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總統初選日前揭曉,柯文媒體雖關注蔡英文勝選的哲超結果,但是越藍對於蔡賴二人領先韓國瑜與柯文哲的現象也有不少分析討論,雖然初選民調具有綠營支持者積極表態以及機構效應的綠的量加成作用,但是精算這也反應台灣政治板塊的微妙變化。
韓國瑜的卻低因素比較容易理解,市政擺爛與吃碗內看碗外的估反態度是其民調持續下滑的關鍵,特別是送中40歲以下的選民支持度中面臨全面崩盤的效應,這也在近期中山大學所進行的柯文大學生調查中得到驗證。柯文哲的哲超民調起伏則有結構性的因素,主要變數在於國內政黨政治整體氛圍與柯在兩岸關係所持的越藍態度密切相關。
設定為美中台藍綠紅三角關係的綠的量「次佳方案」,讓柯文哲民調起飛
具體來說,精算去年九合一大選之後,卻低阿北在韓流來襲的估反逆境下勉力獲勝,大致體現「活下來,就有競爭力」的定理,在民進黨大敗與重建毫無頭緒下,使得柯文哲在面對「蔡柯會」時採取盛氣凌人的姿態,這也讓有心運作蔡柯配的人失去支撐點。
柯文哲與民進黨的分水嶺出現在年初習五點講話的回應立場,蔡英文因為回應習五點講話撿到槍的,這使得對中態度曖昧柯文哲民調呈現萎縮窘境,一度還因為「強盜搶銀行」的說法瀕臨邊緣化的危機。
然而,台灣的民意始終不會維持在凍結不變的狀態中,隨著韓國瑜民調的下滑,以及藍綠兩黨身陷初選紛爭時,其網路聲量又出現回溫的跡象。
厭煩兩黨政治的中間選民與青年選票,赫然想起柯文哲彼時「垃圾不分藍綠」的預言,阿北對於台北市政的熟悉度,也成了高雄與國民黨其他執政縣市的對照組,也為柯文哲投入總統大選創造了條件,這即是他不把話說死,開始接觸各方政治勢力的原因,因為落實市政內容,好整以暇面對藍綠初選後的對手才是柯文哲的聰明選擇。
有趣的是,政治情勢總是快速變化,正當柯文哲做好盤算後,卻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政治判斷,就是希望在美中經貿戰與目前兩岸政治僵局中,展現出有自己能力與中國交往交流的理性形象,顯示自己是美中台或是紅藍綠大小三角賽局中的「次佳方案」。
這顯然也是一個細膩的計算過程,也符合長久以來其所操作的「可藍可綠,白中透紅」的政治策略。
相形之下,雙城論壇儼然成為阿北問鼎中原的關鍵主場,一方面這是目前兩岸具有制度脈絡的地方交流,只要不出現韓國瑜進中聯辦的爭議行程,或是口出「也可選特首」的荒唐言行,把今年的交流走完搶佔鎂光燈焦點,返台後再來點世大運閉幕式的政治高度演說,柯文哲的政治行情應可出現「扶搖直上」或「迎頭趕上」的趨勢。
低估香港「反送中」的能量,親中言論將被支持者懲罰
如果說爭取雙城論壇如期舉行,是柯文哲在九月表態參選前最重要的政治部署,在藍綠政治人物紛紛表態反對一國兩制並聲援反送中遊行之際,柯文哲閃躲的言行反正對比,日前所提出的「兩岸一家親」與「兩岸非國際關係」之說更獲得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的「高度讚賞」,雖然必然引發議論與負評,顯然也是柯文哲評估可以忍受的代價,道理很簡單,「哪有做蛋糕不打破雞蛋的呢?」
問題就在柯文哲與其幕僚低估了反送中的政治效應,雖然四月份起港人對於占中三子的判決結果以及逃犯條例就已經出現社會浮動的氛圍,但柯文哲絕無預料到六月九日反送中的遊行展現的政治能量,這股能量直接挹注在年初提出「四個必須、三道防護網」的小英身上。
直白說,年初蔡英文因為抗拒「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撿到槍,近期再因為「顧主權護民主」的訴求在反送中的浪潮中撿到「原子彈」,就連賴清德也因為參選起手式反對「台灣香港化」也在初選民調中得到政治紅利,逆勢操作的柯文哲卻在此一事件中成為顯性、負面的角色,民調下滑就成了可以理解的事實。
柯文哲的支持者中,以標榜進步價值與公民社會的年輕人占絕大多數,這些人也是新媒體與社群軟體的重度使用者,在直播現場中自然體會香港局勢的險惡與對台灣處境的憂慮,理性與感性的認識,成了當下對於柯文哲民調的懲罰。
這樣的結果,也直接打臉學姊在政論節目中「統獨是假議題」的觀點,這種虛無的態度,往往在現實政治中得到反解釋。
延伸閱讀
- 郭台銘擔憂「修昔底德陷阱」,但今日美中,真會成為昔日英德嗎?
- 台灣公民社會,是中國「銳實力」的照妖鏡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