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史话:定为八月十五始于唐,果馅月饼是明代商人的发明
导读 每年中秋节,中秋哪种月饼最好吃、节史最传统,话定都会成为议论焦点。为月但近两年却有人声称“月饼源自阿拉伯糕点,始于并非中国传统,唐果宋代时才传入”。馅月理由则... 每年中秋节,饼明哪种月饼最好吃、代商最传统,发明都会成为议论焦点。中秋但近两年却有人声称“月饼源自阿拉伯糕点,节史并非中国传统,话定宋代时才传入”。为月理由则是始于“月饼需要烤炉,这不是传统中国家庭的厨具”。甚至就连中秋节本身,也被一些人质疑是“外来”——来源方向却被安到了朝鲜半岛。 如果这两种说法都属实,那我们岂不是成了学朝鲜半岛吃阿拉伯糕点来庆祝中秋?显然太不靠谱。而查阅文献回溯千年,你会发现古人庆祝中秋时,月饼其实根本不重要。 中秋节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周礼。《吕氏春秋》和《礼记》中都记载:“仲秋之月……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仲秋即是中秋,指秋天的第二个月,也就是农历八月。周秦两汉时期,中秋已成为节令,但内容还比较简单,主要是敬老和煮粥,日期也还没固定到十五日。其实直到今天,华南有些地区依然不是在八月十五庆祝中秋,而是在十四或十六日。 到了南北朝,仲秋之月的节庆活动开始向月中靠拢。《荆楚岁时记》将其称为“八月十四”,并提到这天要用红色墨汁点在小孩额头,象征驱病辟邪,名为“天灸”。 至于后世中秋节的重头戏“拜月”,则来自秋分:秋分古有“祭月节”之称,所谓“春分朝日,秋分夕月”。然而秋分作为节气,与月相毫不相干。这就难免出现“祭月节”当天看不到月亮的尴尬情况。于是大概在南北朝,祭月节便从秋分移到了最近的月圆之夜——秋分通常都在农历八月,八月十五自然就成了新的祭月节,并与之前的“仲秋”风俗相融合。 唐朝建立后,干脆以法律形式将中秋节定为八月十五,并规定放假三天,这载于公元738年成书的《唐六典》之中。 公元839年,日本和尚圆仁来到唐朝留学,居住于山东“新罗寺院”——顾名思义,这是一座新罗(朝鲜半岛古国)侨民的寺院。圆仁于此庆祝了八月十五,并在日记中写到“斯节诸国未有,唯新罗国独有此节”。这便是“中秋节来自朝鲜半岛”一说的由来。然而此时距离八月十五成为唐朝法定节日、假日,已经过去了一百年。 圆仁日记如此记载,大概是因为他刚刚来华,还不了解唐朝节日。此时他所认知的“诸国”,恐怕也只包括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用他的日记来证明“中秋是外来”,属无稽之谈。 实际上朝鲜半岛确实看重八月十五,因为这是新罗战胜渤海国的纪念日——半岛庆祝的方式是唱歌跳舞和射箭。而从唐诗来看,唐人庆祝中秋主要是赏月和思乡。有时还吃类似今天片儿汤的食物,可能就是继承自仲秋“糜粥”。新罗人和唐朝人虽然都庆祝“八月十五”,但寓意和内容互不相干。这显然是两个独立起源的节日,只是撞了日期。后世半岛庆祝八月十五时,也加入了赏月的内容,则明显是受中国影响。 但到此为止,仍没有关于月饼的记载。网上很多文章,都喜欢引用苏轼的“小饼如嚼月”,来证明北宋已有月饼。这句诗出自苏轼的《留别廉守》,是一首送别诗,“如嚼月”只是形容小饼形状,和中秋节并无关系。 宋代中秋节确实相当盛大,民众甚至通宵赏月,如《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 然而在节庆美食方面,宋朝人过中秋是吃螃蟹和时令水果,还会喝一种名为“玩月羹”的汤饮,却并不吃月饼。南宋的《梦粱录》和《武林旧事》,是最早记载“月饼”一词的两本书。但其中提到的“月饼”,只是种“四时皆有”的市井点心。还与荷叶饼、大包子、羊肉馒头等一起被归为“蒸食”之列,显然不是后世中秋吃的月饼。 民间关于中秋吃月饼的起源,最流行的说法是:月饼始于元末明初,是反元义军为了在中秋夜起事而发明。这个故事是否真实难以考证,但月饼确实是在明朝前中期忽然出现。明代《宛署杂记》在描述中秋时,就说“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馈,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明朝月饼其实就是普通面饼,而高价果馅月饼是商人炒作。 果馅月饼作为明代市场竞争出来的商业化产品,有专门的烤炉生产也是理所当然。因为普通中国家庭不习惯安烤炉,就认为月饼来自阿拉伯人,这逻辑实在难以成立。如果非要给月饼找出点海外血统,倒不如看看“广式月饼”的糖浆皮——不同于酥皮月饼,糖浆皮并非中式面点做法。一般认为,这是广州在晚清开放通商后,学习西式点心的产物。 其实糖浆皮过甜,不太符合国人口味。但是相较于酥皮,糖浆皮制作简单,可以工业化流水线生产,近几十年来一直在市场占据主流。直到近些年随着民众对于健康和传统越发关心,酥皮月饼才有复兴之势,各种低糖新式月饼也层出不穷。想想明代月饼原本就是个无糖大面饼,如今的月饼市场倒算是一种复古了。 不过要说复古,放假、欢庆、拜月、祈福,这些才是真正的中秋传统。至于吃不吃月饼,吃西点饼还是中式饼,其实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提到中秋时,我们能想到些吃月饼以外的事儿。否则,一个传统节日单薄到只剩下吃,就失去了灵魂。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南海墨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碘溶液标准物质:高纯度分析校准基准,科研必备
- 鍏虫敞浜虹被鑱屽満鍋ュ悍锛氬垱鑱斿伐鍦哄彂甯冣€滆仈鍚堝姙鍏?.0鈥濅骇鍝乢涓浗灞变笢缃慱闈掑矝
- 地铁英伦风:百册英文图书在3号线漂流(图)
- 加大帮扶力度助推文化产业发展
- 强监管信号明确 监管部门从严从快查处违规减持
- 孩子在家上网课 也要防沉迷
- 强化《条例》贯彻落实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 北市警爆風紀醜聞 警員疑與毒蟲勾結遭辦
- 没有卖不掉的货,中南最大批发市场催生“折扣商超之王”
- 定了!本周六,这里将有一场轰动海宁的婚礼!
- 捷豹路虎召回部分2015款新揽胜和新揽胜运动车辆
- 凤香型白酒酒海贮存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二)
- 广西南宁:开展药品及防疫用品专项检查
- 入秋乾癬復發!中醫師提醒:1飲品絕不能碰 麻油雞、薑母鴨也要避免
- 爱车机油变黑到底该不该换掉 浪费就是犯罪
- 缁i煹鑼堕鏃楄缇 婀涘北琛楅亾寮€鍚€滈泤瓒f枃鍖栤€濈郴鍒楁椿鍔╛涓浗灞变笢缃慱闈掑矝
- 乙酸铅滴定溶液标准物质:铅离子检测的精准校准溶液
- 2022年春运昨日拉开大幕
-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融城一体化!斜桥亮出全域土地整治“新速度”
- 青岛最牛驾校又出新举措 补考不花学员一分钱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