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七旬老人带动乡邻脱贫

  宝兴县五龙乡东升村曾是旬老该县出了名的省级贫困村,随着近年来包括核桃、人带山药、动乡食用菌等特色种植产业的邻脱兴起,去年下半年,旬老该村成功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人带帽子。

  随着全村脱掉“贫困”帽子的动乡,还有昔日的邻脱贫困户——家住东升村村口的七旬老人彭帮富一家。

  8月13日,旬老记者进入东升村采访,人带此时,动乡距离采摘时节的邻脱9月初还有不到20天,彭帮富种植的旬老13亩梨树丰收在望——正是靠着这些梨树,原本处于贫困线的人带彭帮富一家不仅逐步摆脱了贫困,还无私奉献出自己摸索出的动乡种植经验和技术,带动同村不少村民成功发展了果树。

  目前,东升村的梨树已从当初的不足300亩,发展到如今的1300亩,且去年3月新发展的核桃树至今也达860亩,并已在今年成功实现初挂果。

  从零开始

  成为村里的“土专家”

  彭帮富依靠种梨脱贫的故事,还要从2010年说起。

  那一年,彭帮富全家的收入,主要还是来自所种植的玉米、小麦、土豆等低附加值农产品。除去日常开支和自给自足部分,平均每天只能挣到约10元钱。

  也正是在这一年,靠着县里下拨的扶贫资金,彭帮富所在的东升村在找准发展路子后,开始准备大规模发展以梨为主要产业的果树种植。此后不久,年过七旬的他与村里不少致力于通过梨树种植脱贫的农户,前往成都龙泉学习了1个星期,初步掌握了包括修枝、上肥、清园、疏花、疏果等在内的种植和管理技术。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带着自认为掌握的技术回到村里,初次在自家13亩果林里实际操作,原本自信满满的彭帮富却傻了眼:不知该如何下手。

  从那一天起,坚定地走通过种梨脱贫致富路子的彭帮富,几乎每天从天亮起就会“泡”在果园里,靠着自己的摸索,靠着村里组织的果树专家现场授课,以及在临近村其他果农处“抠”来的经验,不耻下问、一门心思种梨的他,很快掌握了种植梨树的要领,成了村里为数不多,种植梨树从未有过失败经历的果农。

  也就在半个月前,村里不少实现初挂果的梨树,进入拉枝的关键环节。“枝条拉的好不好,不仅关乎树形是否美观,而且直接影响到梨树来年的开花结果。”也就在这短短的十多天里,彭帮富家里每天都会来许多同村种植梨树的农户,或向他讨教经验,或请他到果林里现场示范,彭帮富忙的是不亦乐乎,却分文不取。

  “这些年,大家都吃够了贫困的苦,要是能一起脱贫那就再好不过了!”也正是怀着这样的想法,平日里只要同村的村民需要,他都会将自己所学所得毫无保留传授给大家。

  持续发展

  贫困村摘掉“贫困帽”

  今年,彭帮富投产的13亩梨园中,有3亩属于盛产期。按照盛产期梨树亩产1500公斤,每公斤6元计算,连本带利就能有2.7万元的收入。

  靠着县乡村三级不断提供的技术支持,以及在彭帮富等种植先进户的带领下,东升村的果农们齐心协力,已将全村的梨树从大规模发展之初的不足300亩,发展到了如今的1300多亩。

  果农们通过种植梨树初步实现脱贫,东升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负责人也是喜上眉梢。趁着产业灾后重建的大好机遇,去年3月,该村在充分考察临近团结村成功发展核桃产业的经验后,带领果农们在同样适合核桃种植的东升村,先后种下了860多亩优质薄壳晚熟核桃。

  “去年种下的核桃苗,如今都已长到1.5米高了,并已成功实现初次挂果!”彭帮富说,核桃数和梨树的种植虽然相通,但在施肥、病虫害管理上也有不少差别,完全套用之前的经验肯定行不通。

  言必行,行必果。

  靠着能吃苦、会吃苦的劲头,只一年多的时间,核桃种植面积只有2亩的彭帮富,再次成为了村里种植核桃的行家里手。“就连县里、市里请来的专家,都会对他丰富的种植经验刮目相看。”对于这位勤劳的耄耋老人,村党支部书记李廷昌的话语中蕴含着深深的敬意。

  通过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产业发展,曾今作为省级贫困村的东升村,在去年成功摘掉了贫困帽,村里的贫困户也通过产业发展初步走上了致富路。但对于还奔跑在致富路上的东升村而言,致富的大道还仅仅只是成功迈开了第一步。

  “东升村的农田果林全部为山地,可发展面积有限,数量面积取胜的方法并不适合这里。”五龙乡党委书记杨建学认为,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致富,品牌效应是关键,而东升村目前已成立的专业合作社,最缺乏的就是专业的市场营销人才。

  对此,杨建学希望在全市已开展的“精准扶贫”中,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品牌营销方面的人才支持力度。“不一定非要每个合作社都配备,只要有专业机构、专业人才,统筹营销就行。”

  记者 孙振宇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