚族,並且不要孩子。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