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韓國「N號房」背後的厭女脈絡:壓迫一直都在,只是我們習以為常

文:何佳蓉

厭女症(Misogyny),韓國N號後也稱為女性貶抑。房背厭女症可以透過多種方式表現出來,厭女壓迫包含社會排斥、脈絡性別歧視、直都只們女性貶抑、習為物化女性等等。韓國N號後厭女並不是房背單純地「厭惡女性」,男性和女性都會產生厭女的厭女壓迫情緒。在政大法律系王曉丹老師主編的脈絡《這是愛女,也是直都只們厭女》一書裡提及:

「我們很容易以為,厭女只是習為少數人的極端情緒,但過去的韓國N號後研究成果告訴我們,事實並非如此。房背本書要強調的厭女壓迫是,厭女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根深柢固,厭女早已滲透到我們的自我、關係與社會網絡之中。」

王曉丹老師也比較了性別歧視與厭女的差別:前者是因為性別造成的差別待遇,來合理化父權的社會秩序;而後者則是把女人在「好女人」和「壞女人」之間做出歧視性對待並懲罰後者,以鞏固父權統治規範的系統。

日本著名的女性主義學者及婦女運動者──上野千鶴子曾說:「所謂的『好女人』是每個男性在心中都會建立一個女性的形象,認為女性是乖巧、溫順、聽話的,而不符合他們內心想像的就是『壞女人』;厭女的情緒使他們合理化對於『壞女人』的批評和攻擊。」

女性主義是什麼?女權要爭取什麼?

「xx主義」常常讓人聯想到激進的、想要灌輸他人思想的。但特別的是,女權運動的核心主旨不是想讓女性對抗男性,而是想真正改善社會中,因性別造成的不平等現象。

近期不斷延燒的南韓「N號房事件」,即是能深入探討的好例子。在Telegram裡滿滿都是受害女性身處如同地獄的照片和影片,其中受害的女性高達74名,更有16名是未成年少女。

在聊天室裡的會員,必須要發表侮辱女性的言論、上傳其他影像才不會被退群。因此許多男性的前女友、女性朋友,甚至是家人都不知不覺成為了受害者。初步統計,會員數可能達27萬人,他們都是付費在觀看這樣泯滅人性的影片。

觀看者究竟從中得到了什麼?

韓國《國民日報》的一位記者提到:「一起強姦吧」一詞,對裡面的男性來說就像問候一樣。聊天室裡的男性們藉由性虐待和欺凌女性,來獲取快感和滿足。在他們的心中,女性是發洩的玩物,而不是一個主體,更不是一個「人」。

受害者的住家地址被公開在群組裡時,甚至有會員在群組說:「我要去她家,有人要一起輪姦她嗎?」如此恐怖的話竟能被當作玩笑,事件爆發後除了事件本身被熱搜,更多人在意的是「如何看到N號房的影片」。論壇上無數的「卡」、「坐等影片」已經成為常態。

這些女性不斷地在經歷一次次的傷害,一輩子都要擔心身旁的人是不是看過了影片。與此同時仍有些人在檢討這些被害者,說他們太粗心,沒保護好自己。第一段提及的女性的厭女情緒即在於此。時間久了女性開始認為是自己的錯,自己也須負起一些責任,進而譴責自己。但真正該被檢討的從來不是被害者,而是那些犯罪的人。

壓迫其實一直都在,只是我們習以為常

這次的事件是有脈絡可循的,不是一個偶然,更不是單獨的。雖然社會一直在進步,但將女性和弱勢框架在一起的思維,依舊存在且根深柢固,只要仔細觀察便能發現。

我從小就常常聽媽媽說:「女生沒事穿著不要過於暴露,很危險。」若是穿裙子就會被叮嚀要早點回家,但為什麼呢?為什麼女性要因為穿著,而擔心可能遭遇到危險,男性就不會面臨這樣的問題?

在網路論壇上很容易見到網民對於一個展現好身材的女性,用難聽的字眼評論她。而若今天角色調換成男性,大家多會稱讚、崇拜他的體態,這樣的例子只要上社群網站、論壇就能看見。性別平權不是一個新的議題,但不可否認這樣的壓迫依舊存在,且影響社會很深。更可怕的是,我們已經麻痺且習以為常了。

我們能做什麼,來改變或抵抗長期累積在社會中的習慣呢?

  1. 要能適時地質疑和反思所接收到的訊息:當身旁的人對於某件事都具有相同觀點時,要冷靜想想是不是有其他的立場,不要人云亦云。
  2. 避免沉默螺旋的現象:看到身旁朋友做出逾矩的行為時,要勇敢指正他,不要默許這樣的事情一再發生。就如同N號房裡的20幾萬人,只要有一人願意檢舉或公布,或許就能導正裡面觀看者的思維,減少一些傷害。
  3. 避免在網路上使用情緒性且帶有攻擊性的字眼,「鍵盤俠」的存在是沒有必要的。
  4. 努力拋開成見和刻板印象,許多事如果願意深入了解,將會有更多的收穫,甚至改變既有的認知。

當我們在批評這個世界很糟糕時,要記得我們也不該成為那樣的人。即使對世界感到無力,我們也要相信只要自己願意去嘗試,總有一天能改變一點什麼。社會裡已經充斥著太多的惡意對立和爭執了,學習當個溫柔的人。期許我們能一起練習和努力,讓世界變得美好一點點。

延伸閱讀

  • 韓國「N號房事件」:層出不窮的性犯罪,27萬名觀看者都是加害人
  • 韓國性犯罪震驚世界,我國的「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有哪些保護措施?
  • 韓國「N號房事件」:從父權到厭女,「27萬名趙主彬」能夠繩之以法嗎?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