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英國研究:50歲以上人士睡夠5小時成關鍵

英國研究顯示,英國研究睡眠時間不足5小時的歲上睡夠長者患慢性病風險高。美聯社

(大公報綜合報道)英國醫學期刊PLoS Medicine發表的人士最新研究顯示,年齡在50歲以上的小時人士,如果每天的成關睡覺時間保持在五個小時以上,可以減少患糖尿病、英國研究癌症和心臟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歲上睡夠概率。而如果50歲以上的人士人士每天睡不到5小時,那麼他們患上慢性病的小時風險就會比每天睡7小時的人高30%,且這種差距會隨着年齡增長而擴大。成關其他研究則顯示,英國研究睡眠時間過長也會有損健康,歲上睡夠平均在7至8小時為最佳。人士

18日,小時英國醫學期刊PLoS Medicine發布一項研究報告,成關來自倫敦大學學院及巴黎城市大學的研究人員,召集約8000名年齡在50歲左右、未患慢性病的英國公務員,讓他們在25年的時間裏,記錄下自己的睡眠時間,並每四至五年參與一次有關慢性病的臨床檢查。

這項耗時長達25年的研究顯示,當人們從50歲左右開始,睡眠時間長期不足5小時或正好5小時,他們患糖尿病、癌症、冠心病及中風等慢性病的風險比每天睡7小時的人高30%。60歲時,睡眠少的人患慢性病風險增加32%,70歲時增加40%。

研究人員表示,該研究有一定局限性,因為大多數受試者是白人,且只有約三分之一是女性,受試者的公務員身份,也意味着他們通常比多數人健康,而且這項研究依賴於受試者自我報告的數據。

研究人員在報告中總結說,這項研究證明,中老年人的睡眠時間較短,與慢性病及其他多種疾病的高發風險有關。

睡眠不足致激素紊亂

洛杉磯查爾斯德魯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副教授科布表示,這項研究相當重要,因為它提供了更多證據,表明睡眠與慢性病相關。科布說:「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醫學界一直強調人們需要充足睡眠。但現在我們開始真正向前推進,越來越多的文獻表明睡眠不僅會影響心理健康,還會導致更多的併發症。」科布補充說,睡眠時長很重要,但也必須保證睡眠質量,英國的最新研究缺少對於睡眠質量的研究。另外,該研究也沒有解釋是什麼因素導致睡眠時間少於5小時的人更易患慢性病。

阿拉巴馬大學健康科學副教授諾爾登說,另一項大型睡眠研究表明,睡覺是一個恢復過程,人體在這一過程中產生和調節體內的激素,激素起到調解食慾、新陳代謝、血壓和心率等作用,而睡眠不足會導致體內激素紊亂。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數據,每晚睡眠不足7小時的成年人,更有可能患上包括肥胖和高血壓。諾爾登表示,現代人認為需要充分利用時間,甚至不惜剝奪自己的睡眠時間,才能事業有成或成為社交達人,但事實恰好相反,「大多數研究表明,如果你有足夠的睡眠,你的生活質量就會提高。」

每天睡7至8小時最佳

與此同時,來自倫敦大學學院和巴黎城市大學的研究人員建議,每晚睡大約7至8小時是最佳睡眠時間。

本月早些時候,來自劍橋大學和復旦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自然》發表一份報告,研究人員從英國生物銀行抽取約50萬名年齡在38至73歲之間的成年人,詢問他們的睡眠模式、心理健康和整體健康狀況,並安排他們參加一系列認知測試。結果顯示,睡眠不足和睡眠過度都與認知能力受損有關。研究人員指出,7小時睡眠對於認知功能而言最佳。

上月,《美國老年醫學會雜誌》發表一篇研究報告,來自中國山東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收集近2000名年齡在60至74歲的參與者的睡眠數據後發現,每晚睡覺超過8小時的60歲以上長者,患痴呆症的風險比同齡人高出70%。

責任編輯: 木羽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