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運用社會網絡分析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十年間「台積大同盟」要居核心

文:黃世竹(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 本文改寫自作者碩士論文《台灣半導體產業董監網絡的運用業發結構凝聚(2010-2020)》(2022),該文同年獲得台灣社會學會碩士論文獎。社會

近年來,網絡半導體產業在台灣的分析影響力愈來愈高,其不只是台灣體產同盟當前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更牽動了國際地緣政治的半導角力關係,而成為台灣的展年「護國神山」。不禁讓人好奇,間台積大居核為什麼台灣的運用業發半導體產業能發展的如此成功?

經濟社會學的理論強調,企業透過各形式的社會合作往來,形成了複雜的網絡網絡關係,對於企業運作起著關鍵影響。分析如張忠謀過去就曾表示,台灣體產同盟台積大同盟是半導幫助台積電能戰勝三星的致勝關鍵,即可顯見網絡之重要性。展年本文試著運用社會網絡的分析視角,呈現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網絡圖像,並討論該網絡對於企業發展的影響,希望能一窺隱藏在產業發展背後的網絡線索。

鑲嵌於網絡中的企業

自從Granovetter提出鑲嵌理論以來,企業網絡的議題受到廣泛研究,從企業的績效、銀行往來、存活率、政治行動、公司治理、制度擴散等各面向,都可以發現網絡在其中顯著的影響力。從鑲嵌論的觀點來看,企業的運行總是鑲嵌於網絡之中,即使兩間企業沒有直接的往來關係,也可以透過共同來往的第三家企業,形成間接的連結,使企業聯繫到更大的網絡社群之中,而受之影響。在這些直接或間接的連結之下,整個產業形成一個複雜交織的網絡生態系,當企業所鑲嵌的網絡結構不同,會使其面臨不同的機會和限制,企業所鑲嵌的網絡社群越緊密,企業之間可以更快速地傳遞資訊,同時,也會有更強的信任而產生集體凝聚意識。

1-1
圖1:此圖為Heemskerk &Takes(2016)研究中所繪製的全球前百萬大企業的董監事網絡圖。可見全球企業之間已經鑲嵌在複雜交織的網絡之中。

隨著網絡研究的不斷發展,網絡理論模型也逐漸完善。Moody和White提出的結構凝聚(structural cohesion),在結合Simmel、Granovetter等人的理論基礎上,發展出一套測量群體網絡緊密程度的可靠測量方式。此外,該理論指出,在一個連結較不緊密大群體中,還存在數個關係更緊密的小團體(如後文圖3所示),有助於深入了解不同個體在網絡結構上的差異,實現更細緻的分析。因此,用結構凝聚理論進行網絡分析,能更好地理解網絡特性。

企業組織間的網絡關係十分多樣,例如供應鏈交易、技術合作、策略聯盟等,本文分析受到廣泛關注的「董監事跨坐」(interlocking directorates)網絡。該網絡是指某一董監事同時擔任多家公司的董事會成員,透過這樣的董監事,不同公司之間建立起網絡連結。如圖2中,公司甲、乙、丙,透過董監事a、b,即形成了連結,而公司丁和其他公司沒有重疊董監事,因此在網絡中與任何公司均未建立連結。

2
圖2:董監事網絡建構|Photo Credit: 本文作者提供

半導體產業的網絡圖像及其變遷

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網絡結構特質是什麼?網絡分析的一大優勢在於具備強大的視覺化能力,可以幫助我們快速了解產業網絡的特色。筆者以2010年和2020年的半導體產業董監事網絡為例,運用結構凝聚法進行分群分析(見圖3)。繪製軟體會將屬於同一網絡群體的企業節點,用同一色塊圈住表示,而每一節點的顏色表示節點所屬子群體之緊密程度,節點顏色越深,表示其和其他節點之關係越緊密。

觀察2010年的半導體產業網絡,可以看到,多數企業都連結至一個特大的網絡群體,這說明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此時已經具有一定成熟性,企業彼此間具有廣泛的路徑加以連結,形成一個頗具規模的社群,讓企業之間能快速的交流,即使是邊陲、較不重要的中小型業者,也可透過網絡關係而在場域中獲得一席之地。

透過網絡圖,我們還能進一步比較半導體產業的晶圓雙雄台積電和聯電,在網絡策略上的差異。可以發現,2010年時,聯電集團處於網絡最核心位置,並和其子公司及一些其他規模相對較小的企業,形成相當緊密的社群(見紅色、橘色節點)。相較而言,台積電此時則在最大網絡群體中較邊緣的位置,並和世界、創意、精材等子公司,獨自形成一個小團體。

自成立以來,聯電一直以善用網絡經營聞名。甚至在新聞媒體上,「聯家軍」的報導用語經常出現,這一特點也可以從網絡圖上清晰觀察得到。相對的,台積電則更注重技術深化,面向國際市場,因此在當地網絡中的主導地位相對較低。

然而,隨著技術和產業競爭進入新階段,台積電也逐漸改變經營策略,2012年,台積電提出了「台積大同盟」的相關構想,宣示其轉向在地化的網絡經營。

觀察2020年的半導體產業網絡,可以發現,聯電和其社群雖然仍連結不少公司,但連結程度已不如過往緊密。相比之下,台積電則已經位居於網絡核心位置,並和眾多企業建立緊密關係,台積電社群此時甚至比聯電社群更具規模。顯而易見的是,台積電已經成功轉型其經營策略,十年間深耕在地的企業網絡,成為網絡中的核心企業之一。透過簡單的網絡圖快照,我們可以明顯看到晶圓雙雄的策略變化和消長。

3-1
Photo Credit: 本文作者提供
3-2
圖3:半導體產業網絡結構凝聚圖像(上圖為2010年,下圖為2020年)。同一色塊圈的節點表示屬於同一網絡群體。節點顏色表示其所屬子群體之緊密程度,白色為0,青色為1,青綠色為2,綠色為3,橘色為4,紅色為5或以上,數字越大即表示節點所屬群體越緊密。|Photo Credit: 本文作者提供

最適的網路策略?網絡的效應探討

從前文可知,半導體產業的企業網絡結構在不同企業及時期都有不同,衍伸出來的提問是:不同的網絡結構如何影響企業?

網絡效應一直是學者廣泛關注的問題。在Uzzi的一系列研究中發現:網絡鑲嵌對於企業來說可能是一把雙刃劍。網絡可以為企業帶資訊、並促進企業之間的信任合作,然而,如果網絡關係過於緊密,也有可能導致企業之間受制於關係壓力,不但無法理性追求最大利益,還可能形成一個封閉的小圈子,使成員間想法產生趨同性,而陷入集體盲思。也因此,如何在獲得網絡帶來的正向效益的同時,減少網絡的負面影響,是網絡策略中必須思考的重要課題。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