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美齡
如何維繫親師關係是得罪洞讓許多家長關注的議題,若孩子在校受到不平等待遇,老師該如何反應也是麼辦門大學問。BabyHome討論區出現一則「得罪老師」的小孩話題,媽媽表示孩子回來哭訴被老師體罰,不懂變成她心急之下直接投訴校長,事挖事後卻發現是怪獸孩子無中生有,上網發問「得罪老師後,家長老師對孩子顯得冷淡該麼辦?」網友單刀直入分析:「你已經黑掉!得罪洞讓」
孩子下課回家後,老師大多會和家長分享學校生活點滴,麼辦當你聽到孩子被老師體罰的小孩消息,第一時間會如何處理?建議爸媽先釐清事實最重要。不懂變成BabyHome討論區出現一則「得罪老師」的事挖話題,大班的怪獸兒子表示在校被老師體罰,媽媽因心急,在未查證的情況下直接投訴校長,最後卻發現是孩子無中生有,這位媽媽提到:「沒有一個做父母的,聽到孩子被體罰會選擇不相信吧?的確是我們不對,也跟老師道歉了,但之後總覺得老師對我的態度有點冷淡⋯⋯只怪自己當初太衝動了。」
此外,這位媽媽也擔心是否因得罪老師,而影響兒子上台表演的安排,「班上月底有表演跳舞,我問兒子最近練得如何,他說每一段他都只出來跳一下下。」這位媽媽認為身為師者,教育還是要一視同仁,「既然我已道歉了,老師就不該有芥蒂,甚至兒子還表示老師會抱其他孩子,就是沒抱他。」
過來人家長聞訊紛紛表示看法,有網友單刀直入分析這位事主媽媽在老師心中已經「黑掉」,且應要避免負面想法,例如「只跳一下下」,那麼其他同學是不是也這樣?其他人怎麼跳?多和孩子聊聊,「將老師的說法與孩子描述的去比對,事情的樣貌會看得較完整客觀。」「應該直接先找老師溝通,如溝通不良再尋找其他管道投訴。」
另有站在老師立場的網友表示,「若我是老師,我也會離妳的孩子越遠越好,省的又被妳無緣無故的告發。」、「道歉人家一定要接受?要是我也不會把心思跟時間花在跟我有過結的家長上。」、「孩子無中生有亂說話,要好好教導別再犯。」、「莫名其妙被誤會一定會很不開心,如果誠心道歉過了,就給老師一些時間吧。」
在孩子表達學校事務方面,也有家長分享「以後上小學,小孩跟你投訴的會更多,這種處理方式對孩子人際關係沒有幫助。」、「媽媽敏感的情緒無形中會傳遞給孩子,妳越緊張,別人越不敢跟妳的孩子接觸。」
親師溝通有妙方
家長幾乎每天都可能聽到孩子抱怨學校事務,若孩子抱怨老師「不公平」時,家長該怎麼辦?王意中心理師分享,應先澄清不公平想要傳達的事,試著從孩子的反映裡,澄清孩子真正想要說的事,再進一步評估,是否需要和老師進行親師溝通。
此外,該怎麼找老師聊聊,才不會讓孩子變成「眼中釘」?家長可先評估事件的重要、急迫性,再決定是以聯絡簿、電話或面談的方式和老師溝通(需配合老師方便的時間),切記溝通態度儘量保持客氣,以避免「聽說課堂上發生某事,你一聽之下火冒三丈,衝進學校要求解釋,最後發現是誤會一場。」
相信爸媽都不想被視為「怪獸家長」,若希望親師溝通順利、讓孩子快樂在校學習成長,在採取行動前沉下心來多想想,想要了解的事實為何?溝通的目的?希望未來有怎麼樣的改變或發展?避免成為被情緒帶著走的爸媽。
在校權利被侵害
倘若孩子在校的確遇到權利被侵害的狀況,又該如何是好?人本教育基金會建議:
- 盡可能搜集證據(包括照相、錄音、錄影或紀錄當時的人事時地物)
- 請孩子跟信任的成年人說,請成年人來幫助他。
- 打電話給各地教育局或是打到教育部詢問如何解決相關問題。
- 跟人本基金會聯繫,用電話、email、寫信都可以。
- 不特別做些什麼,就先默默的觀察與思考。
- 找個人吐吐苦水,發洩一下情緒。
延伸閱讀
- 老師心目中常見的3種怪獸家長,你中了嗎?
- 該怎麼找老師聊聊,才不會讓孩子變成「眼中釘」?
本文經BabyHome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