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以下「本地」一詞指新加坡
每年清明節,星國消我都會到萬里骨灰安置所拜祭素未謀面的百年伯父。火化給先人的都城的冥衣袋有紅男綠女之分,我總會多準備一份綠色的隍廟婚承衣袋給只有姓氏,沒有名字的載華「黃氏女士」。
伯父年輕病逝,人撫人祖母愛子心切,慰亡為他在陰間找個伴,歷史娶了黃姓的記憶鬼妻。
冥婚的星國消形態
中國解放前,廣東的百年農村社會除了陰間嫁娶外,還有陽間的都城的冥女子跟鬼丈夫結婚,跟生雞(活著的隍廟婚承公雞)拜堂,陰間的載華女子「買門口」等,儀式是人撫人在光天化日下進行的。
嫁給鬼新郎的多數是梳起不嫁的媽姐(自梳女),她們買名分的目的是為了往生後能在夫家的祠堂裡立神位,不至於成為孤魂野鬼。自梳女獨立性強,敢於挑戰傳統社會的夫妻關係、父女關係、婆媳關係、大家庭關係等,通過「唔落家」(婚後不入夫家)來抗拒現實婚姻,冰肌不染紅塵垢,自挽青絲度一生。
這些唔落家的自梳女必須賺錢供養有名無實的公婆一輩子,承受避婚的代價。早年出現在新加坡街頭的白衣黑褲的媽姐,好些都選擇走上這條路,通過在異鄉打拼的工錢匯回鄉下的娘家與夫家,來維繫一段鄉土情。
跟生雞拜堂的女子則多數是家境貧困,被賣到男方,或是奉媒妁之言而盲婚,嫁給已經離鄉背井,不知是死是活的男人。跟公雞共度洞房花燭夜後,新過門的媳婦從此名符其實的「嫁雞隨買門口」,在婆家守寡一輩子。
有些自梳女若是生前沒有夫家,死後會「買門口」來解決靈牌的問題。買門口可以鬼嫁鬼,也可以由男家把女鬼娶回來,當然費用由女方負責。
一般陰間嫁娶的,多數是父母心有牽掛,或者受亡魂托夢,於是通過神明、民間道士、算命先生、大襟婆(媒婆)所組成的核心來撮合婚姻。
這種為陰間的配偶完婚的習俗,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曾經在本地盛極一時。各地的叫法不一,如冥婚、鬼婚、靈婚、娶陰妻等。
冥婚的理念是男婚女嫁乃人之常情,陰間的生活跟陽間沒什麼兩樣,所以到了適婚年齡都必須找個配偶,男有分,女有歸,圓滿人鬼一生。進行冥婚儀式時,這些亡魂以紙紮公仔做替身,當然也少不了紙紮的房屋、汽車等嫁妝禮品,讓新婚夫婦在另一個世界享用。
一些學者認為冥婚這種古老的習俗,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它在中國廣東、廣西、泉州、安徽、山西、浙江等地都出現過,伴隨著下南洋的先民傳到新馬。
丹絨巴葛都城隍廟內有乾坤
我成長的年代,冥婚被視為迷信,因此文字記載不多。在新加坡和香港研究人類社會學的Marjorie Topley的文字記錄“Ghost Marriages among the Singapore Chinese (1955)”闡述上世紀50年代的新加坡,冥婚在廣東人和海峽華人社群中是頗普遍的,福建人雖然也有類似的習俗,但都不願意公開。
現在人們的觀念正在改變中,冥婚被視為民俗文化,成為研究的課題。
柏城街(Peck Seah Street)的都城隍廟,俗稱「鬼廟」,是個專辦冥婚的場所。都城隍廟於1905年創建,開山始祖瑞于上人來自晉江,廟宇讓附近居住的船工、估俚和拉車夫等鄉民有個精神寄託之處。清末駐新加坡總領事左秉隆贈送「聰明正直」匾額,感謝瑞于上人創廟,為華民貢獻。
廟宇的主神城隍爺是地方守護神,有權褒揚行善積德的正人君子,懲罰為非作歹的流氓惡棍,也有責任監督所有幽魂回返陰間。
城隍廟兼辦冥婚源自上世紀50年代,也就是瑞於上人圓寂後。城隍廟由僧入俗,俗家弟子接管後擴大廟宇的功能,把陰間婚姻引進門來。
那個時候,廣東人有在家為往生者辦冥婚的習俗。隨著市區的人口激增,住家越來越擁擠,到都城隍廟舉行儀式開始普遍起來。
都城隍廟的前廳紅色柱樑上有金色的雙喜,不可能是為陽間新人辦喜事而設的。走到後廳,上書瑞於堂的靈廳與鑲在牆壁上的冥配靈牌,展示近一個甲子以來,都城隍廟歷史文化的特殊性。最後一面冥配靈牌列號4949,跟記載在2010年的碧山亭文獻中的4905相比,廟宇撮合了另外44對姻緣。不過這些年來,都城隍廟已經停止此習俗。
都城隍廟辦了半個世紀的「婚姻註冊局」,讓陽間的親人為陰間的兒女牽紅線,讓主家為長大的嬰靈完婚。據說這些夭折的嬰兒長大後,託夢說有心儀的對象,並道明對方住處,希望獲得父母的祝福。同樣的,未來親家的孩子也會託夢,期盼締結良緣。畢竟這是個疑幻疑真的夢境,夢中的地址也很含糊,因此會通過媒婆和民間道士為他們證婚。
本地的道教冥婚儀式包括: 1.招魂、破地獄,2. 紙紮物品開光,3. 清淨亡魂, 4. 為亡魂舉行成年禮, 5. 拜天地、洞房,6. 安置靈位。
招魂的時候,道士念念有詞,以紅線引導靈魂跨過地獄門。靈魂走過親人搭建的紙橋後,便會進入紙紮新人的體內。道士清淨新人的靈魂後,一對新人手牽紅線,在擺放著供品的神桌前拜堂。道士為新郎套上結婚戒指,準婆婆則好聲好氣地「問」新娘可否願意嫁入門。問的形式是擲茭杯,如果是聖杯(一陰一陽),就表示新娘願意;若是擲不到聖杯,道士就繼續誦經,直到擲得聖杯后,婆婆才為媳婦套上戒指。道士為新人祝福後禮成,將紙紮祭品焚燒給新人享用。
在另一個世界的孩子終於明媒正娶,雙宿雙飛,家屬也算是了結一件心事。從此以後,大家各安其分,在各自的世界過活。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 【封面故事】關於那群下南洋後終身為女奴,沒工錢也沒人身自由的「妹仔」
- 被人賣掉的鬼和找人談戀愛的鬼——那些古文裡的鬼怪們
- 為何女鬼故事比男鬼多?
責任編輯:杜晉軒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