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手機和行動網路之後,科技產業的下一隻金雞母可能是⋯⋯「有感AI」?

去年許多觀察家(包括我),手機都在討論手機和行動網路之後的和行後科下一隻金雞母(帶動技術創新和購買潮的產品)會是什麼。

現在的動網金雞母

以最近十年來看,手機和行動網路是技產金雞「金雞母」當之無愧;這兩者帶動的App經濟、網頁服務、業的⋯金融科技、下隻對傳統通訊方式(打電話)和工作型態(戶外遠距上班和開會)的手機顛覆、以及任何你想得到的和行後科相關應用,都為相關產業帶來了龐大的動網收益。

例如在〈Apple的技產金雞終極金雞母:商業模式的轉型?〉這篇文章中提到Apple作為單一公司,僅提供了手機和相對小規模的業的⋯網路服務,就達到了這樣的下隻數字:

以2021年為例,iPhone為Apple帶來的手機營收是1920億(美元,以下同),和行後科剛好佔了全年總營收3660億的動網將近一半;而在它剛推出的2007年,則只有少得幾乎可以忽略的1.23億。

而且,這1920億還沒算進大多數是iPhone軟體的App Store營收。Apple並沒有直接公開App Store的營業額,但根據可靠的業界估計數據,光是分潤給軟體開發商之後得到的淨利,就已經達到幾百億之譜。

(編按:根據公開資料,整個鴻海集團的年營收也「才」1750億美元。)

而像是Google或Facebook、Amazon這些公司,也拜行動網路崛起之賜,在創立一段時間之後獲得了突破性的成長。

然而上述這些產業已經逐漸飽和,都會陸續遭遇瓶頸,甚至可能被型態更新、技術更先進、嗅覺更敏銳的後起之秀取代(想想曾經雄霸一時的Yahoo)。

那麼,目前看起來,有哪些檯面上的技術可以在十年後達到這樣的目標?

AR/VR曾經是前兩年的熱門話題,然後是Metaverse,電動車也在幾家科技公司的臆測名單之中;但前兩者至少目前都還不成氣候、也還沒有找到商業上的突破點。而對於Apple來說,現有的「iPhone+App Store」即使沒有新技術的出現,應該也還可以穩穩的再賺個幾年的錢。

但其他廠商呢?如果沒有比iPhone或Android更先進的手機系統、也沒有App Store,還有機會靠下一隻金雞母翻轉市場嗎?

下一隻金雞母:「來自」AI

雖然我對目前的AI應用成熟度、以及策略面的產業共識(例如我一再提出的「當責」問題)仍持保留態度,但不得不說,這下一隻金雞母可能就來自AI(人工智慧)。

從技術面來看,雖然目前的AI技術還相當於「才剛能見人」的一年級程度,但未來隨著硬體速度、演算法、機器學習能力、以及類神經網路的發展,幾年之內應該可以看到長足的進步。

現在還不能說「手機+AI」就會變成什麼了不起的東西,因為沒有那麼單純。未來的手機之所以會變得更好用,並不是因為「加上了AI」,而是「手機加上了經過AI強化的應用」。

這也是前面我說「金雞母『來自』AI」,而非「金雞母『就是』AI」的理由。

蘋果直營店開賣iPhone 14  民眾搶先入手Photo Credit: 中央社

當然,在AI獲得普遍應用之後,提供AI服務的廠商也可能會發財;但可以將它們視為「未來的Google」:提供了使用者不可或缺的服務,但營收多半來自B端(廠商)。而像Google這種規模的服務商,在「滿地開花」幾年之後,也可能只會整合成剩下少數幾家。

至於消費者直接接觸的前端,則會廣泛得多;如各家手機、電腦、電視(幾乎所有連網設備都可以算進去),以及各家透過App或網頁提供服務的廠商,都會是「未來Google」的顧客。

其實目前的手機都具備了基本的AI能力;例如iPhone X之後的機種就配備了稱為「神經網路引擎」的晶片,用於影像處理、拍攝穩定、機器學習(ML)、AR應用等等。雖然目前還沒有直接提供直接有感的AI功能給消費者,但加上連網功能之後,進階到「有感AI」並不是難事。

「有感AI」

所謂「有感AI」,主要的條件在於(這是我的定義):

  • 消費者能直接感受到AI的協助
  • 能將原本繁瑣或費工的日常事務做得更好,明顯節省使用者的時間
  • 不一定要是影像處理這類的大量運算工作,而是一般工作者需要日常反覆進行的作業
  • 為消費者在大量資訊中快速找出最快的消費路徑

要找出AI適合的行動應用,就要回歸到手機作為「個人通訊與娛樂裝置/資訊產銷終端」的本質,再來觀察AI能夠帶來什麼飛躍性的進步。

手機剛問世時,就只是單純的行動電話;加上簡訊和網頁瀏覽功能之後,進入了圖文傳播與資訊消費時代,而在「貪食蛇」登上手機之後,還陸續壓垮了幾乎所有行動遊戲裝置。

而攝影鏡頭、錄音、網路社群和影音平台的出現,則在「資訊消費」之外再加入了「資訊產製」功能;4G/5G網路的出現,更將資訊產銷推到了即時更新的境界。

而上述這些進步的組合,也讓手機使用者有了自由選擇以圖文、影片、聲音、書籤、郵件、傳訊、線上會議來遠端溝通和工作的選擇。

日常工作的AI化更重要

上面之所以迅速回顧了一下手機歷史,在於幫大家重新理解手機應用的幾個基本目的:

  • 資訊終端機(舉簡單的例子來說,就是瀏覽網頁查資料)
  • 資訊內容產銷工具(拍影片、看別人的影片)
  • 資料處理、整合、製作(寫文章、剪接影片、整合內容做投影片等等)
  • 娛樂平台(玩遊戲)
  • 個人資訊管理和查詢(行事曆、通訊錄等)
  • 遠端傳訊、社交、工作平台

這些都是手機已經能做、而且做得還不錯的事情;之後可能還有個人健康追蹤、衛星通訊之類已經存在、還還不成熟與普及的應用。

photo_(1)Photo Credit: 中央社

那麼再回頭看看,這些事情上AI可以幫什麼忙?很多很多,而且不見得在我們想像得到的地方。

最近非常流行的AI應用展示,主要是以OpenGPT技術為主的文字對談、以及諸如Midjourney這類「文字指令自動生成繪圖」服務,而且產生出來的結果已經相當令人驚豔。

「有感AI」x「基本應用」

但這類應用目前還不是我所說的「有感AI」。「有感AI」會首先出現的應用,是在「有感AI的四個條件」與「手機應用的基本目的」交會的地方。

舉例來說,目前國外業界已經在討論的應用點,是大家可能都不會太注意到的「提醒事項」(to-do list)。這是一般人可能天天都在用,但是覺得並不聰明的功能:反正就是要做什麼事情就一件一件寫上去、做完了就打勾,如此而已。

但因為這些事項可能彼此有關聯、也可能有優先順序的差異,並且還可能連結到行事曆和通訊錄的資料,所以如果能以AI統整連結,或許可以讓使用者的個人工作效率更高、對進行中專案的掌握度也更好。

或者舉我非常喜歡用的例子,就是電腦和手機上都有、還可以互相同步的「通訊錄」。通訊錄中其實埋藏著非常多的數據,包括人名、地址、公司、關係等等,如果能仔細分析,就有機會獲得非常多的深度洞察。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