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人民币,孩子的必修课
据6月2日《长江日报》报道,识别近日在湖北武汉一所小学,人民一年级一位数学老师给同学带来了《认识人民币》一课。币孩课堂上,修课老师拿出各种面额的识别人民币,一张张地问学生是人民否见过。全班40名学生,币孩大部分见过100元、修课50元纸币,识别一半学生能认出10元、人民20元纸币,币孩从没见过1元纸币的修课占一半以上。有老师和家长反映,识别不认识钱的人民情况在一年级小学生中越来越明显,甚至也不知道钱怎么用,币孩不理解“换钱”“找钱”这些概念。 移动支付确实便捷了人们的生活,截至2023年底,我国移动支付普及率达86%。但不容忽视的是,现金支付仍是我国境内最基础的支付手段。而孩子们对人民币不熟知,甚至不知道怎么用,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个短板。 教会孩子识别使用人民币是大事。如果孩子对钱只停留于数字层面,对“钱是怎么花出去的”“钱是怎么来的”缺少具体认知,就很难建立起对金钱的珍惜和尊重,更不利于孩子的“财商”的培养。例如,不理解赚钱有多辛苦,更没有好的理财观念,甚至可能会让他们从小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 教会孩子认识人民币需要家校共同努力。从学校方面来讲,应该结合教学实际开通相关课程,加强对人民币知识的宣传,引导学生认识和正确使用人民币。比如,有的学校就联合警方和银行开展了人民币知识进课堂活动,既带来了内容丰富、干货满满的货币知识课,又增强了学生风险防范意识,值得借鉴。 从家庭教育来讲,一方面有必要从小就教会孩子认识人民币,在特定场合可以引导孩子学会花人民币;另一方面也应教育引导孩子认识到挣钱的不易。事实上,孩子花钱无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小时候缺少正确的引导;有的家长怕孩子有钱就乱花、学坏,索性就不给孩子零花钱,这样的做法也欠妥。生活中的超市、菜场等是教孩子认识钱币最好的支付场景,家长每一次带孩子用现金结账,都是孩子学习的机会,在这些过程中就能加深孩子对钱、对数字的理解。 从社会层面来看,应该合力破解孩子们“日常接触得少,认知的机会就少”的问题。比如,有必要加强对人民币相关知识的宣传,提升孩子金融素养,更好理解货币的概念和运作机制。 让孩子对人民币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合理地使用人民币,是他们成长中的必修课。通过系统的教育,让孩子们不仅掌握管理个人财务的技能,还将其内化为一种健全而负责任的金钱观。这种观念将引导他们以理性的方式参与经济活动,无论面对日常消费还是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都具有重要价值。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受傷人數升至5人 美國得克薩斯州一機場附近汽車爆炸
- 广州:市、区两级财政对生猪期货价格指数保险补贴80%
- 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发布衢州站洪水蓝色预警
- 韩美举行海上联合军事演习
- 【活动】人人有份!您有1个中秋礼品待领取~
- 摩根士丹利:预计苹果5月AppStore增长疲软将对第三财季的业绩预期构成风险
- 物流保通保畅全国货运物流总体平稳有序运行
- 北京昨日新增5例本土确诊病例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 浙江嘉兴开展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专项整治并发布点评
- 山东青岛城阳区全面取消住房限购政策
- 顺丰控股:累计耗资18.99亿元回购3677万股
- 印度外交部: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是出于自身能源安全需求
- 在这里探索大湾区的鲜味密码,这场蔬菜盛会将在怀集开幕
- 泽连斯基:俄已控制乌约1/5领土远超荷兰、比利时卢森堡面积总和
-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刘洋:此次任务要将空间站由单舱组建成三舱三船的构型
- 沙特阿拉伯矿业签署备忘录,研发沙特首个太阳能蒸汽项目
- 警方通报4名外籍人士在吉林被刺伤
- 我国成功发射一箭九星
- 河南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
- 前纽约联储行长Dudley料美联储可能不会在9月暂停升息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