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陶曉嫚
每個時代對於如何教小孩有不同見解,讀不的童都例如二十幾年前,年教年開也就是養與我的童年時期,親職專家幾乎是羅馬一面倒呼籲:「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力勸家長必須有規劃地栽培自己的天造小孩,絕對不可以放任小孩想幹嘛就幹嘛,成的從童這樣孩子長大才會有競爭力、階級考取好學校,複製有辦法攀上社會階級的讀不的童都通天梯。接下來就是年教年開工商販賣課程教材乃至十全大補丸的時間,孩子的養與成長只有一次,千萬別錯過了。羅馬
這種「規劃式栽培一定優於自然成長」的天造論調,到了今天當然引來不少檢討,成的從童有一論調是階級:父母拚教養豁出去把知識技能灌輸給下一代,反而扼殺孩子的學習意願,應該讓孩子發現自己的天賦熱情——但沒有父母介入、投入資源,光給孩子自由就有機會發現天賦熱情嗎?這一題繼續辯論下去,很容易發散成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選邊站。
羅馬跟教養都不是一天造成的,台灣受美國文化影響很深,美國非常鼓勵外向人格特質,社會氛圍讓美國人普遍相信天道酬勤,「個人成就根源於自己付出」,認為「種族、性別、宗教或階級對個人成就也有重要影響」的比例則低於20%。
我一方面好奇台灣人如何歸功個人成就,另一方面更好奇:社會階級如何從童年開始塑造一個人?美國賓州大學社會學系教授Annette Lareau的學術代表作《不平等的童年》,以超過26萬字的篇幅深入探討這個大哉問。
教養與羅馬都不是一天造成,階級複製從童年開始
從1994年開始,Annette教授的團隊以美國家庭年收入作劃分,尋訪年收入超過80000美元的中產階級、年收入介於80000到30000美元之間的勞動階級、年收入低於30000美元的貧困階級,進一步劃分男童女童(當時皆為10、11歲)、黑人白人,共計有十二組家庭與他們的孩子參與這項橫跨十年的研究計畫。
在了解學校與社區環境後,Annette教授和她的研究助理們,出現在孩子們下課後的時光,陪伴在他們旁邊、參與他們一天的活動約五、六個小時,透過一個月左右的觀察期,詳細記錄下整個家庭的生活細節,孩子們小學畢業後,再逐年追蹤到他們上大學或出社會謀職。
研究人員必須全方位觀察,從第三方角度去紀錄當事人難以客觀陳述的家庭生活點滴,而且要承擔被觀察者搬家、生命狀態改變、對於這項研究的態度不同等變數,還要定期追蹤長達十年以上,真的是非常艱鉅的任務。
幸好有前人痛下苦功,我們才能透過案例比較發現社會階級如何從童年開始,由各方面來影響十歲的孩子們,例如中產階級父母將經濟資源轉給家裡的青少年,勞動和貧窮階級的青少年卻常常必須把經濟資源轉給父母。
不同社會階級的家庭與孩子們面對相同狀況,會做出截然不同的選擇。
- 孩子下課後參加多少組織式活動,像是球隊、樂隊、補習班或才藝課程?成年人對於孩子參與組織式活動的態度是?
中產階級:家長鼓勵並安排孩子參加組織式活動,自己也積極陪同,認為這些活動即使不見得可以成為孩子未來的職業,也能幫助孩子們更適應社會體制、學習與人溝通合作、鍛鍊堅強正向的心智。
勞動/貧困階級:家長認為將孩子送去學校接受國民義務教育已經盡到一己的責任,為孩子安排課後活動沒有必要性,或是會形成經濟負擔,即使讓孩子參加組織式活動,也不認為陪同是自己的責任,「就是找一件事情給小孩殺時間」。
- 孩子有多少時間玩耍,和誰玩耍、到哪裡玩耍?孩子會不會被限制玩耍的方式,例如看電視的時間?
中產階級:由於組織式活動、加強學習等安排佔據孩子下課後絕大部分的時間,孩子有大量時間跟參加相同安排的同學、同好、隊友相處,時間甚至比自己的兄弟姊妹多,也高於親戚的孩子、街坊鄰居,家長會限制可能導致上癮的娛樂活動,例如看電視、講電話(研究期間還沒有智慧型手機,網路速度也極慢)。
勞動/貧困階級:課後孩子們會有大量時間與街坊鄰居、親戚同齡的孩子玩在一起,但很少受到成年人密切的關注,家長對不同性別孩子的管教方式不同,例如女孩被允許外出玩耍的範圍、時間通常低於男孩,家裡的電視經常隨時都開著。
- 成年人是否公開討論家庭的經濟壓力?
中產階級:家長不會告訴孩子家裡的經濟狀況,孩子們普遍相信父母都能供應他們的學費、課外活動費、娛樂費用和物品開支,在1994年開始的研究中,一個小孩一年的課外活動費超過4000美元,家長則認為25美元以下的門票、資費少到可以忽略。
勞動/貧困階級:家庭經濟狀況是家長們豪不避諱也經常討論的話題,父母會明確讓孩子知道什麼東西是家庭供應得起、度假或報名活動需要提前規劃存錢,孩子從小就知道價格與勞動收入的對價關係。
- 家庭行事曆受到小孩活動多大的影響,是否孩子們做什麼、學什麼都需要大人接送,並且在旁邊關注孩子的學習表現?
中產階級:家長的工作和生活都會高度配合孩子,密切關注並介入孩子的學習環境,會積極地向學校、補習班、才藝教室反映意見,家長理解體制內的遊戲規則,並且努力找資源和管道,幫助孩子達成更好的表現。
勞動/貧困階級:成年人與孩子之間涇渭分明,家長會以生計為優先,通常是各自忙各自的事情,家長關心孩子的溫飽需求,但不會或者沒空檢查孩子的學習狀況,也較欠缺對體制內遊戲規則的理解,較少主動尋求資源去幫助孩子。
- 成年人給孩子多少自主權,是否鼓勵他們向專業者表達意見?成年人應對「教育專業人士」是據理力爭,還是唯唯諾諾?
中產階級:家長經常積極與專業人士談判交涉,鼓勵孩子使用語言向同儕、成年人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狀況,孩子習慣發表意見,同時感受到權力感。
勞動/貧困階級:家長通常會服從老師、醫師、專家等權威,希望孩子乖乖聽從成年人,使用的溝通語言通常較簡單,孩子通常在需要發表意見時出現局限感。
稀缺資源不是平均分配,而是代代相傳
其他書中更多對照案例與值得玩味之處,我整理在Podcast節目中,也感嘆每個時代出人頭地的路徑不同,如果十九世紀成功的關鍵是「年輕人,向西進(當拓荒者)」,二十一世紀的關鍵便是「每個人,上大學」,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也取決於社會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