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家亮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參與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國際堅持身兼行政、醫學教學及診症工作,會議因走在前線讓他尋找改革方向,兔賽亦能身教學生,參與致力培育有醫德的國際良心醫生)
上星期是全球腸胃病學一年一度的盛事,美國四大學會,醫學包括腸胃科、會議內窺鏡科、兔賽肝科及外科聯合舉辦了「消化病學術週」,參與世界各地的國際受訓醫生、專科醫生、醫學學者以至諾貝爾得獎人都雲集在芝加哥。會議今年有過萬人參與,兔賽這個國際會議不單是為了互相切磋,更重要的是要擴闊自己的國際視野。
1995年我第一次參加這項盛事,當年我還是一個初入行、乳臭未乾的小子,我們中大醫學院腸胃內科及外科團隊十多個小伙子跟隨着年輕的沈祖堯與鍾尚志教授遠赴當地,見識那些名門大派的泰山北斗,學習他們如何做研究、診症及治病。當年我們日間在偌大的會場內四出尋找學習機會,晚上還要捱着jet lag之苦,向兩位教授匯報日間所學及商討未來科研策略。
還記得我們一班年輕醫生立下決心,誓要與那些名門大派爭一日之長短。轉眼間已過了差不多三十個年頭,中大醫學院腸胃肝科亦晉身全球三甲。每年我們都獲邀到這個「消化病學術週」講學,這些年來,我們的研究改寫了多項美國以至全球的臨床醫療指引。
這些得來不易的成果並非單靠個别大學團隊的努力,當年不少來自香港各大醫院的專科醫生都踴躍參與這個醫學盛會,整體學習氣氛非常積極。我相信這亦是保持香港醫療質素達到國際頂尖水平的重要因素。
可是最近十年愈來愈少香港醫生遠赴美國參加這些國際會議。為什麽?公營體系超載、醫管局人手不足,令同事難以申請長假參與學術交流活動。以往大多數醫生都會到歐美國家接受半年至一年訓練,現今只有少數醫生有這種機會。加上到海外受訓並非醫生晉升的必要條件,所以不少本地醫生寧願選擇到一些「受歡迎」的地區(例如東京、首爾、峇里島、維也納、哥本哈根)參加短期學術會議。我不認為一定要到美國或某些地區學習,反之我覺得應該選擇最盛大、最權威的學術會議,藉此與多國學者交流,擴闊自己的國際視野。
今年有多個傑出研究報告是來自泰國、台灣、印度等後起之秀,那些醫生都是在當地一些名不經傳的醫院工作,但他們的學習態度卻令人刮目相看。我好奇地問:「你們既不是大學醫院,平日的工作量又重,為何你們這麽積極做研究?」他們笑着說:「希望有一天能夠追上香港啊!」
反觀參與這次醫學會議的香港代表寥寥可數,科研彷彿只是大學的責任。長此下去,香港醫療的國際地位並不樂觀。
(文章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看作者Facebook。標題為編輯所擬,原標題為「龜兔賽跑」)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Alvin
核稿編輯:Al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