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小鎮像是地球村,「頭城藝術季」國內外藝術家混搭登場

「我叫吳子龍,小鎮像地三國演義裡面趙子龍的球村子龍。」來自義大利來台11年的頭城Giovanni Voneki 用流暢的中文自我介紹,他目前定居頭城,藝術藝術他說這裡給他家的季國家混感覺,他也是內外今年「頭城老街文化藝術季」的表演者之一。

外國人湧入 小鎮成為地球村

今年的搭登藝術季活動,邀請了居住頭城的小鎮像地外國藝術家一起參與。也讓人們注意到這個臨著太平洋的球村宜蘭小鎮,外國人多得令人驚奇,頭城有入圍金曲獎的藝術藝術阿根廷音樂家名明馬丁、有開麵包店的季國家混紐西蘭人丹、有在台北學華文卻住在頭城的內外加州情侶;而外澳的披薩吧,據說衝浪季節常聚集上百個外國人,搭登啤酒、小鎮像地音樂、熱舞的場面,如同國外度假勝地;還有從國外來宣教的青年使命團,為了衝浪人,因而駐紮在此。

「之前就知道每年夏天會有很多外國人前來衝浪,但這幾年則是發現頭城越來越多國際友人來這裡定居,也漸漸成為頭城地域發展的特色。」在地青年彭仁鴻說,他結合返鄉的年輕人,以金魚厝邊為基地,從事地方創生工作,希望吸引更多人來到頭城。他也是連續5年的「頭城老街文化藝術季」策展人,「我們舉辦藝術季,附近的年輕人都會回來,透過這個活動,讓在宜蘭長大、但不同年齡的青年朋友們認識,當他們回到外縣市唸書工作,再提到家鄉時也會有共同的話題,可以說藝術季就像是風箏的線,把這些高中畢業飛出去的年輕人牽繫著。」他說明舉辦藝術季的目的不僅是一場嘉年華,而是串起在地職人、藝術家、旅外與在地宜蘭人的重要活動。

地方創生的目的之一是希望打造更為宜居的環境,吸引更多人回到鄉鎮中,繁榮地方。對於頭城而言,彭仁鴻認為,或許未來移居來此地的人們不止本地人,也會有更多外國人,而頭城會發展成一個地球村。

來藝術季 體會頭城人的生活

在彭仁鴻的規劃下,每年藝術季都有不同的主題,但卻環環相扣,從挖掘在地職人、吸引青年參與、到經驗擴散,多年來已經形成頭城隊的規模,而今年頭城隊陣容國際化,讓老外親身訴說「生活,這樣也可以。」

彭仁鴻特別介紹一場「你懂不懂」的廟口音樂會,「音樂家明馬丁是來頭城過生活的,一直想要認識更多頭城人,所以我們在老街上1796年興建的媽祖廟前舉辦一場音樂會,這場音樂會沒有搭舞台,讓阿公阿媽都參與,希望藉由演唱會讓大家接受明馬丁和吳子龍成為新頭城人。」

「你懂不懂」音樂會
演出時間:7/20 19:30-21:00(免費入場)
演出地點:慶元宮媽祖廟(頭城鎮和平街105號)
頭城文化藝術季圖片提供:頭城老街文化藝術季
跟著在地與國際藝術家認識頭城小鎮,體會過他們在此過生活的感受。鉛筆馬丁(左上)、康潤之(左下)將帶大家散步頭城,明馬丁(右上)與吳子龍(右下)則在無距離的廟口演唱會演出。

當然藝術季更少不了在地的文化呈現,可以跟著鉛筆馬丁去散步,看「大。時代」的場景,聽過去與現在的故事;也可以跟著頭城書法世家第四代康潤之「匾走匾看」帶你去小鎮溜達溜達,看匾額,也看小鎮歷史的人情世故。

「大。時代」記憶散策 帶路人|鉛筆馬丁 時間|7/20 14:00-16:00
靜心書法2.0 匾走匾看 時間:7/28 10:00-12:00
以上兩場需要報名參加,詳情請至頭城老街文化藝術季


除了表演、展覽與散策活動外,還有各類工作坊,將在7月20~21日與7月27~28日連續兩週假期舉辦,為期4天的活動內容豐富,請見活動總覽,並可以訂閱頭城老街藝術季的FB粉絲專頁,隨時接收活動訊息。


相關閱讀

  • 城、結、圍、壯是什麼?為什麼食物多勾芡?你不知道的宜蘭二三事
  • 開蘭第一媽祖熱鬧慶壽 (連明偉〈辨神〉)

核稿編輯:楊之瑜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