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史丹佛大學創意寫作課》:創意寫作能不能「教」?要怎麼看出誰真正有潛能?

文:華樂士.史泰納(Wallace Stegner)

史泰納先生,史丹對於創意寫作能不能「教」這個問題,學創寫作您會怎麼回答?

你不難想像,意寫有潛一直以來有很多人問過我這個問題,作課真正畢竟我在退休之前,創意出誰教了大約四十四年的不能教寫作。

記得多年前,史丹我與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的學創寫作學者共進晚餐,我就像被豎起來遭受萬箭穿身的意寫有潛基督教烈士聖賽巴斯提安那樣。我想,作課真正這些英國學者認為寫作是創意出誰需要培養和駕馭的天賦,所以必須教,不能教只是史丹不適合在大學教。

我只能說他們處境優渥。學創寫作英國和美國某些州的意寫有潛大小差不多,年輕作家可以到倫敦北部漢普斯特德找一間酒吧,不時就走進去,只要找到對的酒吧,肯定就能遇見文人,從此開始幫文學期刊打雜,這裡寫寫書評,那裡寫寫短文,或者寫詩、寫評論,進而踏上寫作學習之路。

但美國太大了。紐約雖然是出版之都,卻不是倫敦、東京、維也納那樣的文學之都,儘管也有像伍爾夫這樣的年輕作家跑到這浪尖上來學游泳,但其他作家沒辦法,很多都淹沒了。

因此,像我這樣在鄉下長大的美國作家,沒有方便的場所讓我能邂逅文人、接觸文壇、學習寫作的一般技巧。至少到最近為止,美國大部分地區的首府不是文化貧脊,就是有待開發。想學寫作,最好的選擇就是去學院和大學的寫作中心,在這樣的情況下,寫作課想不發展起來都不行。

當然啦,老師在學校裡能教的很有限,只能營造出孕育寫作的環境,讓大家對寫作感興趣,並且互相批評指教。如果連老師都不確定自己在寫什麼,又要怎麼「教」寫作?

每寫一本書就是一段探索之旅,最後很可能空手而返,在海上可能會迷航——義大利探險家約翰.卡波特不也這樣?沒探索過的地方,何來地理知識可言?老師只能鼓勵多多探索,灌輸航海新手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

出過海的老師可以教怎麼用羅盤和六分儀——換成寫作術語就是教語言、教用法、教千錘百鍊的文學工具、技巧、策略、立場,以及如何觸及小說的敘述本質、劇本的戲劇張力、思緒千錘百鍊後的難忘。

只要是老師,都可以阻止不良(意指徒勞或無效)的習慣、鼓勵有效的習慣,並引導後起之秀發揮所長,避免誤入歧途、失意潦倒。此外,還可以傳達必然真理——好的寫作本身就是目的,誠實的作家就是有價值的公會成員。寫作老師最重要的功能莫過於此。

在文化的幽冥之地,學院就好比修道院庇護所。在學院裡,老師可以鼓勵(甚至仿造)人文薈萃孕育出的場所,例如:莎士比亞時代的「美人魚酒館」、倫敦漢普斯特德的酒吧。在大學裡,意氣相投、才華相當之輩可以聚在一起,互相激盪出火花。

依據我的經驗,大學教寫作最好透過同儕互相學習,這並不是說老師就無關緊要。學生不會無緣無故就互相學習,老師需要經營環境——這跟上帝經營氣候一樣困難。

所有人都能學會創意寫作嗎?人人都應該學習創意寫作嗎?

不能,也不應該。我一直記得林.拉德納(美國體育專欄作家和短篇小說作家,海明威和伍爾夫都很欽佩他的作品)說過的話:生來就是藥劑師的,怎麼教也不會變成作家;體重破百的鏈球選手,怎麼教也不會變成短跑健將;天生就是音痴的,怎麼教也不會變成音樂家。天賦無論多寡,總歸是個起點。你只能協助天賦發展到其潛能的極限。

不曉得自己潛能的人確實很多,少了老師從旁協助,或許一輩子都無從瞥見自己的潛能。更令人難過的是:有些人誤判潛能,硬是去追求自己毫無天賦的事情。 然而,我相信天賦比我們想像的更普遍,天賦隨處可見,幾乎人人都有,值得好好發揮,但這不表示學校可以出產作家——工程學院或許可以出產工程師,但作家不能靠學校來出產。

寫作不是智慧的結晶,也不是努力的成果,寫作靠的是天賦。天賦天生就有,無法依靠後天習得,而老師能做的是發展學生的天賦。

但我打從心底相信:生而在世,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將所長發揮到淋漓盡致,許多未開發或遭掩蓋的天賦就像孢子——稍加灌溉便會成長。

要怎麼看才曉得誰真的有創意寫作的潛能?

要看他們有沒有表現出天賦的跡象,像是語感、洞察力、觀察敏銳。看人其實很不容易,不同類型的作家顯示出的天賦印記截然不同。

如果單看語感,絕對想不到西奧多.德萊賽會成為一代文豪。說實話,小說家該有的條件德萊賽都有,唯獨語感欠缺。不過,就算一句英文句子都寫不好,人家也照樣成為文豪。所以說,預測是非常冒險的事。

史丹佛創作學程收過數百件獎學金申請信,申請人要表明自己想做什麼,並附上作品。記得有一年,我雙手各拿著一封申請信,第一封矯揉造作,充滿玄虛的比喻、牽強的隱喻、華美的修辭,簡直是威廉.福克納(美國南方文學巨擘)加上崔斯坦.查拉(法國現代詩人),或英國超現實幽默劇團巨蟒(蒙提.派森),文辭極盡浮誇,讀起來令人非常費解,而且長達四頁。

第二封信只有四行,信上只說她看到我們的學程願意讓天賦充分發揮,另外還說了她想要寫小說,而且想要把小說寫好。

第二封信的申請人是蒂莉.歐森。歐森確實寫過小說,而且寫得很好,我們把獎學金給了歐森,但沒有給第一位申請人。在歐森的信中,我們看到了直率和誠實。至於第一封信,我們看到的是矯揉造作和自命不凡,申請人非常想當「文人」,而歐森只想寫小說。

但看人未必都這麼簡單,評判他人高下優劣很痛苦,因為你的評判對那些受評者來說意義重大,完全是對人不對事。

說到底,寫作潛能看的是善感(聽起來很娘,但是未必),善感在本質上關乎感官,所以要看是不是耳聰目明?能不能找到詞語來傳達所見、所聞、所感?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