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不同氮肥对番茄NO3

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在产地追溯、不同肥料溯源、氮肥对番有机食品检测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不同在生产上同时施用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能提高作物生物量。氮肥对番同时施用两种形态的不同氮肥,植物更易调节细胞内pH平衡,氮肥对番并通过消耗少量能量来储存一部分氮。由于园艺植物不同器官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不同硝态氮和铵态氮累积各不相同,因此,氮肥对番了解不同氮肥对硝态氮含量的不同影响最好按器官进行研究。揭示它们之间的氮肥对番关系,为园艺植物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不同在氮肥的氮肥对番研究中,人们已经考虑到了氮肥对硝酸盐积累的不同影响而且也考虑到植物不同器官的氮肥含量、土壤状况、氮肥对番氮肥形态以及具体到铵态氮和硝态氮对植物的不同生理影响。Evans认为当氮素需求量大于提供量时植株与氮源间的15N丰度呈正相关;且氮素分布、吸收和损失受到多种同化作用的影响。类似研究近几年国内已有相关报道,但主要集中在不同肥料条件下,作物或蔬菜的收获器官氮同位素的研究,对植株叶片和果实氮稳定同位素连续观测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则是以氮肥形态种类为变量,并观察他们对园艺植物所含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影响。为此,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氮肥对园艺植物整株及不同器官的生长量、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材料供试番茄为株高相同且无病虫害的浙杂809幼苗。供试肥料分别为:铵态氮肥(NH4)2SO4(398.64mg/L)、硝态氮肥KNO3(610mg/L)、酰胺态氮肥CO(NH2)2(注:经计算,3种肥料氮元素物质的量相同)。

试验用营养钵规格为80mm(高)×70mm(直径)带有托盘,试验期间浇水以托盘内观察到液体渗出为标准,每桶装约2/3基质土壤(每2d浇1次水,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二)试验设计选取长势一致的番茄幼苗植物进行处理,每个处理9株幼苗,共设3个处理,即施用硝态氮肥、铵态氮肥、酰胺态氮肥。以只浇自来水为对照组CK,浇KNO3肥料组(为处理A),浇(NH4)2SO4组(为处理B),浇尿素组(为处理C)。

肥料溶液直接浇灌在基质中,苗期每隔7d浇灌1次营养液,每盆每次用量150mL,测定时期为番茄幼苗期,选取叶片(从顶端往下数第1~3片叶子)、根、茎为检测器官,取样时间均选择在上午9:00—10:00。于第一次浇肥料溶液前首次取样,此后,每次施肥后第7天进行取样并检测硝酸盐含量。

(三)测定内容与方法

植物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采用试剂盒测定。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形态氮肥下番茄根内硝态氮含量的变化由图1可知,在试验期间,不同形态氮肥及对照对番茄根内硝态氮含量影响各异。处理A的硝态氮含量呈下降趋势;处理B、处理C及CK的硝态氮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试验处理7天后,于5月30日各处理及对照的硝态氮含量均下降,其中,处理C的降幅最大,较最初下降70.41%,而处理A的降幅最小,为8.16%。此时,处理A的硝态氮含量最高,较对照增长39.89%,而处理C的硝态氮含量最低,较对照下降54.92%。至第14天时,处理B、处理C的硝态氮含量均高于对照,其中以处理B最高,高出对照92.33%。在处理时间内,处理B、处理C较最初分别增长79.25%、12.59%;处理A及CK较最初分别下降59.86%、6.8%。说明在番茄生长过程中,前期主要吸收硝态氮肥,后期主要以铵态氮肥、酰胺态氮肥为主。
图1

不同形态氮肥下番茄茎内硝态氮含量的变化由图2知,在试验期间,CK的硝态氮含量呈下降趋势;处理A、处理B的氮含量呈上升趋势,处理C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实验处理7天后,5月30日,CK硝态氮含量增加,其中处理C增幅最大,较最初增长222%,处理B的增幅最小,较最初增长129%,CK较最初下降9.8%,此时,处理C的硝态氮含量最高,CK最低。至第14天,处理A、处理B、处理C的硝态氮含量均高于CK,其中以处理A最高,在此处理期间,处理C下降了32.3%,CK下降了10.9%,处理B增长了36.8%,处理A增长了792%。说明在番茄生长过程中,前期主要吸收硝态氮肥、铵态氮肥以及酰胺态氮肥,后期则以硝态氮肥为主、铵态氮肥为辅。

图2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于万方数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氮肥硝态氮国家标准物质网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