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台灣人英文不好是因為「缺乏說英語的環境」,這種說法合理嗎?

文:Yawen

這篇應該也算是台灣一篇閱讀筆記,但比起看到書中某段話後的人英反思,這篇想聊的文不為缺內容是繼上次看《雙語國家狂想》這本明顯是反對雙語政策的書,這次看《雙語教育:破除考科思維的好因20堂雙語課》這本支持雙語政策的書籍後,兩本書提出了同一個概念,乏說法合但對於這個概念,英語我卻有些疑惑。境這

同樣議題卻不同觀點的種說兩本書

兩本書,持相反的理嗎立場,但都提到了一個概念:台灣缺乏說英語的台灣環境,也都認為這是人英雙語政策推行困難的原因之一,但我的文不為缺疑惑是:

  • 到底怎麼樣才算是「說英語的環境」呢?
  • 台灣缺的真的是說英語的環境嗎?
  • 如果不是,我們應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雖然《雙語國家狂想》或是好因《雙語教育:破除考科思維的20堂雙語課》這兩本書的觀點不同,但都不約而同地提到台灣缺乏說英語的乏說法合環境,把台灣人英文不好的英語原因歸咎於課堂之外沒有辦法英文的環境。但這樣的原因合理嗎?

常接觸就能學會語言?

我與我沉迷的日語遊戲

我先說個故事,曾經我非常喜歡玩一個手機遊戲,是需要藉由闖關來換取角色和故事,這是個日本的遊戲,沒有中譯版,連英文版都沒有,裡面的角色與換取到的故事也全部都是日文的,遊戲畫面和操作頁面也當然都是日文,當時我大學畢業才剛開始工作不久,工作不多不常加班,玩的時間很頻繁,一整天下來,除了上班8小時沒玩,下班後每天都玩超過4-5個小時,周末更是除了有朋友邀約,幾乎都掛在遊戲上,不然就是花時間研究遊戲內容。

為了換到想要的角色和故事,也為了瞭解換到的角色故事和故事內容,丟google翻譯也好,找網路上的翻譯也好,甚至會截圖,找會日文的朋友教我上面寫了什麼,可以說為了這遊戲,也為了瞭解那些日文,我花了不少心力,以書中所說的「建置語言環境」,我當時應該可以算是符合「日語環境」了吧!

但花這麼多心力,別說當時,我到現在我還是不會日文,去了日本一樣是用英文和比手畫腳溝通,就算路上遇到日本人,我也只能比手畫腳,用破爛的日文幫忙指路阿。

所以,多接觸就能夠學會語言嗎?至少從我的例子來說,恐怕不見得!

台灣真的缺「環境」嗎?

第二個問題:台灣真的缺少說英文的「環境」嗎?

根據內政部的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9月底,不含中國港澳,持有效居留證之在台外僑居留人數(不含大陸港澳)計78.4萬人,外國人入境台灣的比例也有83萬902人次,如果數字不好理解的話,如果是住在雙北地區的人,走在路上,應該也很常會遇到外國人。

先不說這些數據上和實際上遇到的外國人們會不會說中文,也不論這些外國人是否來自英語系國家,也不論他們的英文是否能夠好的能跟其他人進行「英語對話」,但至少在雙北地區,能夠遇上住在台灣的外國人,或者來台灣旅遊的外國人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就算不是外國人,各大學、國高中也多多少少有English Corner等其他鼓勵學生說英文的課程或活動,已經畢業離校的人,也有很多英語口說社團可以參加,線上的或者實體的都有,尤其是雙北都會區中,要說英文,雖然無法跟英語系國家比,但就我個人看來,在台灣還是有很多機會可以說英文的。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如果我上面的數據和各種舉例還無法說明在台灣的英語口說機會,那再說幾個故事來說明:「沒有環境」或許是個人選擇!

故事一

之前跟家人在德國、瑞士旅遊的時候,因為是自由行,所以難免會被搭話,而且這些人一般都是說德語,但當我表示我聽不懂德文,當然這些人的英文也不是都非常好幾乎每次,這些人就會很親切地轉換成英文,甚至有時候,連我爸媽都會穿插幾個字,我爸媽的英文其實不怎麼樣,頂多就是能聽得懂三四成,說也只會幾個單字,但因為有我在中間翻譯,有的時候他們還是能插上幾句的。

如果這是台灣,在火車上被搭話,發現對方不懂中文,只聽得懂英文的情況下,有多少人願意改成英文對話?

故事二

換一個故事,地點轉換成台灣。也是我個人的經歷,我不久前去綠島玩,在民宿的大廳寫明信片時,突然發現隔壁的人也在寫明信片,因為看對方是華人面孔,明信片上寫的也是中文,所以我用中文搭話,聊了兩句,發現對方講中文不太順,而且有口音,一問之下才知道對方是香港人,因此主動問:那用英文聊會比較好嗎?最後我們全程用英文聊天。

問:如果是你,遇到的是這兩位香港人,請問你會怎麼做呢?

台灣不缺環境,缺的是需求

《雙語教育:破除考科思維的20堂雙語課》這本書中提到:別讓學生成為教室裡的「客人」,雙語教學終歸要「回歸語言溝通的本質」,但解決方式卻是說台灣缺少「英語的環境」?但會不會,台灣缺的不是環境,而是「說英語的需求」?或者說缺乏「可以換個語言跟別人說話」的概念?

前面用數據和例子提到,台灣其實有許多機會能夠說英文的,但這些機會是否被充分利用?又有多少人願意用一個自己其實沒那麼熟悉的語言跟別人交流?

如同我前面提到的故事:

在火車上遇到不會說中文的人,即使是簡單的幾句對話,有多少人願意開口?

遇到一個中文說的不是那麼好的外國人,有多少人願意換個語言跟對方聊天?

多年前,《小孩不笨》就說過的事情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新加坡的電影《小孩不笨》?

電影中有一段小孩的旁白是這麼說的,不想看影片也沒關係,這邊引用了裡面的一段話,但強烈建議搭配畫面觀看,畫面非常生動呢!

大人總以為,跟我們說很多話,就是溝通了,其實他們都是自己講,自己爽,而我們都是假裝在聽,然後一邊進,一邊出,我們到底有沒有聽進去,他們不管,只要他們有講就算了,大人說了那麼多話,為什麼不明白,多了就無法消化的道理呢?有時候,真的很想把話說清楚,但說什麼都要被罵,所以我們慢慢就變成啞巴了!

反思:雙語政策和108課綱

最後,也想藉這篇文章的機會,提出一點反思:

當我們推出「雙語國家政策」,希望學生能夠有雙語能力,但端出來的措施卻是讓非英文科的教師講英文?強調只要學生多聽多看,他們就會理解了。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