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不一樣的中國史11》:朱元璋深知要用道路系統治天下,靠著八條驛道掌控帝國

文:楊照

朝廷掌握七萬公里的不樣驛道和驛站

孫中山在一九二四年進行的「三民主義演講」中,關於「民生主義」本來安排了六講,中道路帝國主題分別是國史:食、衣、朱元璋深知用治天著條掌控住、系統下靠行、驛道育、不樣樂,中道路帝國後來他只講完了前四個主題。國史這六項是朱元璋深知用治天著條掌控孫中山心目中「民生」的主要內容,也是系統下靠他那個時代重新整理、認知中國社會日常生活的驛道初步結果。

這樣的不樣主題、條目不同於中國傳統的中道路帝國觀念。傳統上,國史教育不會和衣食放在同一個範疇中討論,因為衣食是人人的需要,而教育則屬於少數人的特權。傳統上更不會將「樂」和「育」放在一起討論,對於受過教育的人來說,「樂」所引發的第一個反應,毋寧是壓抑與禁制吧!

甚至「衣食」和「住行」也不在同樣的範疇中。「衣食」是真正的日常,天天需要;相對地「住行」的需求層面沒有那麼廣,頻率更沒有那麼高。畢竟不是天天蓋房子,甚至不會年年蓋房子,而在很長時間中,對大多數人來說,也不是年年有出遠門的旅行需要,用得到交通設施。

「行」受到重視,在日常生活中取得普遍地位,是近世後期歷史的發展。源頭是蒙古人對牲口、部隊運動能力與運動速度的重視,使得元朝在中國進行了交通設施的改善與維護。朱元璋繼承這樣的軟硬體設施建立了明朝,卻對帝國的龐大規模感受到威脅,因而希望將中國改造為一種分散、隔絕的「小國寡民」狀態,便於朝廷治理、控制。

朱元璋正式登基二十三天後,就迫不及待地訂定了新的《驛律》,也就是一套關於道路與驛站的規範。為什麼那麼急?因為他知道,他不僅需要運用這個道路系統來平定天下,更需要將天下統合在這個道路系統中,才能有效統治。他的勢力範圍到達哪裡,就要求用心修復既有的驛道、驛站,必要時增建新的驛道、驛站。

這些驛道遵循固定的規格,寬十丈,大約現在的三十公尺。每隔六十里,大約現在的三十公里,就設一處驛站,提供行路人休息及更換馬匹之用。朱元璋在位期間,最為鼎盛之時,由朝廷所掌控的道路長度達到十四萬里,也就是七萬公里之多。另外,在七萬公里的驛道上設立了兩千零一十八個驛站,大致符合三十公里一站的要求。

朱元璋多次改革驛站制度,包括提高驛站人員待遇,期許務必做到兩件事:第一,維持驛道、驛站系統隨時順暢運作;第二,保證除了朝廷的公家用途,尤其與統治、控制有關的目的外,將其他不相干人等排除在這套系統之外,嚴格禁止他們利用這套系統來旅行。

朱元璋指揮完成的系統有八條主要幹道。一條由當時的國都應天府(即南京)向東北走,一直到遼寧、遼陽。一條從應天府也向東北,經山海關到達開原。還有一條從應天府向西,一路入川,終點是四川西部的松潘衛。另一條從應天府往西南,一直到雲南的寶山。再一條從應天府向南走,到達廣東的崖山;一條向東南走,到達福建的福州府。一條往北到達草原地帶,終點是今天內蒙古的寧城縣。還有一條往西北,一直到張掖、酒泉。

「非軍國重事不許給驛」的限制

這幾條幹道都很長,在這幾條幹道沿線所設的驛站,大約占所有驛站的半數。朱元璋之後,明成祖將國都從南京遷到北京順天府,於是驛道系統必須相應進行大幅增建,另外增加以北京為中心的路網。過程中,明成祖做了調整,將原本從中心輻射的道路分布,改成更複雜、更多交叉點的網狀形式。

原本的道路規劃,方便官員或軍隊從南京出發去到任何地方,但是如果要從廣東到四川,就沒有便捷的道路可以通行,必須回到南京再改換方向重新出發。這符合朱元璋高度控制、中央集權的想法,帝國都在朝廷掌握中,而帝國中的各區域不需要有頻繁、便利的來往。

明成祖改變為選定幾個轉折點,例如從北京到達德州後,一條路繼續往南,另一條路則由此朝東,可入山東境內。如此就能減省下許多里程。不過驛道雖然增加,驛站數字卻在明成祖時減省了,主要反映了帝國統治已經安定下來,道路比原本安全許多,通行速度也提高了,所以可以拉大驛站之間的分布距離。

驛道的使用有進有出。進入京城的主要是各地官員。朱元璋統治帝國的其中一種方式,就是經常要求地方官進京,確保他們對中央的效忠,避免「天高皇帝遠」產生的懈怠弊病。京城設有「會同館」,是驛站中等級最高的,提供來華朝貢者與進京官員宿住。

「會同館」最早設在南京,遷都北京之後,就變成南、北各有一館。南京的規模是一館三所,北京擴大為一館六所。要有這樣的設施,才能提供官員經常入京,保障他們理解中央命令,感受到中央管轄的壓力。

使用驛道從京城出去的,主要是中央的號令訊息。在這方面,明朝和元朝有明顯不同的做法。元朝的規定是「驛遞合一」,公文送到哪個驛站,就由這個驛站的人員負責送到下一站。明朝則改為驛站人員只負責提供食宿及交通工具,與實際的文書遞送工作無關。負責遞送的人另外隸屬於「遞運所」,他要帶著公文從頭走到尾,中途在驛站休息、換馬。

朱元璋對這種細節十分注重,要確保皇帝的命令、朝廷的要求由誰交到哪裡,都能明白追究責任。明朝沿襲元朝的「急遞鋪」,雖然同樣運用驛道系統,但改為每十里設一「鋪」。「鋪」比「驛」規模小得多,一般設一名鋪長,再加五到十名鋪兵,以便有特別緊急的訊息時,可以即時找到停歇換馬的地方。

維護驛道、經營驛站,再到管理急遞鋪,這就構成了三大組織,牽涉到眾多人員。朱元璋設計時的目的很清楚,洪武元年就明白規定「非軍國重事不許給驛」,也就是從交通工具到食宿供應,都只能應用在朝廷公事上。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