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令洋
銀行員龍瑛宗之眼:一種計算視角的百年本誕生
文學對銀行員來說是幾乎無用的技能,但銀行員的前們窮感眼睛對文學來說,卻是冒的貧的不的帳一種嶄新的視角。
銀行是險龍惜近代社會的產物,日治時期才引入台灣的瑛宗用算機構與制度。在清領時期,出來類似於銀行的說裡機構僅有「媽振館」,是直接主角一種從事放款業務的私人機構。媽振一詞,貼上源於英文Merchant,百年本這類機構可以提供茶商資金,前們窮感或是冒的貧的不的帳以茶葉進行抵押進行融資。但是險龍惜一八九五年以後,日本政權對金融機構的瑛宗用算需求不再只是借放款,在殖民地發行獨立的出來貨幣,是重要的統治方針。於是日本國會於一八九七年通過《台灣銀行法》,並於一八九九年正式成立台灣銀行。然而,台灣人其實費了一段時間才習慣將錢存到銀行,台灣的商賈們也並不那麼信任官方的銀行,而開始陸續成立自己的銀行。
一九二○年代緣於日本經濟大恐慌,日本第二大財團鈴木商店倒閉,身為最大資金來源的台灣銀行也受到波及,一度面臨停業的命運,直到一九三○年才重上軌道。也就在這一年,二十歲的劉榮宗從台灣商工畢業,透過佐藤老師的推薦,進入台灣銀行任職。
早先他被調往南投分行,一九三四年才又調回台北總行。如果他像「張的」一樣,做一個安分守己的銀行員,也許他會掉入無聊生活的迴圈之中。但劉榮宗沒有,因為文學像是有著翅膀飛進了他的人生,而他透過閱讀,也終於有飛出生活環境侷限之外的可能。
由於求學階段在書店立讀,劉榮宗進入了文學的世界,作文在學校也經常得到老師的誇獎。一九三六年,他得知朝鮮人張赫宙以〈餓鬼道〉一作,入選了《改造》雜誌的懸賞小說,深受刺激,決定開始創作〈植有木瓜樹的小鎮〉。這個故事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劉榮宗以筆名參賽,並且獲得了佳作獎,得到五百圓的獎金。這足以讓他向銀行請一個月的假,開啟一場東京之旅。而台灣的文壇至此多了一位不可略過的人物——龍瑛宗。
這聽起來是個勵志的故事,一位普通的銀行員,因為愛好文學,充分運用業餘的時間精進自己,終於被文壇看見,從此過起不一樣的人生。但回到他的小說中,卻到處充斥著沉默頹喪的氣氛。〈植有木瓜樹的小鎮〉的主角陳有三,是一個來到台灣中部某小鎮的街役場(鎮公所)任職的會計助理。初到新環境,理應有點緊張興奮,但迎接他的卻是一個死氣沉沉的環境:街道髒亂、柱子發黑,巷弄裡房屋雜亂,小路潮濕,散發著小孩的屎尿臭味。
街道外面是M製糖會社,大片而高的甘蔗田被他寫為「紋風不動」。接續空間營造的腐敗氣氛,陳有三接下來要面對的一連串人物,如洪天送、林杏南等,將會用生活與言語告訴他,理想與現實的落差,以及小知識分子經濟上的種種困窘——不至於真正餓死,卻沒有任何突破的可能——而他自己也彷彿逐漸步入他們停滯而腐敗的氣氛,陷入生活與精神的貧窮。
而這種氣氛將透過「計算」這個行為來營造。龍瑛宗的貧窮感不同於其他作家,是用算出來的,他甚至不惜在小說裡耗費篇幅,直接貼上主角陳有三的帳本:
收入 | 二十四圓 | |
支出 | 伙食費 | 八圓 |
房租 | 三圓 | |
水電及木炭費 | 一圓五十錢 | |
給家裡匯錢 | 五圓 | |
書籍費 | 三圓 | |
雜費 | 三圓五十錢 | |
結算收支 | 零 |
還不只如此,這篇小說裡充滿了各式各樣的計算,以及數字的比較。陳有三的月薪一年調一圓,就算十年後,也不過三十四圓而已。同事洪天送的聘金一千二百六十圓,其中新郎方面購置新婚傢俱要五百圓,剩餘的七百六十圓支付新娘;廖清炎發牢騷,高呼知識無用論,因為薪資只能保障生活,藝術作品唱片至少一張三圓,受薪階級幾乎沒有餘裕,還不如一開始就不受這種教育;陳有三跟貧困且長子患病的林杏南租房,房租、伙食、洗衣費一切包辦,一個月十二圓就好——雖然費用和目前接近,但眼看林杏南的困境,陳有三無法拒絕。
龍瑛宗對於每樣物件的價格都寫得極為詳實,這不僅在〈植有木瓜樹的小鎮〉如此,此後諸多作品也都有這樣的特色。〈夕影〉中的老太婆每個月從K家拿到三元補助金;〈黑妞〉中的阿燕被以一百五十圓賣到廖家;〈趙夫人的戲畫〉中,在山豬的奔走下,將冬蘭以四百五十圓賣到南部私娼寮,並抽了二十四圓的介紹費。〈宵月〉中彭英坤住的地方房租每月三圓,他欠下賒麵的款項是二圓六十五錢;〈某個女人的紀錄〉中,女人作洗衣婦,洗四個家庭的衣服,月收入約十圓。〈青雲〉中的陳浩川,不同工作領不同薪資,職稱是通信事務員的時候,工資是日薪四十錢,當車掌的工資二十圓,考上司機後月薪六十五圓;〈崖上的男人〉從鄰居處通融了五圓,但根本不夠火車費……
回到〈勁風與野草〉,故事的後來,龍瑛宗筆下的杜南遠曾因為討厭數字,想換環境,於是離開銀行,進入報界服務。對照作者龍瑛宗本人,他也曾在隨筆中表明自己討厭數字。可是受過長期職業薰陶的龍瑛宗,卻永遠無法擺脫數字與各種計算,這是他認識社會的基礎,未來也將成為他寫作生涯的重要特色。
書寫貧窮:嶄新的文學主題
龍瑛宗並非左翼運動的支持者,但是作為資本主義最前線的銀行員,以對數字的敏銳度為基礎,讓他得以和自己年輕時候的文學素養接軌,成為一位經常書寫「貧窮」主題的作家。在〈早霞〉這篇小說裡,主人公伊章想要以文學為事業的起源,是讀了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小說《窮人》,〈早霞〉中還特別提到,他是在城內的書店買下了這本書的,這與龍瑛宗過去喜好逛書店的經驗的相符,極有可能就是按照自己的文學起點去設計這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