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瑞邦(Tucker Chang)
全球最重要海上貿易航線之一的聖嬰巴拿馬運河(Panama canal)面臨缺水惡化危機,巴拿馬運河管理局(ACP)於9月30日宣布,現象修該運河每日通行船隻數量將從32艘次削減至31艘次,惡化這已是旱季今(2023)年8月以來的第二次下調,盼以此緩解預計會持續到明(2024)年的降雨家估嚴重乾旱衝擊。
根據《路透社》(Reuters)報導,量巴量專巴拿馬運河管理局為節省用水量,拿馬早在數個月前便已實施各種船舶通行限制,運河嚴重其中包含限制各船舶的缺水吃水深度,以及下修原本平均可達36艘次的度下每日航運量。
巴拿馬運河管理局於公告中強調,日運該因應措施是持續面對缺水危機所須施行的額外調整,新規定將從2023年11月1日起開始執行,至年屆時31艘次的聖嬰限額中,每日最多僅有9艘船隻能通過吃水更深的現象修新巴拿馬運河船閘(Neopanamax lock),另有22艘船舶能駛過原有的巴拿馬型船閘(Panamax)。
《路透社》另指出,該管理局當前也更改巴拿馬型船閘以及新巴拿馬型船閘的時間表,希望航運公司能藉此自行調整行程,以減少不必要的等待時間與行程延誤。
巴拿馬的缺水問題有多嚴重?
國際事務分析網站《世界政治評論》(World Politics Review)轉述美國史密斯森熱帶研究所(STRI)的統計數據表示,巴拿馬今(2023)年春季和夏季的降雨量皆創數十年來最低,巴拿馬運河周邊地區近兩年來更經歷該國迄今143年有氣象紀錄以來最乾燥的時刻,平均降雨量低於正常值約30%至50%。
據《美國廣播公司》(ABC)解釋,美國於1904年開始修建的巴拿馬運河至今已有109年的歷史,每當船隻行駛至該運河時,船閘系統會灌入鄰近深約26公尺的加通湖(Gatun Lake)淡水來上下運載船舶,一旦該湖泊缺水就有可能使這個如同「水電梯」(Water elevators)一樣的承載系統無法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