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書寫海洋文學:訪問朱和之、Maso Lin

文:黄勁輝博士(《張保仔》作者,書寫電影編導,海洋曾憑《奪命金》獲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獎,文學電影劇本《鍾無艷》角逐香港全年最高票房。訪問2019年獲藝術發展局藝術家年獎。朱和之)

緒言:

2022-2023年間,書寫筆者訪問台灣作家,海洋探討台港兩地書寫海洋文學的文學環境。分別訪問台灣海洋文學與歷史小說作家朱和之及改編海盜廖添丁為遊戲的訪問創作總監Maso Lin,分別從文學作者思考兩地創作環境與文化;以及從IP改編角度,朱和之探討海洋文學在影視改編或遊戲改編的書寫啇業情況,綜合大家的海洋對談及筆者感想,整理成小報告。文學

朱和之(《逐鹿之海》獲第一屆台灣歷史小說獎佳作(首獎從缺),訪問2022年美國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作家)

朱和之是朱和之台灣資深的海洋歷史作家,從事歷史小說已有十多年。他的大學本科是念傳播系,而不是念歷史。他最初寫作是想走正統文學路數,但是後來發現自己對於歷史小說興趣更大,十多年前這個領域在台灣是空白一片,未有人發展,他對歷史與現代對話感興趣。

和之憶述,最初在雜誌社工作,工作閑暇抽空寫作了三年,一直思考《鄭森》18至21歲四年的事情,他是怎樣變成一個重要的人,結果寫了三冊合共60萬字。和之對於歷史素有研究,他喜歡高陽的明清小說,作者本身有清朝官方家族背景,但他的觀點與台灣解讀有所偏差。反而日本井上晴和司馬遼太郎影響更深。和之特別認同美國歷史學家黄仁宇提出大歷史觀,反對個人因素,相信時勢造英雄。在特殊政經文化大環境之下,才會產生政治更替或出現所謂英雄人物。另外,他也喜歡歐洲學者提倡由平民找回歷史詮釋權的觀點,《水滸傳》具有這種視野和特色。

台灣海洋歷史文學的發展,是大概在2010年之後發生,特別是年青一代對台灣歷史產生興趣。由民間影響文化政策,所以後來有較多資金支持。以他個人觀察,台灣讀者對這個領域的興趣是一直增加。我知道台灣公共電視推出《斯卡羅》影集,受到很大關注。和之表示同意,影視文化的推動很有效果,他認為台灣海洋歷史文化記功於2011年魏德聖導演推動《賽德克・巴萊》。

和之現在是全職作家,支持他寫作的主要是靠國藝會與文化部補助,當然還有他家人一直支持。關於海洋歷史文學發展,他個人表示不容易,因為沒有前人開路,都是盲子摸石頭過河。他本身是由2015年4月開始決定辭職,轉為全職作家,完全是賭徒心態,40歲才起步,去參加小說比賽獲獎。田調資金是最大困難,得獎資金剛好可以抵上。

雖然新台灣和平基金會努力推動「台灣歷史小說獎」,但在民間影響力不大。反而社會風氣的慢慢改變是好事,政策都是跟着走。剛從美國愛荷華回來,文策院幫他翻譯了一個小說章節帶去交流。他接觸到東歐、南美及世界各地作家達35位,當中只有少數美國精英對台灣歷史感興趣,對於翻譯成外語推動海外市場,非常不容易。

Maso Lin(《廖添丁 - 稀代兇賊の最期》遊戲創作總監)

Maso是台灣藝術大學研究所多媒體動畫藝術碩士,根據他的觀察,民間對本土文化感興趣,跟2000年初教育部和文化部資助影響較大。台灣當時流行的電腦遊戲,主要來自金庸小說或中國傳統小說(例如《三國》)。他本人對民間傳說與日治時期義賊俠盜感興趣,除了感到很好玩,加入文化,他覺得具有使命感,做出來會不一樣。

Maso最初花了四個月自資創作,以《廖添丁》為題做兩個關卡,放上網供試玩,賺一點廣告費。在2009年參加廖添丁百年紀念活動的一個歷史研討會,受到大會鼓勵,決定做長版遊戲。後來一直積累資料,逐步發展成大系。但是資金方面,仍不是容易。適逢2019年,《返校》大熱,台灣本土文化與遊戲文化受到關注,有老闆出資投資2000萬台幣,由他領導,組成一個八至九人團隊,在兩年間完成,這個遊戲在台灣受到歡迎。

改編自民間故事廖添丁的遊戲人物設計Photo Credit: 圖片由作者提供
改編自民間故事廖添丁的遊戲人物設計

Maso觀察,遊戲業界改編民間傳說是現時趨勢。台灣的文策院有資金補助,大力提倡本土文化,國際視野。《返校》的遊戲與影視成功,本身是講述台灣一段白色恐怖的歷史;《打鬼》是以道家文化的「八家將」為主;《雨港基隆》是探討台灣228事件。歷史、傳說、神話的改編為遊戲,是現時台灣政策、市場的大方向。

總論

本文所見,台灣海洋文學、歷史文學是有其民間推動與政策、資金會互相推動,當中影視文化也有其影響力。作家需要更多長遠文化政策,特別是解決生活上壓力與田調資金問題,如何協助推廣等等。讓文學作品或民間傳說轉為IP,並鼓勵影視與遊戲媒界改編,台灣文策院近年有政策和資金推動。其中文策院創投有鼓勵本地原創IP故事改編為影視的專門小組和宣傳平台,更設三個十萬台幣獎金,鼓勵本地IP改編。文化局的劇本開發補助金也有鼓勵,改編本地原創故事可以有更大的補助金額。

反觀香港的文學界與其他界別各自為政,對於原著的海洋或歷史小說,涉及較大田調資金與時間,筆者開發一個歷史題材《張保仔》,發現要花六年時間才能出版。現行缺乏針對性的資金支持,也沒有特別文化機構開發相關的創作。至於文學轉化為IP,以及如何推動改編市場。過去一直由商業主導的香港,在1980-1990年代有不少流行文學改編為影視作品,當中以金庸、李碧華、倪匡、亦舒等,2000年以後,隨着香港電影業的收縮,改編風氣大倒退。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