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人员来华更方便 显示中国开放信心
【光明时评】 作者:王丹 1月11日起,外籍国家移民管理局正式施行便利外籍人员来华5项措施,华更包括放宽来华外籍人员申办口岸签证条件、显示信心在华外籍人员可就近办理签证延期换发补发、中国简化在华外籍人员签证证件申办材料等。开放国家移民局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举行的外籍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进一步打通外籍人员来华经商、华更学习、显示信心旅游的中国相关堵点,更好地服务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放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外籍 总的华更来看,上述5项举措均指向简化入境流程、显示信心降低入境成本。中国而且相较于之前的开放相关调整,此番便利政策不再局限于商务需求,而几乎覆盖了绝大多数有紧急来华需求的外籍人员。舆论普遍认为,该政策将有利于提振外籍人员来华交流的意愿并稳定其发展预期,让人好来往、多来往。 据官方统计,2023年全国边检机关共查验入境人员2.1亿人次,已恢复至2019年的62.9%。随着全球经贸的发展,国际航班的逐步恢复,跨境人员流动逐步活跃,今年入境人数料将持续增长。从这个角度说,新年伊始推出便利外籍人员来华新举措正当其时,释放了中国坚定开放交流的信心和决心。这不仅对跨境旅游业是有力提振,对促进国家间交流合作也是重大利好。 其实,从去年年底开始,中国在出入境政策上就好消息频出。2023年11月,中国宣布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此外,自2024年3月1日起,泰国和中国将对双方公民永久互免签证。中国与新加坡也计划实行30天互免签证。就在日前,中国宣布给予瑞士单方面免签待遇。这些政策无一不引发人们拍手称赞。“新马泰”旅游的升温、来华人数的持续上升,正是市场和个体给出的最真实且有力的回应。 当前,尽管国际局势错综复杂,“逆全球化”暗流涌动,但我们共同置身的这个世界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作为地球村的村民,“常出门看看”已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需求。也正是在这种人员的来往和交流中,彼此的信任不断建立,相互的理解不断加深,商贸、科技、人文等领域的合作得以不断拓展。“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人员的流动以及随之带来的信息流动、机会流动等,正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韧性十足的纽带。 作为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入境游发展对经济的拉动效应不可忽视。有金融机构预测,如果2024年入境旅客消费恢复到2019年的90%,或将额外拉动出口增速1.6个百分点,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0.2个百分点。中国入境游发展潜力巨大,释放相关消费需求,优化入境政策无疑是关键一环。同样重要的是,瞄准并解决外籍人员入境之后在支付、出行、住宿等方面可能面临的一些不便,不断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和体验感。比如,在一些景区景点、娱乐购物、机场车站等场所,多语种服务水平还需提升等。 相信随着入境来华人数的增多和旅游市场的持续回温,相关机构及经营主体将有更多动力和智慧来化解这些难题。有关主体也该未雨绸缪,迎接可能到来的机遇和挑战。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线缝猪肉”落网! 四川曝光“春雷行动2023”典型案例
- “秃子、燕子、汉子”再合体 侯友宜台中万人造势大会今晚登场
- 台媒:上任一周年 蒋万安“施政满意度”达65%
- 台媒:美首度供台8000万美元针对主权国家军事融资 又强调不代表承认台湾“独立”
- 安徽: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 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_
- 朱立伦透露蓝白将有进一步合作 最后阶段以“大局”为重
- 郭台铭曾告知侯友宜决定参选2024? 侯友宜:曾约定不对外说,郭既然说了,你们去问他
- 别自作多情了!日作家曝日本民众对台真实想法
- 靛蓝二磺酸钠溶液标准物质:实验室精准校准首选标准品
- 台媒:美再给台湾地区17亿军事融资 包括无人机
- 宣布选2024另有盘算?郭台铭率先出招“逼”侯柯整合?赖清德窃喜“到处放鞭炮”
- 赖清德“过境”窜美前夕,台媒注意到大陆公布东海军演
- 福建多地倡导拆零销售防疫药品和医疗器械
- 马英九在美喊话:台湾人希望和平 美国应促两岸和谈而非鼓励“台独”
- 第二轮“面试”?“美在台协会”主席年内第三度窜台见蓝白绿2024参选人
- 台媒:上任一周年 蒋万安“施政满意度”达65%
- 山西:12315机构3月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90万余元
- 最新民调:侯友宜+柯文哲组“侯柯配”大胜赖清德与萧美琴“赖萧配”近10%
- 巴以冲突加剧台湾民众台海危机感!岛内迎30年来最有感移民潮
- 侯友宜曝:蓝白破局后每天联系郭台铭 争取泛蓝终极团结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