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空间站难熔合金研究取得多项新发现
记者7月4日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获悉,国空西北工业大学魏炳波院士团队在中国空间站开展的间站高性能难熔合金研究近期成功取得了多项空间材料凝固制备科学新发现,获取了难熔合金熔体的难熔关键热物理性质,有力推动了难熔合金从地面研究向外太空研究的合金拓展,为我国空间材料科学理论研究、研究新型高性能的多项难熔合金材料制备等提供了重要基础。相关成果发表于《先进材料》等国际学术期刊。新发现 高性能难熔合金是国空战略性、特种稀有金属材料,间站熔点通常超过2000摄氏度,难熔具有“超高温、合金高活性”等特征,研究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多项热学、力学服役性能,新发现因此常被用于制造高温、国空高速、高压等关键部件。但在地面环境下的难熔合金研究长期受重力、容器等条件制约,难熔合金液态性质的精确测定与快速凝固合成制备存在困难,中国空间站无容器材料实验柜提供的“无容器+长时微重力”环境,为高性能难熔合金研究另辟蹊径。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研究员、应用发展中心主任张伟介绍:“无容器材料实验柜是天和核心舱内三大科学实验柜之一,利用静电场所提供的电场力,使材料样品在真空环境中保持稳定悬浮状态,避免了与容器壁接触的影响,加热温度可达3000摄氏度,可进行金属、非金属等无容器深过冷凝固和热物理性研究。” 2021年4月以来,魏炳波院士团队制备的10余种数百个高性能难熔合金样品,通过核心舱和天舟货运飞船上行后,先后在中国空间站无容器材料实验柜进行了6批次在轨实验,成功完成了难熔合金微重力条件下的静电悬浮、加热熔化、降温、过冷、凝固、热物理性质测定等重要实验,4批次难熔合金已搭乘神舟飞船返回地面。 “中国空间站提供了出色而稳定的微重力环境,我们通过对最早一批返回的铌合金、锆合金、钛合金开展研究,获取了超高温状态下难熔合金的液态密度、热膨胀系数、热辐比等关键性质,发现了一系列有重要科学价值的新成果,多个研究成果发表在材料领域重要期刊上。”团队骨干成员、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王海鹏说。 “这些成果主要包括,发现了微重力液滴凝固的涡旋型特殊组织结构,阐明了微重力凝固收缩的动力学规律,揭示了微重力和无容器共同作用下共晶合金解耦生长的内在机理,实现了太空环境凝固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宏观形态的双调控等。”王海鹏说,未来团队正在计划开展自然界中熔点温度最高的金属钨及其合金的太空环境合成研究,这将成为空间难熔合金材料研究的新高地。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地震过后受损古迹原地“治病” 馆藏文物搬进“新家”
- 曾銘宗:世界經濟重心向亞洲轉,東協是重心|天下雜誌
- 袁亚湘:让中国更多成果在国际上得到应有认可—新闻—科学网
- 青岛大剧院“升级”13日重开文艺盛宴
- “电子榨菜”也许是年轻人的解压庇护所
- 在感恩中传承家风家训
- 青岛2018音乐季本周六拉开帷幕 30场音乐会等你来
- 汉阴县司法局城关司法所:多措并举夯实《社区矫正法》三周年宣传活动
- 亚锦赛首轮战罢 国羽获得15个16强席位
- “流程图”助力汉阴经济普查培训工作
- 銆婅繙澶у墠绋嬨€?0浣嶈€佹垙楠ㄩ泦缁 骞村害澶ф垙涓轰綍鍚婅冻瑙備紬鑳冨彛锛焈涓浗灞变笢缃慱闈掑矝
- 房地合一共識高 拚本會期過關|天下雜誌
- 天全县国土资源局检查指导地灾防治和废弃矿井封闭工作
- 救陸股 雙降之後 北京深夜又出「組合拳」|天下雜誌
- 金观平:立足国情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 泉州终止防暴雨应急响应 解除暴雨警报和预警III级
- 塞尔吉尼奥将参加国安冬训
- 中方支持授權聯合國對「北溪」爆炸事件進行國際調查
- C919首次载客飞抵成都
- 鏂拌溅鍏堥淇濊繕鏄厛鎷夐珮閫 娉ㄦ剰 楂樿浆閫熷苟闈為珮鏃堕€焈涓浗灞变笢缃慱闈掑矝
- 搜索
-
- 友情链接
-